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医学回答题(31~60)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回答题

31.肺通气的动力有哪些?

肺泡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 32.简述肺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胸内负压由作用于脏层胸膜的两种方向相反的力形成的:一是肺内压,可使肺泡扩张,二是肺的弹性回缩力,使肺泡缩小。因此,胸膜腔内压力实际上是这两种方向相反力的代数和,即胸内负压=肺内压-肺弹性回缩力;在平静吸气末与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因此,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若把大气压做为0,则胸内压= -肺弹性回缩力。生理意义:①维持肺的适度扩张,有利于肺通气和换气的进行;②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气胸时将导致患侧肺塌陷,健侧的胸腔和肺容积也变小。胸腔内脏器发生位移,可影响呼吸功能,并阻碍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功能,重者可危及生命。 33.时间肺活量与肺活量有何不同?

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为肺活量。它是潮气量、补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用力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正常时,用力肺活量略小于在没有时间限制条件下测得的肺活量。 34.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是怎样进行的?

答;肺换气时,O2从肺泡扩散到静脉中,CO2从静脉血向肺泡扩散,肺换气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组织换气时,O2从动脉血扩散到组织中,CO2从组织向血液扩散,组织换气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5.简述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影响?

36.简述缺氧气对呼吸的影响?

37.简述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升高时,呼吸有何变化?为什么?

血液中的H+浓度上升后,脑脊液中的H+浓度也会随之升高,一方面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冲动分别由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呼吸神经元,使其兴奋,导致呼吸加深加快。另一方面是刺激延髓腹侧面的中枢化学感受区,再引起延髓呼吸神经元兴奋。这种感受器对氢离子浓度变化敏感,它们的活动影响到调节呼吸的呼吸中枢,通过中枢的作用再引起呼吸肌运动的加强,使呼吸运动加速、加深。 38.何谓呼吸?呼吸全过程由哪几个环节组成?

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外呼吸;气体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这是衔接外呼吸和内呼吸的中间环节;内呼吸。 39.HCl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蛋白质的水解;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对维持胃及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盐酸随食糜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分泌,进而引起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40.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征为何?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征: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具有自律性;具有紧张性;富有伸展性;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征:静息电位;慢波电位;动作电位。 41.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是什么?

性质: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的酸性液体,pH 0.9~1.5。

成分: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其余为水、碳酸氢根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等无机物。

作用:胃液中的盐酸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进入小肠后能引起促胰液素的分泌,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胃蛋白酶原在胃酸作用下激活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降解; 胃液中黏液保护胃黏膜

42.胃运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有何生理作用? 基本形式:紧张性收缩,容受性舒张,蠕动。

作用:磨碎食物,使之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并将食糜逐步排入十二指肠。 43.影响胃排空的因素有哪些?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胃的排空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胃内食物作为扩张胃的机械刺激,通过壁内神经丛反射或迷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胃运动加强,胃内压升高,促进排空;食物的扩张刺激和蛋白质消化分解产物,可引起胃窦黏膜释放促胃液素,进而刺激胃运动,促进胃的排空,其排空的速率与胃内食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2当酸性食糜进人十二指肠后,其中的酸、脂肪、渗透压及机械刺激,均可作用于十二指肠黏膜上的多种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的运动,减缓排空;并促使十二指肠黏膜释放肠抑胃素(如促胰液素和抑胃肽等多种激素),抑制胃的运动,减慢胃排空。胃排空的重要特点是间断性进行。 44.试述胰液中含有哪些消化酶,其生理作用如何? 胰淀粉酶:对生的和熟的淀粉水解效率都很高。

胰脂肪酶:可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一酰甘油和甘油。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作用极为相似,都能分解蛋白质为胨和月示,当两者一同作用于蛋白质时,则可将蛋白质消化为小分子多肽和游离氨基酸;糜蛋白酶还有较强的凝乳作用。 45.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回肠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即能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1)正常成年人的小肠长4~5m。小肠内面黏膜具有许多环状皱襞;(2)由于环状皱襞、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最终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比同样长短的简单圆筒的面积增加约600倍,可达200~250平方米;(3)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3~8小时);(4)小肠绒毛内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和神经纤维网等结构。 46.胆汁在消化和吸收中的作用是什么?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促进脂肪的消化,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7.胃肠激素有几种?各有何生理作用?

