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PPt课件的几个原则
开发ppt课件时要求遵循一些规则,以求得到更好的多媒体教学效果。 (一) 辅助性原则
PowerPoint课件一般用于课堂辅助呈现知识,在开发时要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和合理安排学生活动,注重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组织、引导和控制作用,协调好课件与其他教学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时间流程上,要安排学生交流反馈的时间,保证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引导权,以实现学生注意力的适时流转,合理分配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向多媒体教师转变,而课件不能简单向多媒体课本转变。切忌在设计课件时,不加分析地对教学内容照搬照抄;切忌在使用时让课件在课堂上独当一面,喧宾夺主,形成机械化添鸭教学。所以设计课件时应贯彻以人为本,教学为学生服务,课件为教学服务的原则。
(二)多重刺激原则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PowerPoint课件呈现信息时应当采用多样的 媒体形式,如: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性、大容量性、非线性正是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所在,应当充分发挥。根据多感官配合原则合理组合媒体,选择合适的、有效的媒体形式和恰当的媒体范例,将有助于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教师要为自己所任的科目准备足够的、有效的教学素材并且研究不同媒体的组合应用。
(三)小步调原则
因为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不能自定步调,如果学习进程在某一张内容的理解上受阻,那么其后的学习就容易发生困难。老师在设计内容时要对知识的基础概念、重点与难点有所侧重,以小步调来保证多数同学学习能顺畅地进行,这种小步调的划分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均等细琐的分割,而是以知识的难度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度量,依靠切合实际的教学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结构清晰原则
目前,PowerPoint课件的结构主要有三种:一是直线式结构,适合用核心概念、基本原理把教学内容贯穿起来,渐进讲解;二是分支式结构,适合呈现知识体系,如并列与归属的概念等;三是网络结构,适合于构建情境,引导探索性学习。PowerPoint课件组成各种结构的基本单位是页或卡片,基本单位小而且容易多,为了保证结构清晰,构建结构要注意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五)与学习内部进程一致原则
对于每一课来说,课件是被人为分割成不完整、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许多课件来用的,显然难以符合学生每次学习的内部进程。
(六)界面设计和谐原则
PowerPoint课件的界面设计主要是影响信息呈现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屏幕版面设计、色彩设计和显示次序设计。
(七)技术性原则
虽然PowerPoint的操作比较简单,但是对于非专业的老师来说技术关仍旧是开发课件的第一关。PowerPoint课件的技术性主要包括:可移植性,即能否在不同配置的电脑平台上运行;稳定性,即能顺利运行不出故障;高质量性,即课件开发操作科学化,程序最简化,媒体最优化。
(八)注重形成性评价原则
除了课件的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在课件使用中展开形成性评价。由于PowerPoint课件是文档式课件,可不生成不可逆的可执行程序,这样在形成性评价中为课件改进提供了技术上的方便条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收集反馈信息,不断改进,逐步提高PowerPoint课件的质量。
总的来说,PowerPoint课件的开发要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来展开,不能简单了事,不能长久停留在业余的水平上,要真正使广大一线教师在这方面有质的改观,还要依赖于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工作中的不断的实践和不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