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下列哪些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渊源?() A. 国际条约
B.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C. 人民法院的行政判例 D. 行政法基本原则 答案关键: C, D
2.下列何项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
A. 某交通局因建办公楼申请许可证而与城建部门所形成的关系 B. 某交通局因处罚某客运公司所形成的关系 C. 某交通局因购买办公设备而与商场的关系 D. 某交通局因辞退本局工作人员所形成的关系 答案关键: A, B, D
3.下列各项中的正确命题有( )。 A.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
B. 行政法律关系中总有一方主体是行政主体
C. 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争议一律由法院按司法程序解决 D.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可以相互约定权利义务 答案关键: A, B
4.下列何项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
A. 某交通局因建办公楼申请许可证而与城建部门所形成的关系 B. 某交通局因购买办公设备而与商场的关系 C. 某交通局因处罚某客运公司所形成的关系 D. 某交通局因辞退本局工作人员所形成的关系 答案关键: A, C, D
5.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点包括() A. 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命令、服从性 B. 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易于变动
C. 行政法律规范数量繁多,表现形式多样,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D. 行政法内涵丰富、范围广泛、技术性较强 答案关键: A, B, D
反馈: A为形式上的特点之一,BCD为内容上的特点。 6.下列何项属于行政法的渊源( )。 A. 中共中央发布的政策性文件
B. 最高人民法院对行政法规范的具体运用所作的解释 C.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D. 法学家对行政法规范的具体运用所作的解释 答案关键: B, C
7.下列表述哪些符合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在含义?()
A. 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 B. 行政活动必须遵守现行有效的法律
C. 行政机关采取措施必须有立法性规定的明确授权 D. 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公正原则 答案关键: A, B, C
8.下列哪些活动形成的关系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A.公安局给所属工作人员纪律处分 B.人民法院审查公安局处罚决定 C.财政局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 D.税务局干部上街宣传税法 答案关键: D
反馈: A项公安局与干警之间形成的关系是内部行政法律关系。B项税务局干部上街宣传税法并未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因其既未行使行政职权而与相对人发生行政管理关系,也未形成行政复议或行政赔偿等行政救济法律关系,更没有形成内部行政关系。C项财政局取消不合法收费项目,属于外部行政法律关系。D想人民法院作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通过审查工商局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作为监督对象的工商局形成了行政法制监督法律关系。 9.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
A.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答案关键: C
10.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
A. 行政权是一种可以强制他人服从的力量 B. 行政权只能为行政机关所享有 C. 行政权是一种必须加以控制的权力 D. 行政权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 答案关键: A, C, D
反馈: :A对,因为行政机关必须享有权力,作为公共秩序的维持者、公共利益的维护者的行政机关应当享有履行职责的必要权力,行政权力是一种可以强制他人服从的力量。B对,由于行政机关所从事的活动可能对公民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必须对行政活动进行法律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的行使应当受到法律的限制,超出法律的限制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因此行政权是一种必须加以控制的权力。C错,行政权除由国家行政机关所享有外,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依授权也可享有。D对,行政权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
11.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 A.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
B.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 答案关键: C
反馈: A项属于私人行政;B、D项属于民事关系。
12. 我国行政法支配的公共行政主要是指国家行政,国家行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
A. 具有国家职权性 B. 具有执行性 C. 具有公共性
D. 具有积极、直接性 答案关键: A, B, C, D
反馈: 国家行政具有以上四个特征,其中“积极”特征是指行政职权的行使可以不以他人的请求为条件,主动地采取为实现其职能所需要的行政措施;“直接”特征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具体地规定特定人德尔权利义务,是针对特定人的。 13. 下列属于行政法调整对象的是() A. 行政救济关系 B. 内部行政关系 C.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D. 行政管理关系 答案关键: A, B, C, D
反馈: 行政法调整的对象主要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能过程中,对内、对外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内部行政关系、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救济关系等。而行政法制监督关系是指国家有权机关在监督行政行为的过程中,与行政主体之间形成的受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各种关系。它是以行政主体为监督对象的法律关系。
14.下列做法符合比例原则的有( )。
A.某国计划在某海湾建立第十座核电站,经过多方面论证后,认为核辐射可能污染海水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并使栖居此地的一种珍贵海鸟绝迹,遂取消建设计划,而改用成本较低的风力发电
B.李某经过房管局批准建一栋五层小楼,但在施工过程中,私自加至七层,房管局以其违章建房要求把楼房全部拆除
C.某文化主管部门在打击盗版活动中指示,要把盗版者打个倾家荡产,永远不得翻身 D.甲乙两人因纠纷发生口角,公安机关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给予两人15天的行政拘留 答案关键: A
