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首乐府诗词,九种千年情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全诗仅有100字,语言简短质朴,情韵深厚。“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比兴自然;“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写出了思念爱人的飘忽的思绪,轻妙深远。“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质朴而感人至深。 《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这首古辞收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写游子思乡不得归的悲哀。“悲歌可以当泣”,开始第一句就奠定了思乡之悲的基调。“肠中车轮转”用鲜活的手法写出了思乡人的内心状态。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诗长句与短句配合,形式灵活,一气呵成。此诗也是爱情诗中的精品。作者一连列举了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象征自己和爱人永远不会分开。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有所思》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首著名情歌,有人称它为爱情绝唱。它用曲折回环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热恋——绝交——犹豫的恋爱历程,有力地表达了热烈深厚的情感,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梅花落》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这是一首文人的拟乐府。诗的内容是赞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以杂树衬醒,独为梅嗟”。诗人认为梅花不畏严寒,凌霜而开,不畏寒露。 《病妇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 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
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 “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 “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诗歌通过展示一个病妇的家庭悲剧,描绘了大一统衰弱之后的汉代劳动人民在统治者残酷的剥削下,挣扎于死亡边缘的惨景,刻画了一个即将辞世的爱子情深慈母形象。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这首乐府诗属汉《铙歌十八曲》之一,这首民歌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者而作,作者借助战士之口描写战争的残酷,反对并诅咒战争,道出人民只是战争的牺牲品。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写的是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给普通人带来的伤痛。“十五从军征,八十八十始得归”,不言悲而悲自上心头。至“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真痛煞人也。这首诗也是诗歌史上的名篇。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此诗抒写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追叙初别,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后十句为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思妇相思之苦。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比兴,形象生动;语言朴素自然,通俗易懂,自然地表现出思妇相思的心理特点,具有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