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 我和集体共成长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课标要求
本框题设计的依据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中第二部分“我与他人的关系 ”中的“交往与沟通”和“交往的品德”部分,具体是“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以及第三部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具体标准是“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我和集体共成长”。本框包括两个内容:第一目“在共建中尽责”,是在前一框的基础上,对学生如何与集体共成长进行指导。教材通过“共同确定愿景、共同商定集体规则与制度、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美好集体的特征,明确良好集体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第二目“在担当中成长”,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担当责任可以成就个人的成长,思考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个人在集体建设中的作用。 4.教学难点
主动在集体中承担责任,享受快乐。 5.学情分析
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别人为“我”所做的努力和事情,但是缺乏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往往因为某种程度的懒惰而忽略甚至是放弃了个人应该在集体中应该承担的责任。部分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可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而忽略了个人为集体的担当。这一部分学生也是需要教师关注并及时引导的。要让学生意识到,个人与集体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的优秀离不开强大的集体。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热爱集体;培养主人翁意识.感受尽责担当的快乐。 2.能力目标
形成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承担责任的能力。 3.知识目标
懂得美好集体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知道如何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理解自己在
承担责任中要付出,也会获得成长。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并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
2、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体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并学会如何去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于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4、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中感受合作和集体的魅力。 四、教学活动过程 (一)温故导入新课
老师活动:带领同学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直接点明此次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在加强学生对上节课知识巩固的同时,帮助学生进入此次课的学习。 (板书)我和集体共成长
【过渡】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我们是如何与集体一起成长的。 (二)讲授新课 (1)在共建中尽责 情境:小龙的初一二班
情境一:小龙升入新初一,被分到了新集体初一(2)班。报到第一天,就开始了入学教育。这期间,天气炎热,同学们学习广播体操的时候汗流浃背。第二天一早,小龙从家里带了一包抽纸巾,悄悄地放在了讲台上。班主任张老师得知后,表扬了小龙为集体做出的默默贡献。 思考:1)小龙的行为给新集体带来了哪些影响?
2)在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你为集体做过什么?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书本p77上的表格,可以与你的同学讨论,得到他们对你的评价) 老师总结:
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在集体中,我们对共同愿景、共同目标的理解和认同需要时间,需要人人参与、共同确定,把个人意愿与集体智慧相结合,形成共同愿景,并逐步落实愿景,让共同愿景引领我们成长。 (板书)自觉意识、自主行动、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 情境二:初一2班要选班长啦,在互荐和自荐基础上产生了候选人名单。 同学A:我选小龙。班长应该由品德好、善于沟通、有责任心的人来当。
同学B:我选小伟当班长。因为他刚刚送给我一个礼物,让我关照一下,不选他不够意
思。
同学C:学习成绩好才有威信。我选航航,她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
同学D:我有个人选,那就是大帆,他人特仗义,认识很多校外的哥们儿,我只要选他,他就能“罩”着我。
思考:你认为选班长的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
(引导: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对全体同学而言,有利于民主意识的培养,对新集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集体中的成员对集体的领导者会有较为一致的期待与要求。协商确定对组织领导者的品格与才能要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领导者,往往会成为“民心所向”。)
老师总结:集体的民主建设需要以规则、制度为保障。共同商定集体规则与制度,让每个人积极参与其中,在尊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努力达成共识。 (板书)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和制度内容
情境三:选好班长后,初一2班准备制定班规。老师打算在提出基本原则后由同学们来制定。同学们进行了分组讨论。首先讨论了在集体中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哪些行为应该得到表扬。其次讨论了如果做出了错误行为应该受到什么惩罚。 思考:同学们自己制定班规有什么好处?
老师总结:民主制定规则,使得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其中,既成为自主的立法者,又是班规监督的对象。在班级生活中更加认同这些规则,更愿意自觉遵守这些规则。从而,为个人成长提供保障。一个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正气和凝聚力形成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气息,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板书)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对集体的归属感,发挥自己的才智为班级服务。 【过渡】同学,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办法来为班级服务,更好地促进集体的成长。 (板书)在担当中成长 (2)在担当中成长
活动一:朗诵《这是我们的船》
只要我们上了船,我们就和船捆绑在一起了。船的前途决定了我们的前途,船的命运决定着我们的命运。船翻了,我们就会葬身大海。船上的每个人,不管我们之间本领的差异有多么大,都一样用自己的激情工作着、奉献着。我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船来处置。 让我们谨此起誓:我们将奉行“这是我们的船”的法则,将与船同生死、共命运,因为——这是我们的船。
思考: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集体与个人有什么联系?
老师总结:在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个人不是旁观者,而是主人翁。要贡献个人智慧,主动承担责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8.2 我和集体共成长 教案设计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