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读的历史学术科普
翻到这本书的封底,上架建议上写着“历史/社会学”。但我觉得这个建议并不准确,我认为这是一本人类学著作。这本书在表面上是在解释为什么是欧洲殖民美洲,而不是美洲殖民欧洲。其实作者是想借由对比不同大陆的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来讨论人类文明的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算得上是历史,也显然比我们常常谈及的“历史”触及更深。
二战之后,伴随着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一个谜团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并导致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殖民、征服战争、乃至种族灭绝的悲剧不断上演?
在本书问世之前,解释这个谜团影响最深远的理论,就是种族主义了。甚至种族主义的思想至今仍然是世界进步进程中最大的绊脚石之一。本书中的问世有助于让人们客观地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进而使得种族和解拥有更大可能。因为通过本书,我们看到了影响文明进程最广泛的模式其实是地理、生物等环境因素,而非人种之间的区别。
本书作者戴蒙德并非一个历史学家,而是生物学者。巧合的是他后来的研究方向是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也正是在进行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过程中,作者得以广泛接触了各大洲的各类史料,并且有机会在非洲、美洲和波利尼西亚——这一堪称“人类文明进化博物馆”的地区进行长期的实地研究。这些经历都为作者从生物和地理学角度解读人类历史中最大的谜团——人类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均衡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
作者自己总结说 “不同社会之所以在不同大陆得到不同发展,原因在于大陆环境的差异,而非人类的生物差异。只有在能够积累粮食盈余的稠密定居人群中,也就是依赖于农业崛起的人群中,才有可能诞生先进技术、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和其他复杂社会特征。……对于农业崛起至关重要的可驯化野生动植物在各大洲的分布严重不均”。于是拥有这些天时地利并凭此发展出农业和复杂社会的先民,得以在日后成为世界的主宰。换言之,有的环境足够诞生集约化的农业和畜牧业,有的环境只能供养得起狩猎采集部落的生活,这种自然地理差别直接导致了不同经济基础,进而建构在不同经济基础之上的其他文明结果也就出现了天壤之别。
整本书通过对比欧亚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澳洲大陆以及波利尼西亚不同岛屿之间的文明传播和进化历程,来论述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进化的。作者用不同大陆内部的以及大陆间的进化案例,告诉我们拥有农业和畜牧业的人类文明,是如何取得竞争优势的。进而分析这些案例中拥有优势的种族,其实是占了“天时地利”才取得了优势的。有趣的是,优势种族的入侵,其实只是“复制”自己过往的成功——也就是将自己已有的模式复制到适合的区域来扩大自己的栖息地。这一点可以从那些原本不存在农业但后来成为的粮仓的案例中看到,比如美国中部、阿根廷的大草原等。而一旦“地利”不在,那些有优
势的种族的入侵就会停下脚步。这一点则可以从印第安人和澳洲土著的自留地和落后的波利尼西亚却一直保持独立的案例中得到验证。
研究历史是要面向未来的,否则研究历史的意义就会失去大半。那从这本书的主要观点中,我们能够有什么收获呢?最大的一点收获是基于核心论点的一个普遍预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是不同的。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地理环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发展效率和上限。也就是说,非常遗憾,人类文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不能被打破。
这一点听起来有些伤感,不过本书给人的启发也并非都是这样的。本书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原则——最优分裂原则,即创新在带有最有中间成都分列的社会里发展的最快,太过统一的社会处于劣势,太过分裂的社会也不占优。这一点在今天如此强调创新的年代非常价值。你要如何去设计一个组织的结构,来最大化组织的效能呢?如果你希望你的组织充满创新能力,那么一个适度分散但又沟通顺畅的结构设计(也就是扁平化设计),会帮上大忙。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值得推荐的。观点在成书年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有想法、非常有创新意识。用现在的词语叫做“交叉学科研究”,一个生物学家去解读人类历史的发展模式,很跨界、很大胆,值得点赞。作者用详实丰富的材料去论证观点,推理过程展示得也相对完整,所以结论上的可信性也是很高的。也因为作者论证得很详尽,所以就算是没有相应知识储备的读者,只要踏实地读下去,依然是可以理解作者的逻辑和结论的。不过作为一本学术向的作品,趣味性不足,这就限制了它的受众和影响力。虽然本书中关于日本的章节,事后证明日本考古发现造假,而使得整章都基本失去了意义,但其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仍然值得学习。
所以如果你想对人类文明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世界格局很好奇,这本书值得花上些时间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