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生物 第二单元第三章《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调节》单元测试27 中图版必修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波动性较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 固定的;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该农场留有一定面积的休耕地,其意义是土壤中的 把秸杆、羊粪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提高 。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具有多层次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这种结构和功能能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圈稳态,它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展的基础。

19.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21 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 图22 污染物浓

度变化

(1)图21示温带湖泊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影响藻类太量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2表示对受到轻度污染的湖泊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_________________性。

(3)试解释“绿潮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严重的水华往往会引起图23所示沉水植物的死亡,这是因为(要求答出两点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市许多景区水域都由于污染,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浑浊晦暗,透明度减小,景致大为减色。相关部门为了湖水还清,曾多次投放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此种处理方法虽然可

以取得眼见的效果,但存在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并可能危害到_________________生物。

- 6 -

(6)某些景区采纳专家建议,在水域内种植图23所示植物,同时投放鲢鱼、草鱼等植食性鱼类,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在修复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中,上述措施发挥的作用是:①利用了这些植物与浮游藻类的_____________关系,制约了浮游藻类的数量;②草食鱼类可以_____________,制约了浮游藻类的数量。

20. 江苏省姜堰某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0.1 0.5 1.0 2.0 动物类群数(类) 动物个体总数(个) 20 23 37 50 4.0 58 365 665 750 1983 2490 (1)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 。

(2)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

,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

有 。过度污染的农田会丧失生产能力,原因是 。 (

3

① ; ② 。

(4)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如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____________(群落)阶段。

21. 下图表示不同生态系统中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请图回答

- 7 -

(1)从图示可以看出,随着环境变化,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是___________群落,原因是该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自动调动能力较强。

(2)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生物群落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今年1月中旬以来,一场持久的特大冰雪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严重的冰冻除了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外,更是令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成片倒伏,树木大量死亡,对南方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1)对于植物体来讲,在遭遇冰雪时,如果气温是缓慢降低的,则植物体细胞间隙会先结冰,细胞出现 现象,导致细胞液浓度 ,使细胞受到伤害。如果环境温度是骤然降低的,则细胞内会结冰,冰晶会破坏细胞的 系统,影响了 等代谢活动,导致细胞死亡。 (2)南方森林中的常绿阔叶林与北方落叶阔叶林相比,其对寒冷气候的适应性 。调查发现,此次冰冻灾害在粤北山区呈现以下特点:一般在海拔300米以上就可见到植物受害现象,500米至1300米植物受害情况最为严重,1300米以上植物受害程度逐渐减轻。请分析

1300

米以上植物受害较轻的原因

是 。

(3)从生态系统结构看,这次灾害最为严重的影响是 ,这种变化可能导致 性的丧失,打破生态系统原有的 。现在科学家已经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为灾后重建制定科学的方案。

- 8 -

答案

1. C 2. D 3. A 4. B 5. C 6. A 7. C

解析: C项所表明的变化能说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有限,抵抗力稳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不是指恢复力稳定性。 8. B 9. B 10. B 11. B 12. D 13. C 14. C 15. D

16. (1)第一营养级 鲢鱼

(2)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或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4)11.3%

(5)加0.3g尿素不加任何物质(或加0.3g蒸馏水)(注意乙和丁所加物质可互换) ①除去样品中原有的矿质元素

②丙(1分) 洗衣粉中含磷,尿素中含氮,营养充分,藻类生长繁殖快 17. (1)能量流动(1分)物质循环(1分) 信息(信息传递)(1分) (2)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分) 能量(2分) (3)<(2分) 正相关(2分)

(4)对四种生物生存的影响:D内两种污染物的RQ>1,B内汞(Hg)的RQ>1,污染物会威胁这些生物的生存,由于A和C生物的RQ

- 9 -

D和B死亡,低营养级的生物数目将会增加,而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会减少,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生态平衡可能会被破坏。(4分) 18. (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人

(2)抵抗力 小麦和牧草 微生物(分解者) 土壤肥力 (3)生物圈 生物多样性

19. (1)无机盐浓度(注:“无机盐浓度”为得分点,若增加“温度”因素不扣分。) (2)抵抗力稳定(其他答案不得分)

(3)大量的蓝藻死亡后,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的分解过程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氧气(注:答案必须指向对死亡蓝藻的分解,其他的指向不得分。) (4)沉水植物缺乏光照和氧气

(5)污染水体(或环境) 直接或间接以藻类为食的 (6)竞争 捕食藻类 20. 答案:

(1)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 (2)相对稳定性 不同的耐污能力 当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时,会导致系统稳定性(稳态)的破坏,甚至会引发系统的崩溃。 (3)① 农药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

② 距离污染源越远(近),农药污染物的浓度越低(高),对土壤动物的影响越小(大)。 (4)次生 森林 21. 答案:

(1)A 生态系统组分较多,营养结构较复杂

(2)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2. 答案:

(1)失水 升高 生物膜 有氧呼吸、细胞呼吸或光合作用 (2)弱或低 环境变化不大,植物适应寒冷的能力强

(3)使生态系统缺乏生产者或食物链断裂、食物网被破坏 生物多样 稳态或平

- 10 -

高考生物 第二单元第三章《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调节》单元测试27 中图版必修3

波动性较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固定的;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该农场留有一定面积的休耕地,其意义是土壤中的把秸杆、羊粪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提高。(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具有多层次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k1dm8ybpi3sk4u09qt56trx0171wu00ez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