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小麦栽培上的肥效试验
作者:马春姣 张光宏 王秀云 刘雪锋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21期
渑池县农业局 马春姣 张光宏 王秀云
渑池县天池镇政府 刘雪锋
在我国,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对保证粮食安全和膳食健康营养至关重要。河南隶属黄淮冬麦区,是我国发展优质强劲小麦的最适宜地区。然而,小麦具有需肥较多、营养期较长的特点,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与施肥密切相关。为验证“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小麦栽培上的应用效果,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笔者于河南省渑池县张村镇进行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小麦栽培上的肥效试验,检验其大田肥效和经济效益,为该肥料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一、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豫麦49,渑池县种子公司提供。
供试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Zn+Mn+B≥100g/L),河南省宝丰县万隆肥业有限公司提供。
(二) 供试土壤
试验在渑池县张村镇漏泉村赵三勤的责任田进行,前茬作物为玉米,供试土壤类型为褐土,质地中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供试土壤耕层养分:有机质含量18.01g/kg,全氮含量0.85g/kg,速效磷含量(P2O5)10.75mg/kg,速效钾含量(K2O)129.26g/kg。
(三)栽培管理
试验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施肥标准为:每667m2施底肥48kg,肥料为45%(27-16-5)的复合肥。2013年10月12日播种,每667m2播种量16kg。按试验方案的要求分别于2014年3月23日、4月10日、5月10日进行喷施肥液或清水,6月8日收获。收获时各小区记载产量,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试验除按方案要求喷施肥液或清水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小麦田。
(四)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30m2。
处理1:常规施肥+用供试肥料100mL对水30kg,于小麦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叶面喷施,共喷3次。
处理2:常规施肥+与处理1同期喷施等量清水。
处理3:常规施肥。
二、结果分析
(一)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对小麦成产因素的影响
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改善了小麦的成产因素。从表1可看出:处理1与处理2、处理3相比,穗粒数分别增加0.9粒、1.7粒,千粒重分别增加0.7g、0.8g。说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小麦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够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
(二)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提高了小麦栽培的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1较处理2平均667m2增产20kg,增产率达6.8%;处理2较处理3平均667m2增产8.9kg,增产率达3.1%。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见表4),处理1与处理2、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与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不明显。
三、结论
(一)试验结果表明
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用供试肥料100mL对水30kg,于小麦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喷施,与同期喷等量清水相比,增加了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667m2增产20kg,增产率为6.8%,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二)结论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改善了小麦的成产因素,增加了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因此,该肥料在小麦栽培过程中,适宜进行叶面施肥,可在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