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对联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对联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1

一、研究课题

对联文化研究

二、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

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珍品,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自成一体, 以简练的语言,工整对仗的格式,言志抒情,描物写景,又以高度的概括力引人深思,寓教于乐。对联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深入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现在这一古老艺术,老树发新枝,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如春节贴春联,祝寿写寿联,行业开张贴行业联等。其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联的历史、特点和社会功用。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意识,提高审美水平。

四、研究方法:走访调查,搜集资料。 五、指导方法

1、 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2、 引导学生学会走访调查、查阅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3、 教给学生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及心得体会。 六、活动过程 1、 准备工作

⑴成立研究小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研究小组成员,4个学生组成一个研究小组。4个人分工如下:一个研究对联的历史;一个研究对联的特点;一个研究社会功用;一个负责材料搜集,4个人共同走访调查。 ⑵确定调查地点:

图书室、资料室、网络教室、社会各种活动场所、家庭。 ⑶做好研究的物品准备。 ⑷和相关人员联系调查事宜。 2、实施研究

①小组成员利用节假日到社会各种活动场所搜集多种对联。 ②到图书室、资料室、网络教室搜集有关对联的资料 3、整理、分析资料

将资料汇总、选择、分类整理。 4、撰写研究报告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写出专题研究报告。 5、展示研究成果

◇举办有关对联研究报告的交流会 ◇举办学生自己撰写的对联展览。 ◇课后将搜集到的各种对联编辑成册。 七、研究成果

1、学生将搜集到的对联编辑成《精美对联》一书,里面搜集了很多精美的对联。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2、学生撰写了研究报告,举办了对联研究报告会。很多学生的研究报告写的很有理论深度,从对联的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学生_______的《浅谈对联的分类》一文,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将对联进行了合理的分类。_____对对联的艺术手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出了《对

1

联中艺术手法小议》一文。____的《对联在现实中的作用》一文,很有创新意识,将对联的作用结合现实社会,提出了对联新的社会功用。

3、学生自己撰写了很多对联,这些对联有很多思想和内容上达到了教高的水平。展览时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好评。如_____撰写的对联:千里马相聚宁山之阳纵横驰骋,大鹏鸟荟萃洸河两岸一飞冲天。_____撰写的自勉联:惜青春年华奋力拼搏,爱神州大地大展宏图。 八、心得体会

1、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看到了学生潜在的素质。在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当我们留给学生一片自由天地让他们自己去耕耘时,他们都表现出良好的素质、顽强的意志、巨大的潜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远远超出老师的估计。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仍不能改变传统观念,不给我们自主学习研究的机会,将会埋没很多人才,而且这也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2、改变教育观念,重新给自己定位。我们 应改变老师是标准答案是唯一答案的观念,改变自己的“权威”地位,诚心诚意的与学生一起研究学习,共同提高。

3、学习的媒介是多维的,尤其是当今的信息技术为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方式。许多学生利用了网上信息,浏览了很多有关对联的网站,获得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我们应改变过去一只粉笔一本课本上课的传统方式,利用各种媒体传播信息。 对联创作的艺术手法:

正对法:根据要充分表达到内容,让上联合下联各从一个正面直接叙述某事某物,或讲清某

种道理。

反对法:把上下联的内容对立起来,一联讲正面,一联讲反面,或一联讲过去,一联讲现在;

先从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再使人受到启发,获得教益。

描绘法:以白描手法绘景蓄情,给人一种俊秀明快、意味深长之感。

比拟法:借助恰当的比喻或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形象,既便于人们领会,

又易懂易记。

烘托法:先表示某事某物,再用景致描绘深化对联说要表达到中心思想。

辨音法:我国文字丰富多彩,一字多音的情况很常见,也很特殊,运用这一特点巧妙地编写

对联,引人辨音,十分有趣。

藏字法:在民间文学中,谜语的表现形式很多,其中有个藏字法。

2

对联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2

一、课题产生

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珍品,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自成一体,以简练的语言,工整对仗的格式,言志抒情,描物写景,又以高度的概括力引人深思,寓教于乐。对联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深入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现在这一古老艺术,老树发新枝,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如春节贴春联,祝寿写寿联,行业开张贴行业联等。其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此课题便随之产生了。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联的历史、特点、艺术手法和社会功能。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意识,提高审美水平。

