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看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八)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看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学

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八)-幼教论文

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看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八)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朱家雄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教育讲的是“规矩”;自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的教育讲的是“自由”。前者由“规矩”演绎出了“纪律”“遵守”“服从”等,其背后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后者由“自由”演绎出了“自主”“自选”“自我满足”,其背后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一方面,中国人的教育在向西方学习,西方人的教育也在向中国学习,这叫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可称为“东西方文化的对话”;另一方面,中国人的教育同时也在排斥西方人的教育,同样,西方人的教育也在排斥中国人的教育,这叫文化安全、文化反殖民,即东西方人均在默默遵循着自己的“隐性文化逻辑”。之所以要互相学习,是因为两种文化都有不适合时代要求的“瑕疵”,都有革新的诉求;之所以要互相排斥,是因为两种文化都力图保持自己的“原味”,而不是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同化”“替代”。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从“中性”而不是褒贬的视角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只是文化传统上的差异。换言之,个人主义将个人看成是社会的单元,这是其价值判断的起点;而集体主义则将群体看成是社会的单元,这是其价值判断的起点。当然,作为群体的一部分,个人必须服从群体。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赋予个人主义极高的价值。美国的文化深受安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影响,他们信奉自由,崇尚自由,认为人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与

机会,人人都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与机会。在这里,个人主义并不等于自私自利甚或损人利己,而是一种价值取向。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美国人信奉“先为自我,再为他人”,在美国人看来,第一重要的是民主、自由,第二重要的是对个人物质财富和幸福的追求,第三重要的才是对他人的帮助……因此,在教育上,美国人会对“个性张扬”“道德自主”“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由表现表达”“独立性培养”有更多的强调。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赋予集体主义极高的价值。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受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尊重长者,敬畏权力,讲究礼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和而不同”。在这里,集体主义并不等于盲目服从,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中国人推崇“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价值观念,在中国人心目中,国家民族利益至高无上,其次是自己赖以生存的集体利益,最后才会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因此,在教育上,中国人会对“责任与义务”“集体归属感”“合作精神”“我为人人”“表扬批评”“道德规范”“道德训导”等有更多的强调。

作为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主流价值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长期以来处于对立态势。其实,从文化的视角来看,两者并不存在“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问题。

自由与规矩

“自由”,就词义而言,指的是没有阻碍的状况,即人的行动不受除自己意志和天性外的任何限制。自由,既有为所欲为的权利,又有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责任和义务。

自由是一个非常具有时限性和相对性的概念,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体,不

同的视角,对自由的看法是不尽相同的。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即发自内心地自主选择如何行为;从社会学角度看,自由是在不侵害别人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为;从法律角度看,自由就是不违法;从政治角度看,自由是有权选择自己赞同的执政者,也有权反对自己不赞同的执政者……

如果从政治角度对美国式的自由进行解读,我们可以发现,自由是建立在“个人至上”的观念之上的,因此,自由是个人对政府的防范,是个人对政府控制或干涉的排除。这种观念已深深根植于美国社会以及美国民众的心灵之中,存在于个人对国家“不信任主义”的传统宪政文化之中。美国宪法人权理论中的个人自由观念通过联邦最高法院在诸多判决中对“传统道德”“民族精神”以及“个人道德权利”的研究与实践而得以确立。在排除政府控制或干预的前提下,自由意味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并实现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样,“平等对待”与“对个人的尊重”也就在个人与国家对抗的基础上产生了。 因此,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尽管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关注的是幼儿的学业,而非游戏,但一些坚持美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在价值观层面上依然对幼儿游戏给予极大的关注,因为他们认为幼儿游戏能实现他们所追求的“自主”“自选”“自由表现表达”,即从小培养“个性张扬”的、富有自由精神的儿童,“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避免受到强制和干涉。这就是美国教育工作者遵循的“隐性文化逻辑”。

“规矩”,原为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后多被用来比喻衡量是否达到标准的法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法则、标准、规范、规则、方法或习惯等,否则就无法成功,所以有“国有国法”“家有

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看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八)

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看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八)-幼教论文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看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朱家雄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教育讲的是“规矩”;自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的教育讲的是“自由”。前者由“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jxny20szf9vfqx3d4pq7px008twst015e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