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安培是法国的物理学家,为了纪念安培在电学上的杰出贡献,电流的单位安培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符号是A。
德国的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与理论研究发现了欧姆定律,物理学以欧姆的名字作为电阻的单位,符号是Ω。 故答案为:安培;电阻。
物理学上的很多单位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例如安培、牛顿、欧姆、焦耳、瓦特、库仑等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对物理中个物理量的单位非常熟悉,要注重平时的整理和积累。
10.【答案】无规则运动 热传递
【解析】
解:
端上一碗拌好葱花辣椒的肉撮,香味扑鼻而来,这时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端碗时很烫手,手从碗上吸收了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热传递。
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
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分子运动及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1.【答案】30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解析】
解:
9
10-8m=3×10-8×109nm=30nm; (1)因为1m=10nm,所以3×
(2)两水滴互相靠近时,能自动的汇聚成一滴,这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故答案为:30;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第11页,共21页
(1)根据长度的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称为扩散现象,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此题是一道基础题。 12.【答案】比热容 扩散
【解析】
解:
(1)拦坝电站蓄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对周围气温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2)闻到阵阵桂花花香,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故答案为:比热容;扩散。
(1)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及扩散现象,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也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13.【答案】同种 排斥
【解析】
解: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故人的头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据同种电荷相斥可知,头发之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头发会蓬松竖起来。 故答案为:同种;排斥。
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4.【答案】并 串
【解析】
第12页,共21页
解:
期中英语听力考试时,虽然每个教室都有音响同时播放听力材料,但每个音响之间都是互不影响的,所以它们是并联的;
由于调音旋钮能控制音响的音量,所以同一教室内的音响与调音旋钮是串联的。
故答案为:并;串。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而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知道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互不影响的关系是判断这些用电器串并联的主要依据。
15.【答案】做功 25
【解析】
解: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压缩燃料混合物,对其做功,使燃料混合物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汽油机飞轮转速是3000r/min=50r/s,表示每秒飞轮转动50圈,共100个冲程; 而飞轮每转动2圈,燃气对外做功1次,所以1秒钟对外做功25次。 故答案为:做功;25。
(1)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2)热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要经过4个冲程,活塞往返2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燃气对外做功1次,根据这个比例关系可以求出答案。
此类问题是考查对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判断及做功和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以及对汽油机工作原理的认识和了解,基础性题目。 16.【答案】长度 AP
【解析】
解:旋转式变阻器与滑动变阻器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其连入电路的电阻。
图中旋转式变阻器的A、C两接线柱连入电路,则连入电路的弧形电阻片是
第13页,共21页
AP段,若轴顺时针旋转时,它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变大,故它连入电路的电阻将变大。 故答案为:长度;AP;
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的;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明确变阻器的原理、旋钮型变阻器接入的为哪一部分以及插入式电阻箱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17.【答案】电阻 15Ω
【解析】
解:由表盘上的符号可知此物理量的单位是Ω,所以该仪表测量的物理量是电阻;
从表盘上可知,指针指在15刻度处,因此它的示数是15Ω。 故答案为:电阻;15Ω。
表盘上的符号就是物理量的单位,读数时,要看清分度值,然后由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此表的分度值不是固定的,读数时要注意看清分度值,是对基本技能的考查。
18.【答案】0.2 0.8
【解析】
解:两电流表所处位置不同,一个在干路,一个在支路;干路电流表所选量程为0~3A,对应的分度值为0.1A;支路电流表所选量程为0~0.6A,对应的分度值为0.02A;故示数分别是1A和0.2A;即I=1A,I1=0.2A;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I1+I2,可得I2=I-I1=1A-0.2A=0.8A; 故答案为:0.2;0.8。
对于电流表的读数,要看清所选的量程和分度值;图中两个电流表的位置分别在干路和支路,所指位置相同;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I=I1+I2,可判断
第14页,共21页
干路电流表选择的是大量程,支路电流表选择的是小量程;指针对应的电流值分别是1A和0.2A。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再对两个电流表的量程做出准确判断、正确读数后即可解答此题。
19.【答案】解:(1)1m3的页岩气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
Q放=Vq=1m3×3.0×107J/m3=3.0×107J;
(2)由Q吸=cm△t=Q放得,水的温度变化量: △t==≈71.4℃,
理论上水的末温t=t0+△t=30℃+71.4℃=101.4℃,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0℃沸腾,且沸腾后吸热温度不变,所以最后水温为100℃。
37
10J; 答:(1)完全燃烧1m的页岩气,放出的热量是3.0×
(2)吸热后,水温度可升高到100℃。 【解析】
3
(1)知道页岩气的体积和热值,利用Q放=Vq求1m的页岩气完全燃烧后放出
的热量;
(2)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根据Q放=Q吸=cm△t可计算水升高的温度,再计算水的末温(注意水的末温为100℃,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本题考查学生对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公式和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解答时注意沸腾特点。
20.【答案】解:(1)当S1、S2均断开,R2与R3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
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 I=I2===0.4A;
R3两端的电压:
U3=U-U2=6V-4V=2V,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3的阻值: R3===5Ω;
(2)当S1、S2均闭合时,R3被短路,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则电压表的示数为6V, R1中的电流: I1===0.3A,
R2中的电流:
第15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