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节和治疗青少年社交恐惧症
09汉本3班 0901010323 庞彩妃
【摘要】社交恐惧症是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种心理障碍。 许多能够轻而易举办到的事,社交恐惧症患者却望而生畏。于是患者就会变得过于敏感,更不愿意打搅别人。而这样做,会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虑和抑郁,从而使得社交恐惧的症状进一步恶化。因此,如何调节和治疗青少年患上社交恐惧症就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青少年的社交恐惧症。
【关键词】青少年 社交 恐惧症 心理
社交恐惧症患者最大的障碍就是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甚至因此产生回避行为,使患者的学习或工作受到影响,而社交恐惧症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治疗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的案例,以分析其产生原因和治疗方法。
21岁的小张来自苏北农村,就读于某大学。他性格内向,父母对他期望很高。小张进入高中后,成绩一直不错,每到期末考试阶段,都通宵达旦拼命读书。可没料到去年高考考砸了,没有考上理想中的重点大学,仅考取某高校二级学院。 看着父母失望的眼神,他由此产生很强的自责感,觉得自己没出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以致发展到与别人交流就浑身感到不自在,不敢用眼睛正视对方,甚至出现脸红、神情慌张、浑身冒汗等症状。不堪这种症状折磨的小张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医院做心理咨询。心理医生诊断他是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医生采取药物和脱敏疗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小张的恐惧症状渐渐消失。
据心理医生介绍,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一般发病在青春期前后。患者往往夸大自己的弱点,主观要求过高,存在极强的完善欲。只要做不到尽善尽美,就会非常痛苦。这种病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基本社会交往功能,甚至个别人还会有轻生的念头。为此,心理医生建议,青少年学习之余要多到户外活动,平时多与同学朋友交流。家长也要注意留心孩子的言行,多与内向的孩子沟通,以预防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怖症是临床上最多见的、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恐怖症。其核心特征是患者恐惧社交场合,害怕与人交往、与人接触。简单地讲就是“怕人”。社交恐怖症的“怕人”,不是害怕别人会损害其躯体,伤害其生命,而是误以为在与人交往时自己的精神或心理方面会受到这样或那样不利的“影响”,因此回避社交。社交恐惧症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以青少年发病率最高,多数患者会恐惧社交场合,害怕与人接触或者与人交往等。社交恐惧症的“怕人”,不是害怕别人会损害其躯体,伤害其生命,而是误以为在与人交往时自己的精神或心理方面会受到这样或那样不利的“影响”,因此回避社交。社交恐怖症具体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其一,红脸恐惧症。遇到羞涩的、难为情的或不好意思的情景时,不少年轻
人会脸红或发生其他变化,这是很正常的。而红脸恐惧症患者则不然,他们不曾遇到那些情景,却非常担心自己在公众场合被人关注或谈论,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不自然的表情动作,弄得自己尴尬难堪,因而恐惧社交。
其二,对视恐惧症。主要表现就是在与人交往中,尤其是一对一的交往中,不敢看对方的眼睛,害怕和对方的视线相遇,恐惧和对方对视,始终回避他人的目光。例如上课低着头不敢看老师,怕和老师的目光碰上;出行时避开行人高峰时段,或走僻静小道;走在路上不敢抬头,害怕和行人的目光碰撞。一对一的交谈时,躲避对方的目光。多数当事人是害怕别人通过他的眼睛看出他的低级的、不怀好意的或不道德的心理活动,或是感到对方的目光很凶而恐惧。常见的对视恐惧的对象多是较优秀的异性或较严厉的上司。 其三,交往恐惧症。这是比较常见的也是较典型的、较严重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类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产生强烈的恐惧、焦虑不安,心慌气短,颤抖出汗,甚至头晕、恶心、四肢发软、晕厥。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除亲属外)发生接触,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甚至无法上学和工作。
其四,被洞悉恐惧症。担心自己的想法或内心世界,尤其是“丑陋、肮脏”的一面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流露出来被他人了解,而使自己外在的、伪装的良好名声受到不应有的影响。 其五,露丑恐惧症。害怕自己在他人面前做出一些幼稚的、可笑的、愚蠢的、滑稽的、不雅的举动或事情,如讲错话,讲话没水平,动作举止不自然,衣着打扮不整洁、不得体,从而影响自己的形象。这种人尤其害怕单独出现在众人面前被大家注视,若迫不得已上台演讲或从大家面前走过,则会讲话杂乱无章,走路同手同脚,腿发软,甚至有一脚高一脚低等过度紧张的感觉。重症者往往会当众晕倒。因此患者会极力避免出现在这种被他们认为可怕的场所中。例如迟到了,干脆就不进教室。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社交恐惧症,如被人欺负了,担心再遇到欺负自己的人而不敢出门;被老师批评了或被当众嘲笑了而觉得无脸见人,害怕再次遭遇类似情况而回避社交等都属于广义的社交恐惧症。
青春期社交恐惧症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很大的,严重时,生活、学习以及身心健康都会受到牵连。我们应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以便树立我们的自信。
