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人他他他有意义第33讲 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
一、选择题
1.(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六,26)《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主要指( ) A.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 C.消灭异端学说 D.繁荣学术文化 答案 A
解析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思想文化政策,汉武帝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
2.(2017·桂林中学高三5月全程模拟,25)《两汉三国学案》卷九记载:“夫汉家以经义断事,每有大议论、大狱讼、辙引经义以决之。”这表明( ) A.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B.儒学运用于国家的政治生活 C.汉代社会秩序较混乱 D.儒家理念成为日常行为规范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题目中并未出现明确的时间,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每有大议论、大狱讼、辙引经义以决之”得出儒学运用于国家的政治生活,故B项正确;根据题意,并未出现社会秩序混乱的现象,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是在处理相应的政治事件时,并非处理日常行为时,故D项错误。
3.(2017·泉州二模,24)《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该材料( ) A.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B.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C.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D.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答案 D
解析 材料内容未体现道家“无为”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君臣、夫妇、父子的关系,未体现儒学的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三纲,未强调“仁爱”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父为子纲,反映了“三纲”的人伦观念,故D项正确。
4.(2017·潍坊二模,24)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 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1
人人人他他他有意义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答案 A
解析 董仲舒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为了实现官学体系的“大一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故A项正确。
5.(2017·湖北高三四月调研,25)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丞相计21人,22人次,考其出身地域,其中齐鲁人合计7人,8人次。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 ) A.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不断壮大 B.儒学的政治影响力显著增加 C.察举成为人才选拔的主要途径 D.黄河下游成为政治文化中心 答案 B
解析 丞相为百官之长,是中央官员,并非地方豪强,故A项错误;齐鲁地区儒学昌盛,丞相中齐鲁人占了三分之一左右,说明儒学的政治影响力增加,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察举制,故C项错误;西汉时期政治中心在黄河中游,故D项错误。
6.(2017·咸阳三模,24)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 ) A.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B.体现了道家休养生息政策 C.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 D.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以得出这种变化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道家休养生息政策的任何信息,故B项错误;“父慈子孝”到“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体现不出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故C项错误;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故D项错误。
7.(2018·毕节一模,25)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政治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 C.从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答案 C
解析 董仲舒已经从政治需要出发来解释伦理纲常,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天地和理的先后关系,与天人关系无关,故B项错误;朱熹认为理先于天地存在,说明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人的本性,故D项错误。
8.(2017·沧州高三12月联考,6)“朱熹还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
2
人人人他他他有意义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因此,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基于此,他主张( ) A.格物致知 C.学以致用 答案 A
解析 朱熹认为“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基于此他主张“格物致知”,故A项正确;“格物致知”是“正心诚意”的基础,故B项错误;“学以致用”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故C项错误;“知行合一”属于王守仁的心学主张,故D项错误。
9.(2018·山西一模,25)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 )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并结合所学,意指陆九渊“心即理也”,强调内心的作用,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主张“理”在社会的体现是“三纲五常”等级秩序,并不反对儒家的束缚,故B项错误;“心即理也”并不是强调随意性,而是“本心”,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C项错误;题干意在借用儒家经典的内容与“本心”处处相通,并非否定经典的地位,故D项错误。
10.(2017·衡阳三模,26)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当一个人看见小孩子掉进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守仁意在强调( ) A.格物致知 C.心外无物 答案 B
解析 “格物致知”强调对事物的推理得出道德之善,故A项错误;“一个人看见小孩子掉进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是有良知的体现,然后会促使他“恻隐之心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从而发明本心,故B项正确;心外无物强调心是世界的本原,没有指明其道德属性,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强调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与恻隐之心、自我反省无关,故D项错误。
11.(2018·衡水金卷高考模拟一,27)王守仁认为:“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学而已,则千经万典,颠倒纵横,皆为我之所用。”据此,王守仁( ) A.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 B.指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 C.认为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 D.主张用儒学经典指导实践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王守仁认为:‘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可知,王守仁认为学习经书等儒家经典的目的就在于“致良知”,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指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故B项错误;“认为儒学可激发内
3
B.正心诚意 D.知行合一
B.内心反省 D.天人感应
人人人他他他有意义在情感”,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C项错误;“实践”问题题干材料并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 12.(2017·孝义三模,26)明代王艮在传承阳明心学的基础上,提出“百姓日用即进道”,认为“道”就存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这反映了心学( ) A.理论体系发生根本变化 B.进一步得到民众的支持 C.受到儒家民本思想影响 D.开始出现平民化的趋势 答案 D
解析 “根本”表述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百姓日用即进道”,理学开始走向民间,可知题干并未反映出得到民众支持的情况,故B项错误;民本思想是儒家固有的传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百姓日用即进道”“‘道’就存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儒学主动走向民间,出现平民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7·济南三模,21)中国古代各家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主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成长的时代,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内心道德秩序的缺失才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坏,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因此,既然无望入朝执政扭转乾坤,那么退而育化人心也是从根本上培育社会的元气。
——闫志《历史突围:图说春秋战国》
材料二 他(韩非)理想中的境界是,“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在董仲舒看来,老天生民有善质而未能善, 于是就设立君王以使民善之。因为民性不善,才有立王的必要。民得之于天的未善的性, 要接受君王的教化才能变善,君王的天职就是通过教化使民性成善。——摘编自曹影《“性三品”:董仲舒社会教化的理论根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为达目的,他提出了哪些主要主张? (2)材料二中韩非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主张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董仲舒的基本主张及理由。为此,汉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古代中国教育的特点。
答案 (1)目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从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化民众,匡正社会秩序。主张:仁、礼。 (2)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作用: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变法。 (3)主张:社会教化。理由:人民有善质而未实现,君主有教化人民的责任。
措施:设立太学和郡国学。特点:教育服务于政治、以儒学教育为主、私学和官学并存。
解析 (1)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一“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得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据材料一“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得出孔子从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化民众,匡正社会秩序,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主张,据材料一“想修复礼乐秩序”并结合所学得出仁、礼。(2)第一小问主张,据材料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得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得出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变法。(3)第一小问主张,据材料三“通过教化使民性成善”得出社会教化,结合所学分析即
4
人人人他他他有意义可;第二小问理由,据材料三“老天生民有善质而未能善, 于是就设立君王以使民善之”得出人民有善质而未实现,君主有教化人民的责任;第三小问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设立太学和郡国学;第四小问特点,据材料一“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得出教育服务于政治,据材料一“孔子认为……”、材料三“董仲舒社会教化”,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以儒学教育为主、私学和官学并存。
14.宋明理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概括朱熹推广儒学的路径。
(2)据材料二,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归纳王阳明思想的社会意义。
(3)据材料一、二,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答案 (1)原因: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儒学家关注社会。
路径:著书立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学教育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 (2)不同:传播对象:朱熹:士大夫阶层;王阳明:发展到普通民众。 认识论:朱熹:格物致知;王阳明:致良知(反省内心)。 意义: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 (3)趋势:世俗化、社会化。
认识:辩证继承,创新发展;面向大众,联系实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