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优品课件之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优品课件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知识梳理】 1、历史背景:①经济:俄国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②政治: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③国际:一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④国内: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十月革命的进程: ①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其内容是: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了“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其意义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不发达的国家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②七月事件:结果两个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③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成功。被称为十月革命。其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3、国家诞生: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先进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②榜样性:在 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③开创性:成功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学习探究】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比较。 1. 俄国是工人阶级武装首先夺取中心城市, 革命势力由城市向农村扩展, 最后取得全国胜利;中国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2.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1)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 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二月革命后,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使

优品课件

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强的环节;临时政府前线失利,后方空虚, 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 (2)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方割据严重, 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是农业国, 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 是革命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目标发动的起义遇到挫折, 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3. 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走什么样的道路则需根据各国的国情决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优品课件之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优品课件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梳理】1、历史背景:①经济:俄国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②政治: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③国际:一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④国内:1917年3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jkc31dfe31xep036fj71ujtp7zqyg019l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