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三伏贴课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一种综合干预的方法,其效果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均有一定关系。《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操作规范研究》课题组(制定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临床应用指导性意见草案。

适应病症: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重点推荐: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 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操作规范 药物组成

基本沿用清?张璐在《张氏医通》书中所记载的处方,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麝香作为基本方,并结合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其他药物可选用如皂角、百部、前胡、丁香、冰片、麝香等。

目前,麝香已非方中必用之品,有使用者,也多以人工麝香入药。

1

目前,各家所制备的药膏中,药物配比差别较大,尚无共识性的结论。据文献报道显示,各药在不同的处方中,相对于不同组成的其他药物,一般比例范围是:白芥子占比最大,约为35—40%,细辛次之,约为15-25%,其他的延胡索约占10—30%,甘遂10-20%。

1.药物组成

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2.药材炮制

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3.药物制备

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4.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5.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目前,有些单位尚在探索“三九”天或平时时间进行贴敷,以提高临床疗效。

6.贴敷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7.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8.贴敷部位

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治疗肺系疾病,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辨证、

2

辨症加取腧穴,如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另外,包括大椎、定喘、膻中、中府、天突、关元、神阙、中脘、内关等也有选用。

治疗骨关节炎疾病,常用的穴位有大椎、肾俞、悬钟、关元、阿是穴等。

治疗脾胃病,常用的穴位有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 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1.正常皮肤反应及其处理 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疱,极少数可以出现大水疱。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疱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2.不良皮肤反应及处理方法

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大水疱、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

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可外涂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皮肤局部水疱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搽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如果水疱体积过大,或水疱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应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

出现上述情况时,患者均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注意事项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2.贴敷药物部位出现水疱者注意局部防止感染。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脱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4.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5.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 6.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7.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其他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对贴敷期间病人的管理非常重要。患者如果疾病发作或者

3

病情加重应积极就医,控制病情;并应认真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程度、治疗情况等;临床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给予治疗和康复的咨询指导。同时,此疗法的使用要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进行此疗法前,要向患者认真介绍适应病症和注意事项等。

此疗法实施时间集中,患者众多,实施部门应该充分准备,做好实施流程安排,并注意疾病诊断依据的收集和整理。

作为一种药的贴敷,不管是中药、西药,或多或少是有注意事项的,包括一些不良反应。第一,穴位贴敷中间,我们主张不要吃生冷的,比如冷饮、辛辣的一些食物。第二,药物是刺激皮肤的,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来调节阴阳,所以贴敷时皮肤有感觉温、热,有一些轻微的刺痛,但是这个都是正常的现象,这是药物起作用的现象,所以不必要担心。但是对一些极少的患者,引起剧烈的疼痛,奇痒难忍,这个时候可以把药物取掉。第三,过去像古人用冬病夏治贴敷,认为发泡越多疗效越好,但是现在人们对这个观点有了改变,也就是要求大夫既不要发泡、疗效也要比古人的疗效好。如果碰到有发泡的病人,一个,不要用肥皂水或者用凉水去洗,发泡多的应该到医院里面去,我们每年专门有一部分人,处理一些发泡的病人,所以通过处理以后,这些病人很快有愈合的。但是对有一些病人,他的皮肤容易感染的病人,我们主张这些病人慎用,尤其女同志,因为影响她的美观,慎用,注意事项也就注意这些。

3岁以内的小孩不宜贴,为什么呢?这些小孩的皮肤比较嫩,他用大人的药物贴敷,容易刺激皮肤,容易发泡,发泡以后容易皮肤感染,所以我们3岁以内的孩子不主张贴。

在预约的时候,或者是在病人来看病的时候,我想提醒大家一下,希望病人来的时候要带点东西。 第一,当天给你诊断是很难的,你这个病因为是发作性疾病,可能有很多年了,所以你要把你原来医院里边看病的资料带着,作为大夫诊断这个病的依据。

第二,这些病往往现在来的时候是缓解期,可能不吃药了或者吃药很少,但是要把你过去一段时间里边吃了哪些药,稍微梳理一下,如果能写出来最好了,提供给大夫,大夫能知道你这个病情到底怎么样,我去治从哪个角度考虑,这个很重要。

还有一个,从大夫来说,用了这个治疗以后目标是要有疗效,而这个疗效就是发作的情况,你原有发作的情况,往往是下一步疗效的一个起点、一个基数。这个东西虽然是回忆性的,往往是有点难度,来了以后我问你过去一年发作多少次,回忆起来比较难,所以我们希望病人来的时候梳理一下,想想自己过去一年当中这个病尤其冬天发了几次,每次发作情况怎么样,写两句记下来提供给大夫,这样就非常好。

所以我建议大家预约也好、看病的时候,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让大夫很好的了解你的病情,为你选择方法、选择药物、选择穴位会提供参考。

4

定喘:位于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肺俞: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位于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肾俞:位于背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悬钟: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拟定人员:

1.负责贴敷:

郭灿、闫晓亚、赵阳——中医专业 杜光欣、张哲、田帆——针推专业 2.负责登记:范睿轩

5

三伏贴课件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一种综合干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jkca59cby8mpoj7ocb09o8y29wtcx00z1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