包括缩胆囊肽、肠抑胃肽、肠胰高血糖素、表皮生长因子、尿抑素、胃抑制性多肽、促胃动素、促胰液素和血管活性肠肽在内的一类激素.

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也可通过局部弥散等方式作用于其邻近的靶细胞.胃肠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胃肠道自身的活动(如分泌、运动、吸收等).胃肠激素分泌紊乱与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48.小肠液中含有哪些消化酶?各有何生理作用?

小肠液内有肠激酶、肠肽酶、分解糖类的酶、分解核酸的酶。 (1)肠激酶,激活膜蛋白酶原。 (2) 肠肽酶,分解肤类成氨基酸。 (3) 分解糖类的酶,分解淀粉为双糖,分解双糖为单糖。 (4) 分解核酸的酶类,有核酸酶、核苷酸酶。 49.唾液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湿润和溶解食物;唾液淀粉酶可水解淀粉为麦芽糖;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杀菌作用。 50.根据散热原理,如何降低高热病人体温? 散热方式:①辐射,散热量与皮肤温度和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及有效辐射面积有关。②传导,散热量与物体的导热性有关。③对流,受风速的影响。④蒸发,有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方式,是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的唯一散热途径。⑤其他,随呼吸、尿、粪排泄物以及加温吸入气等。 降温措施:冰囊、冰帽:增加传导散热;通风减衣:增加对流散热;酒精擦浴:增加蒸发散热。 51.体温如何维持恒定?

人体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是通过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两个过程实现的。自主性体温调节是指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作用下,通过改变皮肤血流、发汗、寒战等生理性反应而调节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行为性调节是指人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有意识地采取某些行为,如跑步、增减衣服、使用空调等,以调节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行为性体温调节是对自主性体温调节的必要补充。

52.机体通过哪些方式散热?环境温度在35摄氏度以上时主要散热方式为何?

散热方式有: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又分为不感散热和出汗)。 温度在35摄氏度以上时主要散热方式为蒸发散热。 53.影响机体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整体水平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精神活动和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调控能量代谢的精神和体液因素有:下丘脑对摄食行为的调控;激素对能量代谢过程的调节。

54.为什么病人发热前往往出现寒战?

55.人体体温临床上常用的测量部位有哪些?其正常值各是多少?

体表温度:足部皮肤温度约27摄氏度,手部约30摄氏度,躯干部约32摄氏度,额部33~34摄氏度。

体核温度:不易测量,临床上通常用直肠、口腔和腋下等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核温度。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9~37.7摄氏度,腋下温度的正常值为36.0~37.4摄氏度。 56.大量出汗尿量如何变化?为什么?

大量出汗、严重腹泻、呕吐、高热等导致机体失水多于溶质的丢失,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视上核及其周围区域渗透压感受器刺激,使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集合管管腔膜对水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多,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57.简述肾脏的基本功能及其意义?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

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58.试述尿液生成的过程?

尿生成包括三个基本过程:血液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形成超滤液;超滤液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选择性重吸收到血液;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排泄和分泌,最后形成终尿。 59.什么是有效滤过压?影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

因素: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医学回答题(31~60)

回答题31.肺通气的动力有哪些?肺泡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32.简述肺内负压的生理意义?胸内负压由作用于脏层胸膜的两种方向相反的力形成的:一是肺内压,可使肺泡扩张,二是肺的弹性回缩力,使肺泡缩小。因此,胸膜腔内压力实际上是这两种方向相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j2hh8z2ma0a6ri16ozy38gut0xt46013s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