2、对语文的学习主动向深一层方面去延伸,善于“小题大做”。 三、研究方法:走访调查,搜集资料。 四、指导方法

1、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2、引导学生学会走访调查、查阅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五、准备工作

1、成立研究小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研究小组成员。 2、确定调查地点:

图书室、网络教室、社会各种活动场所、家庭。 3、和相关人员联系调查事宜。 六、活动过程

1、小组成员利用假日到社会各种活动场所搜集多种对联。 2、到图书室、网络教室搜集有关对联的资料 3、将资料汇总、分类整理。 七、成果展示 对联知识大比拼

下午第二节课,我来到教室,发现原本四排的课桌排成了两大排,分别坐着王娅楠和赵沿钦一组的同学,黑板上写着“对联知识大比拼”,看来这两组小家伙可真较上了劲。上课铃响了,对联知识比拼正式开始了:

“对联,又称楹联,是上下对称的两句联词构思而形成的一种装饰艺术,原是悬挂或粘贴在门上和壁间用的。这是我从《中国对联大全》上找到的。” “对联的发明者是五代后蜀国主孟昶。这是我从网上找到的。”

“对联字数相等,上联末字一般是第三、第四声,下联末字一般是第一、第二声。这是我做中学老师的爷爷告诉我的。所以,以后我们看到一幅对联,就可以判断哪句是上联,哪句是下联了。”

“我在电视《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看到的一幅有趣的对联,上联是一个‘死’,下联是一个倒写的‘生’,意思是人宁可站着死,也不倒着生。” ??

两组孩子轮番上阵,谁也不愿输给对方,我发现:现在的孩子懂的可真多;孩子们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真不能小看;看来咱们教师不努力充电不行了??

最后,王娅楠小组的张璐上台了,只见她手里拿着一张红纸,一支笔和一瓶墨汁。我想:“看来这是他们小组杀手锏。”张璐说:“我外公是专门在春节时给人家写春联的,我特地向他学了一手。要想写好对联,必须先裁纸??”她一边说一边演示,没多久,一幅漂亮的对联粘在了黑板上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从头到尾,我一直怀着激动的心情倾听着、欣赏着,倾听着他们的认识和感悟,欣赏着他们个性和自我的展现。他们真的让我大吃一惊了!

3

学生既向大家展示了搜集到的众多信息,又展示了他们搜集信息的途径。这一结果的呈现其实就达到了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到这儿,我也按耐不住了,说:“既然你们知道了那么多关于对联的知识,那你能不能试着来对对联呢?”学生听了兴奋极了,都要我出上联。我略一思索,说:“江南风景美。”学生叽叽喳喳议论了一会儿,班中的“才女”李燕萍站起来说:“水乡情意浓。”“绝对!真是绝对!”我呆住了,同学们也为她鼓起了掌。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出一句上联,你来对。”我当然应战。他们小组商量了一下,王婷站起来说:“学生学习苦。”我想了一下,说:“家长赚钱累。”学生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大家都来了兴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你出下联,我反过来对上联,争论不休,热闹极了。班长说: “干脆咱们两个小组一组写一幅对联出来一较高下。”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同学们时而苦思冥想,时而窃窃私语。五分钟后,两组都拿出了各自的作品。王娅楠一组写的是:冬天雪飞舞,夏日艳阳照。赵沿钦一组的作品是: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美术音乐体育文娱活动。这两幅对联虽然幼稚,倒也是对仗工整,博得了同学的阵阵喝彩。 八、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让我觉得: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探究的热情,创造的萌芽,只要我们老师善于抓住时机,适当引导,真的会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性学习,从搜集对联的有关知识,到活动成果的展现,再到对对联,试着写对联,不正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么?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小学语文研究活动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比如演讲、绘画、写作、表演等,并且更多的时候教师应该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

