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7、设计》教学
《6
《十几减7、6》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页例3及相应练习的内容。 【教材分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例3通过“学生观鱼图”,从不同角度引出13—7、13—6两个算式,教学十几减7、6。教材中呈现了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的过程,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只不过“破十法”不再呈现直观图,而是让学生以已有的操作经验为基础,通过对数据的观察,直接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想加算减法”则利用前面一图三式(四式)中的直观图,将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知道用一个加法算式能完成两道减法算式的计算,体现了“想加算减法”的方便、快捷,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6。 2、技能目标: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十几减7、6。 教学难点:亲历探究过程,理解“十几减7、6”的算理算法。 突破重难点设想:通过自主尝试、小组讨论、课件、投影来突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创境激疑 (一)复习铺垫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的起点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1、看图列式。(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 式) ○○○○○○○○ ●●●●●●● 加法: 减法: ★★★★★★★★★ ◇◇◇◇ 加法: 减法: 2、直接说出得数。 15-9= 17-8= 11-8= 13-9= 19-8= 14-9= 指名口答 知识基础。根据一幅图写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为感受抢答并说出“想加算减是怎样算的 法”的价值奠定基础。 通过观察情境图,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不同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 列出算式 独立计算 联系情境问题的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源于问题的解决小结:计算十几减8时,我们一般可以采用想 加算减,或是用破十减的方法。 (二)导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减法。(课件出示主题观察情境图 图) 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互动解疑 探究活动(一):自主探究13-7= 要知道黑金鱼有几条,怎样列式呢?为什么? 1、独立算法,合作探索。 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7=6(条) 发现问题 你是怎么计算出13-7的?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算写出思考过而不是孤立存式表示出来吗?组内交流 2、借助算式,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算法,教师相机板书: a. 把13分成10和3, 10-7=3,3+3=6。 b. 7+6=13,13-7=6。 c. 把7分成3和4, 说怎样算的 程 指名汇报 在的,这也是课程标准中“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体现。 13 – 3 = 10 10 – 4 = 6 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 独立思考 交流算法 相结合,使算法更丰富,更自由,更灵活,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使学生充分体会“合作”意义之所在。 尝试练习在生动的情境观察比较 中自然进行, 不仅巩固了多种算法,同时寻找规律 使学生有意识的对算法进行了对比和选择。 探究活动(二):探究13-6=尝试运用多种择优 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有几条?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 a. 把13分成10和3, 10-6=4,4+3=7。 b. 7+6=13,13-6=7。 c. 把6分成3和3, 13 – 3 = 10 10 – 3 = 7 探究活动(三): 观察比较,感受“想加算减法”的简捷性。 (1)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哪一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2)小结: “破十法”和“连减”都要两步算式,“想加算减法”只需一步算式,且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用的是同一个加法算式,所以“想加算减法”简便。 三、启思导疑 旨在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十几减7、6,有哪几种计 算方法? 引导小结方进行回顾、比较,在思考后能用自己喜欢总结:在计算时,可以用“破十法”、“想加算减法 法”、“连减”的方法。 2、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一说 选择喜欢的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明确:在以后的口算中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快的方法说一说 方法进行计算。 四、实践应用 1、摆摆,说说,算算。 2、算一算。 8 + 9 = 9 + 6 = 7 + 9 = 17–8 = 15–9 = 16–7 = 17–9 = 15–6 = 16–9 = 3、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开火车 仔细观察 列式计算 巩固应用算法。 训练题突出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练习题,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以此题作为拓展内容,一来巩固所学知识,二者拓展思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看图提问并解答。 每人要跳15个, 5、填数。 看图提问 列式解答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十几减7、6 回顾小结 汇报收获 自我评价 回顾整理,总结提升,帮助学生总结方法提高技能。 13 – 7 = 6 13 – 6 = 7 方法1: 想:10 – 7 = 3 10 – 6 = 4 3 + 3 = 6 4 + 3 = 7 (“破十法”) 方法2: 因为7 + 6 = 13,所以13 – 7 = 6,13 – 6 = 7。 (“想加算减法”) 方法3:13 – 3 = 10 13 – 3 = 10 10 – 4 = 6 10 – 3 = 7 (连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