反馈: 比例原则有三个子原则即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比例性原则。比例原则的本质在于公益目的与损害私权的手段之间的适度。妥当性原则强调的是手段必须能够达到目的,而不是南辕北辙,抱薪救火;必要性要求在多个能达到公益目的的手段中选择给私人权益造成的侵害最小的手段,而不能“以大炮轰小鸟”,“杀鸡用牛刀”;比例性原则要求,如果在多个手段中给相对人权益造成侵害最小的那个手段所造成的侵害,还要大于其所达到的公益目的,则这样的目的就不再值得追求,应当放弃。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A的做法违背了妥当性的要求。A中甲乙双方仅因口角,就被处以行政处罚中最为严厉的处罚种类和幅度中最重的判罚,这对于实现行政目的并不适当。B和C违反了必要性原则的要求,B项中李某建楼是经过批准的行为,按照必要性原则的要求,则只应要求拆除私自加建的部分,而不必全部拆除;C项也是如此,打击盗版者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而不能以“倾家荡产,永世不得翻身”的过火方式加以处理。D项的做法符合狭义比例原则的要求。
15.行政合理性原则包含的含义很广泛。下列表述哪些是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在含义?() A. 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公正原则 B. 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 C. 行政行为必须具有合理的动机 D. 行政行为必须考虑相关的因素
答案关键: A, C, D
16.行政机关在下列哪些情形中的做法是法律允许的?() A. 公安机关根据举报对某歌厅实施突击检查
B. 张某半夜提着手提电脑凑够居民区出来,被巡警发现,张某拒绝解释,巡警于是将其带至派出所进行讯问
C. 李某在体检时被发现患有急性肝炎,卫生主管机关没有征得李某同意,就将其带至隔离室,并不允许李某与家人接触
D. 朱某因违反价格管理条例的规定,被物价检查机构处以没收非法所得,但朱某拒绝缴纳,物价检查机构于是通知朱某的开户银行将其应缴的非法所得划拨到指定账户 答案关键: A, B, C, D
反馈: 题中ABC三项所涉的行为均符合行政合法、合理或应急原则。D项也属于合法的做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场和物价管理的通知》,物价管理机关可以通知银行强制划拨企业拒
17.下述具体行政行为中,违反了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是哪一选项?( )
A.某村农民李某因宅基地问题与村支书争吵,后又互相动起手来,该支书家人拨打了110报警,民警在处理该事件时,对李某有殴打行为 B.税务局人员有对业主王某征税时,发现王某有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行为,但情节不太严重,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7条“处以2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王罚款3500元
C.食品卫生防疫部门在对一冷饮厂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厂的冷饮个别卫生标准不符合卫生法的规定,根据《食品卫生法》第3条第1款“可以处以1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对该冷饮厂罚款5万元
D.火车上一列车员对乘客杨某在车厢内抽烟的行为处以五元的罚款 答案关键: C
18.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 ) A.受国家强制力保障
B.只接受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C.须征得相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D.须经过司法机关的确认 答案关键: A
反馈: 行政职权具有单方性,其行使无需征得相对方同意,也无需司法机关确认,但需接受相对方监督,因此,A、C、D错误。 行政职权是一种国家权力,因此,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故选B。
19.下列属于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有( )。 A. 国务院某部委的会议经要
B.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C. 某市政府发布的征收过桥费的通知 D. 修改后的婚姻法 答案关键: B, D
反馈: 我国法学教科书所称的行政法的法源,指的是行政法的外部渊源,而不包括行政法的内部渊源。A属于行政机关内部规范文件,不对外发生法律效力,故不是行政法的法源。B项是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但法规和规章一般都不采用通知的形式,因而只能是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属于行政法的法源。D项主要是民法的法源,但是其中规定的内容亦有和行政法相关,因而也是行政法的法源。应该注意的是,“修
改后的”限定词主要起干扰作用,即便没有这一限定词,亦不影响答案的成立。 20.关于合理行政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合理行政原则属实质行政法治范畴
B.遵循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活动区别于民事活动的主要标志 C.合理行政原则是一项独立的原则,与合法行政原则无关 D.行政机关发布的信息应准确是合理行政原则的要求之一 答案关键: A
反馈: 实行合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活动区别于民事活动的主要标志,故A项错。合理行政原则既与合法行政原则并列,又是合法行政原则的补充,故C项错。行政机关发布的信息应准确是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之一,故D项错。这样,只有B项可选。事实上,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一大原则,而不是行政诉讼法的原则,同时它又区别于程序正当原则。故合理行政原则属实质行政法制范畴。
第二章 行政主体
1.下列哪些做法不符合有关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
A. 县公安局法制科科员李某因2002年和2004年年度考核不称职被辞退
B. 小王于2004年7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市法制办工作,因表现突出于2005年1月转 C. 办事员张某辞职离开县政府,单位要求他在离职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
D. 县财政局办事员田某对单位的开除决定不服,向县人事局申诉,在申诉期间财政局应当保留田某的工作 答案: A, B, D
2.行政主体并不限于行政机关,在一下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中哪些可能在行政法上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A. 现代足球俱乐部 B. 中国人民大学 C. 注册会计师协会 D. 卫生防疫站 答案: B, C, D
3.下列有关国家公务员法律地位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 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国家公务员不具有一方当事人的资格 B. 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国家公务员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
C. 国家公务员可以以行政相对人的身份作为外部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
D. 在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国家公务员可以成为一方当事人 答案: A, B, C, D
4.下列有关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社会组织行使行政权的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 既可视为该社会组织的行为,也可视为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B. 应视为该行政机关的行为 C. 应视为该社会组织的行为
D. 应视为该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的共同行为 答案: A, C, D
5.下列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 A. 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