者,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感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让孩子们积极快乐地发展 。 材料荟萃:

有关月亮的对联 :

1、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2、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3、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4、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5、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6、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有关春节的对联:

1、春风送福 喜气临门2、江山千古秀 社稷万年春 3、江山万里如画 神州四时皆春

4、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5、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6、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有关学习的对联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学海,让我们游泳;书林,让我们欣赏。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关于十二生肖的对联

鼠年楹联:1、子时岁交替;鼠节春更新。2、十二时辰鼠在首 ;一年四季春为头。 牛年楹联1、人勤春来早 草发牛更肥 。 2、诚心乐作人间事 俯首甘为孺子牛。

虎年楹联 1:人民气魄如龙虎,祖国江山似画图。2:春风着意随人愿,虎气生威壮国魂。 兔年楹联1、山中虎啸昌新运;月里兔欢启宏图。2、门户临风迎春入;高楼触月接兔归。 龙年楹联1、人有鸿鹄志;国呈龙虎姿。2、天高鹏翅健;海阔龙姿雄。 蛇年楹联1、山舞银蛇日;地披红杏时。2、龙去神威在;蛇来春意浓。

马年楹联1、一年吉庆畅春意;四化凯歌催马蹄。2、一夜春风来小院;千匹骏马闯雄关。 羊年楹联1、一片白云羊变幻;千条翠柳燕翻飞。2、八骏荣归除夕夜;三春新谱放羊歌。 猴年楹联1、玉宇迎春至;金猴献寿来。2、金猴奋起迎新纪;喜鹊争鸣报福音。

鸡年楹联1、一夜春风来小院;万家鸡韵报新春。2、千家新燕歌春韵;元日雄鸡唱福音。 狗年楹联1、犬吠鸡鸣春灿烂;莺歌燕舞景妖娆。2、日新月异雄鸡去;国泰民安玉犬来。

4

猪年楹联1、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2、瑞雪纷飞清玉宇;花猪起舞贺新年。

1、对联的贴法:

当自己面对大门口时,自己的右手边为上联,左手边为下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汉语的第三、四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汉语的第一、二声。 很简单,会贴了吗! 2、对联的起源-1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桃符,即春节时挂在大门两边的桃木板,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或书其名字,分挂大门左右两边,用以驱鬼避邪。 (神荼、郁垒:应劭《风俗通》引《黄帝》书中一段:「神神荼、郁律,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居度朔山桃树下。」据说桃树的树冠覆盖达三千余里,在树枝东北有鬼门,是世间万鬼出入必经的门户,二神就守在门口,见到害人的恶鬼,就缚起来喂虎。)

对联的起源-2 张贴门神:神荼郁垒的形象,唐代以后被秦琼、尉迟恭所取代。二人是唐初的开国功臣,也是太宗手下的猛将,传说由于泾河老龙被斩,引起鬼混唐朝,闹得太宗不得安宁,命秦琼、尉迟恭把守宫门,才镇住鬼怪。后来太宗令画其像,贴于宫门上,从此有了张贴门神的习俗。 对联的起源-3 对联为骈文和律诗的产物。对句起源极早,六朝骈文集对偶之大成。初唐沈、宋完成律诗的格律,诗的对偶更为固定化、规律化。 对联最迟起于唐代。诗人刘郇伯与范酇为诗友,范云:「岁尽天涯雨。」久无对句,刘谓:「人生分外愁。」这是五言诗的对句。李义山:「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温庭筠对曰:「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成熟的口头对联,于此时出现。

对联的起源-4 五代时期,《宋史.蜀世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后蜀国君孟昶以学士辛寅逊所撰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最早的春联,春联是对联之一。 3、对联简史

雅称楹ying联,俗称对子。

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

5

对联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

对联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方案1一、研究课题对联文化研究二、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珍品,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自成一体,以简练的语言,工整对仗的格式,言志抒情,描物写景,又以高度的概括力引人深思,寓教于乐。对联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深入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现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jnmk0275y670et7bbd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