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据的表述的方向性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要与论点保持统一,这个道理为高中学生所熟知道。然而,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却经常犯所用论据不能充分证明论点或根本证明不了论点的毛病。细作分析,我们发现病因出在论据表达不妥、表述与思维不一。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论据的表述,引导学生自觉遵循论据表述要有方向性这一原则,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本文试就“论据表述的方向性”,结合学生作文中常见的相关错误进行分析说明。 一、叙例的方向性原则
议论文中以论据证明论点,实际上是一个演绎思维的过程,即以一个“个别事实”(论据)来证明一个“一般规律”(论点)。 1、分清论点中的几“何”
看清论点所要求的因素(确立方向) (论点) 有志 者 事 竟成 (论据) 何志 何人 何事 何成 2、按几“何”逐一填出(按方向叙事)
李时珍(何人)为纠正前人药书中的错误,立志编一部系统的药书(何志),他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跋山涉水,亲尝百草(何事),终于写成了中医学的经典之作《本草纲目》(何成)。 二、常见错误
(一)叙例过细,方向不明。
、论点:事业重于生命1例
阿基米德75岁了。一天他正蹲在地上专心致志地研究着画在地上的几何图形,突然一帮残暴的罗马兵闯进他的房间,但是阿基米德一点也没注意到。罗马士兵拔出剑,指着阿基米德的鼻尖,这时,他才突然明白眼前发生的一切。可是阿基米德一点惧色也没有,他坦然地对罗马士兵说:“等一下砍我的头,再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这条几何定理证完,我不能给后人留下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啊。”然而残暴的罗马兵并没有听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临终请求,狞笑着举起手中的宝剑,向阿基米德砍去,阿基米德大喊一声:“我还没有证完!”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此例问题在于分不清记叙文中的记叙与议论文中论据的记叙有何不同,因叙例过多过细,而方向不明。 (二)遗漏关键,失去方向。 例2、论点:不珍惜时间是最大的浪费
方仲永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指物做诗立就”的才能。但他的父亲却不让他继续学习,成天带着他四处炫耀挣钱。年复一年,仲永长大了,但他的才能却“泯然众人”了。 例3、论点:业精于勤
张强同学每天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看书着了迷,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看书,连饭也忘记吃了。 例4、论点:热爱是力量的源泉
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留学期间,在一次细菌实验过程中,不幸受到脑炎病毒侵蚀,留下脑炎后遗症,他的脸部、四肢和躯干渐.
渐僵直,抽搐越来越厉害,医生建议他回国休养,可他拒绝了。他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读完了医学博士的全部课程。 此三例是最常见的“偏题”,自以为“点”到了,实际没“点”到,也是思维与表达不一致的问题。例2证明的是“美好的学习时光就这样白白地流逝了”;例3只突出了“勤”,没讲到“精”;例4证明的是“出于对科学的热爱”,而不是“热爱是力量的源泉”。 (三)头绪过多,方向过多。 例5、论点:要敢于尝试
爱迪生敢想前人没有想过的事,萌发了发明电灯的念头。他经过几百次的尝试,都失败了。但是并没有因此气馁,仍然坚持不懈。当人们问他“你实验了这么久,有什么结果”时,他回答道:“至少我已经知道这几百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了。”如果爱迪生半途而废,那么也许人们见到“光明”的日子还要推迟许多年。
作为论据的事例所含的意义的多元性,必须与论点要求的单一性相统一,否则就无法很好证明论点。例5的毛病就在于叙例头绪过多,方向过多。五句话讲了四层意思:①敢于尝试(切题),②不怕失败(走题),③失败乃成功之母(走题),④不半途而废(走题)。由此可见,一个事例常可以说明几个论点,关键不是“叙什么”,而是“怎 。么叙”
井下物探作业操作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