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数学科目考试说明
一、 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学科目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依据 的选拔性考试。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应该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 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立德树人,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 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考试对象是符合2018年上海市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 二、 考试目标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及其调整意见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 合中学教学实际,本考试旨在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逻辑 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应用与探宄能力。具体为:
I .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 1理解或掌握初等数学中有关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函数与分析、数据整理 与概率统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
1,2理解集合、对应、函数、算法、数学建模、极限、概率、统计、化归、数形 结
合、分类讨论、分解与组合等基本数学思想;掌握比较、分析、类比、归 纳、坐标法、参数法、逻辑划分、等价转换等基本数学方法。
I. 3 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计算、作图和推理;掌握数学阅读、表达
以及
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的基本技能;会使用函数型计 算器进行有关计算。
II. 逻辑推理能力
II. 1能正确判断因果关系。
II. 2会进行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并能正确而简明地表述推理过程。
III. 运算能力
III. 1能根据要求处理、解释数据。
ni.2能根据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IV. 空丨司想象能^3
IV. 1 正确地分析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IV. 2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和变形。
V. 数学应用与探究能力
V. 1能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当的解题策略,解决有
关数 学问题。
V.2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有关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并能解释其
实际意义。
V.3能自主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并能初步运用。 V.4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
V.5能运用有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问题进行探宄,并正确地表述过程和结果。
三、 考试内容和要求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及其调整意见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其中三个层级认知水平的特征如下表:
水平层次 记忆水平 基本特征 能识别或记住有关的数学事实材料,使之再认或再现;能在标准的情景中作简单的套 用,或按照示例进行模仿 用于表述的行为动词,如知道、了解、认识、感知、识别、初步体会、初步学会等 解释性 理解水平 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领会知识的本质,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转换方式正确表达知识内 容;在一定的变式情境中能区分知识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会把简单变式转换为标 准式,并解决有关的问题 用于表述的行为动词如:说明、表达、解释、理解、懂得、领会、归纳、比较、推测、判断、 转换、初步掌握、初步会用等 探究性 理解水平 能把握知识的本质及其内容、形式的变化;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或作归纳 假设进行探索,能把具体现象上升为本质联系,从而解决问题;会对数学内容进行扩展 或对数学问题进行延伸,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合理性、完整性、简捷性作有效的思考 用于表述的行为动词,如掌握、推导、证明、研宄、讨论、选择、决策、解决问题、 会用、总结、设计、评价等 考试内容如下:
基本内容
方程与代数 内容 一、集 合 与 命 题 集合及其表示 要求 记忆水平 解释性理解水平 探究性理解水平 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 表示集合 掌握区间表示数集的方法 掌握子集的概念 掌握集合的“交”“并” “补” 等运算 理解否命题、逆否命题 初步掌握命题的四种形式及 其相互关系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 分必要条件的意义 能在 简单的问题情景中判断 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充分必 要性 子集与 推出关系 知道子集与推出 关系之间的联系 二、不等式 理解集合知识与逻辑关系之 间的联系 理解用两个实数差的符号不等式的 基本性质 及其证明 规 定两个实数大小的意义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 加以证明 基本不等式 能用集合思想、集合语言表 述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会用不等式基本性质判断 不等关系 会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 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掌握基本不等式并会用于 解决 知道集合的意义 懂得元素及其与集合的关认识一些特殊集 系 符号 合的记号 初步掌握基本的集合语言 知道有关的基本 运算性质 了解一些基本的 逻辑关系及其运用 了解集合与命题 之间的联系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 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子集 交集,并集, 补集 命题的 四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