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潜山县痘姆中心学校 唐汪杰
内容提要: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载体,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要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校德育 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书育人的一项主要任务是进行德育教育,那么,什么是德育呢?德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它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政治教育。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成败关系到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如果能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再进行德育工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它是校舍建筑、场地设备、室内外布置、花草树木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合理利用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要素,都可以创建整洁、清新、
优美的物态环境。学校可以在原有布局基础上,经过全校教工认真讨论,制订出校园发展规划,将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生活区相对集中。校园或大或小,其建筑物要力求做到大的雄伟、小的玲珑,布置整洁、优美,错落有致。学校建筑整体设计,逐年付诸实施,依照美的规律构建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领导应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广栽花草树木,尽量扩充绿地、美化校园,让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优美的自然景观。劳动教育是培训学生欣赏美,追求美,造福人类的十分重要的手段。通过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劳动创造美的意义,而且能加强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养勤劳俭朴的品质。实践证明,师生在共同劳动中培养起来的审美观念、互相帮助的思想情感是牢固的,是经得起考验的。例如,在我校,师生共同在校园里栽花种树,同学们自己种的花儿朵朵盛开,就会加倍地爱护它,保护它;我校还组织学生进行书画,将优秀的书画通过装裱后挂在办公楼和教学楼上。诸如此类的美化校园活动要持之以恒,并不断加强。不难想象,如果我们的学校都能在美化校园环境的活动中,经过师生的辛勤劳动,把校园美化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使良师益友之间的曲径通幽、清香四溢的林荫道上散步谈心,定能得怡情之乐。这对养雅心情,陶冶情操,提高觉悟,加强团结,促进学习,抵制不良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的侵蚀,无疑会取得一般课堂教学所难以得到的功效。这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经过长期的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突然使人感到不良的、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性之一”。 二、在校园精神文化建中渗透德育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被共同认可的生活信念、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等。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决定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1、提炼、解读学校价值观、挖掘学校精神文化。通过课题研究、校情分析,全员发动,进行学校价值观的大讨论,在各个层面上征求意见,确定近阶段的学校价值观和学校精神。我们把学校价值观、校训的解读稿作为新生入学的必学内容,让学生学习、诵读,我们在各种集会上对学校价值观和校训进行宣传、解读,成为师生耳熟有详的常用语言。根据校训,我们设计了校标、校旗,并创作了校歌。
2、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精神文化的构建,意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学校精神,意在激励教职工为了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协力工作。因此,精神文化建设也就意味着对共同目标的不懈追求。学校三至五年规范的制订,使文化建设和目标追求有机结合起来,互为参照体系,有厚实感。、 3、建设礼仪校园。学校的精神文化是个性化的,具有它的特质,这种特质是需要培塑的,特别对于一个我们农村学校而言。而这种特质的呈现方式,除了物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外,最直显地则来自于师生的容貌仪表、语言表达、行为举止,以及教师的团队精神、师生关系等。打造礼仪校园,制定贯彻师生礼仪规范,是推行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学生知书达理,浸润于学校文化;教师儒雅温厚,敬业乐群。一个团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它的文化就有了厚实的人文积淀。 三、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