其一,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对自己说20遍“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通过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变我们心里以前对自己的否定观念,学会悦纳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心,缓解青春期社交恐惧症。
其二,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查看一些关于人际交往和口才技巧方面的杂志和书籍,多学习别人的人际交往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这样,有助于帮助我们树立起与他人交往的信心。
其三,系统脱敏训练:改变是不大可能一步就到位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来战胜自己的紧张心理。先为自己设立一系列的行为目标,比如说10个自己以往紧张的交际场景,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将其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来排列。这样由易到难地去进行一项一项的社交实践训练,每一项练到很轻松自如了,就可以进入下一项的练习。要相信,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经过锻炼而逐渐培养发展起来的,社交能力也是如此。
其四,镜子技巧:青春期社交恐惧症患者每天拿10分钟左右的时间,站到镜子前面,看着镜中自己的眼睛,对自己大声说道:“我相信自己可以轻松自如
地与别人交往!”“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地改变!” 如此反复多遍,要细细地体验自己内心所发生的变化,感觉一下自己是否相信这句话。
这些调节是对青少年的自我调节有很大帮助,但是如果自我调节对你没有起到太大调节作用,已经让你想躲在家里,不愿意和任何陌生人接触,你可能就需要接受咨询或治疗了。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但是为了自己个性上的内向、害羞而苦恼和真正患了社交恐惧症是不一样的,社交恐惧症的患者通常对群体的看法都是很负面的,除了几个亲近的人之外,他们很难和外界沟通,这些人无法主动走出自我的世界,也不愿意加入人群。这些人在人多的地方会觉得不舒服,担心别人注意他们、担心被批评、担心自己格格不入,情况轻微的人还是可以正常的生活,情况严重的话却会造成生活上的障碍,导致无法正常求学或工作。对社交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催眠疗法:精神分析师将你催眠,挖掘你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你发病的根源。这种疗法时间长,花费也比较大。
其二,强迫疗法:医生让你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或者让你站在自己很惧怕的异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对你进行强迫治疗。
其三,情景治疗:让你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精神分析师会不断地鼓励你面对这种场面,让你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其四,认知疗法:这是一种不断灌输观念的治疗方法。医生不断地告诉你,这种恐惧是非正常的,让你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教你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其五,药物疗法:这是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你的发病是因为你体内某种化学物质的失调所致,所以运用某类药物调节平衡。
常用治疗方法,就是注意力集中法在社交场合,不必过度关注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要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小人物,不会引起人们的过分关注,正确的做法是学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才对。治疗社交恐惧症可以分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部份,病况较轻微的人只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医师会为病人做心理建设并在咨询的过程中了解病人产生社交恐惧症的主要原因为何,从症结点加以开导,帮病患建立起自信心。若是病情较严重,医师则会配合药物治疗。
青少年表现出来的这种在社交方面的恐惧,大部分是因为小的时候曾经心理上遭受过创伤,造成了日后的潜意识恐惧。他们对于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非常在意,担心别人对自己做出不好的评价。家人的过度保护,也是造成孩子社交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家长对于独生子女过分溺爱,干预孩子们之间的正常交往,剥夺了孩子和小伙伴游戏和交往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对群体生活很不适应。还有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不妥当的方式,比如在聚会的时候不允许孩子随便插嘴、或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孩子的正常社交粗暴干预。因此,他建议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与小伙伴交往,多参加社会活动,鼓励孩子参加集体生活,适当学习社交礼仪。
【参考文献】
(1)、蒂莫西·布朗,戴维·巴洛著,王建平,孙宏伟等译,《变态心理学案
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2)、朱月龙,《青少年的6堂心理课》,海潮出版社,2007年4月 (3)、司继伟,《青少年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