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马哲考研真题(选择题版)
C. 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答案:B 22、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2002年真题)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 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E.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答案:DE 23、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2002年真题)
A. 意识根源于物质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 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 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E.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答案:ABE
24、\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2001年真题)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D解析:该题主要围绕必然性与偶然性来考察决定论与非决定论、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与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界限。决定论承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物主义;非决定论否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决定论又分为辩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前者既承认客观必然性,又否认偶然性,后者虽承认客观必然性,但否认偶然性。
题中的\只要知道自然界本身的全部作用,……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是承认客观必然性的,但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作用,正确答案为D项。 2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2001年真题)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把握事物度的方法论意义。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读懂引文。题干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明了原本想表现人物的某一品德,结果超出了一定的度而适得其反,可见,B是唯一的正确选项,A、C、D是干扰项。
26、\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2001年真题)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结合批判伪气功、伪科学,考查了对一种错误观点哲学本质
的理解。\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是一种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可见,D
6 / 29
近十年马哲考研真题(选择题版)
项符合题意。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此A项本身错误,也不合题意。主张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谈成与物质一样的东西,是B项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是D项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7、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2001年真题)
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 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
答案:C这道试题考查的是语言与意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表达工具),故此C是正确选项。语言是意识的载体,与意识不是一回事,A项把语言与意识等同起来,是错误的;意识的内容是外在客观事物,D项把语言说成是意识的内容,也是错误的;B项把语言说成既非物质也非意识,这容易导致唯心主义,也不合题意。
28、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2001年真题)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答案:ABDE它考核的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这道题的出题角度新颖,它要求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原理,分析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赢\协议这一事件。题中的中美\双赢\即中美双方共存、共同发展之意。由此可知,C项内容不合题干要求。
29、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2001年真题)
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C.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E.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 答案:BDE 本题涉及联系与系统,考查的是系统内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不仅是一新增考点,而且是大纲\修订说明\特别提出的考点。可见,考查该知识点有双重意义。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并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的特性。可见,A、C是错误选项,B、D、E是正确选项。
30、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2001年真题)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C.人的本质是自由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7 / 29
近十年马哲考研真题(选择题版)
答案:BDE 此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内涵。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人的社会关系。A、C两项离开人的社会关系抽象地孤立地谈人的本质,因此是错误的。
考研真题汇编之三: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2009年真题)
A. 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 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 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答案】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即实践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活生生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它能给人们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这是实践的特点,也是实践的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和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2、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2009年真题)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答案】ACD 【解析】本题题干说明我们在实现思想理论创新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解放思想,不是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而是打破一切僵化的,教条的理论的约束,是对于理论的批判继承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且要求我们要关注民生,关注基层群众需求,就是关注基层群众生活实践的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3、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2009年真题)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答案】ABC 华罗庚这句话的意思是: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环节和链条,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又推动了社
8 / 29
近十年马哲考研真题(选择题版)
会的发展。所以,可以推出正确答案是A选项“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和B选项“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社会价值体现为个人为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价值体现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为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个人需要的满足,也就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这里的归宿是最终目的的意思,因而C选项正确。D选项“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明显错误,应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4、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2008年真题)
A. 普遍有效性 B. 客观规律性 C. 主体能动性 D. 直接现实性 答案:D 5、“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2008年真题)
A. 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 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 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答案:A 6、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2008年真题)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离可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答案:ABD 7、“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2006年真题)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答案】A 考查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考查知识点: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灵活程度:灵活性很强
8、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2006年真题)
9 / 29
近十年马哲考研真题(选择题版)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答案】D考查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考查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灵活程度:灵活性很强 9、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2006年真题)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答案】BCD【解析】考查理解能力、考查知识点: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灵活程度:灵活性较强 10、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身却是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2006年真题)
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答案】BC
【解析】考查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考查知识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灵活程度:灵活性较强
11、“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2005年真题)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这表明任何一个时代的真理既有确定性、绝对性、又有不确定性、相对性,因此对一定时代来说不可能的事情对以后的时代来说往往就是可能的,因此真理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12、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2005年真题)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C、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0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