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一、[判断题]
1:水溶液或结晶状态下的氨基酸都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正确
2:若双螺旋DNA中一条链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为pGpCpTpApTpC,那么,互补链的核苷酸顺序应为:pCpGpApTpApG. 错误
3:酶是生物催化剂,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错误
4:DNA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点(Tm)值愈大。正确
5:核酸中的修饰成分大部分是在tRNA中发现的。正确
6:当[ES]复合物的量增加时,酶促反应速度也增加。正确
7:辅酶与酶蛋白的结合不紧密,可以用透析的方法除去。正确
8:呼吸链的全套酶都分布在线粒体的基质中。错误
9:机体缺少某种维生素会导致缺乏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能使物质代谢发生障碍. 正确10:PPP途径能产生ATP,所以可以代替TCA途径,作为生物供能的主要途径。错误11:氨基酸因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所以都有旋光异构体。错误
12:构型的改变必须有旧的共价健的破坏和新的共价键的形成,而构象的改变则不发生此变化正确
13:蛋白质生物合成所需的能量都由A TP直接供给。错误
14:RNA的合成和DNA的合成一样,在起始合成前亦需要有RNA引物参加。误
15:DNA半不连续复制是指复制时一条链的合成方向是5′→3′而另一条链方向是3′→5′。错误
15:脂肪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是脂肪酸-氧化反应的逆反应。错误
16: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向,只能由DNA―→RNA而不能由RNA―→DNA。错误
17: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NADPH+H+作为还原反应的供氢体。正确
二、名词解释:
1. 构型:一个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这种排列不经过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是不会改变的。构型的改变往往使分子的光学活性发生变化。
2. 构象: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的空间排布。一种构象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构象改变不会改变分子的光学活性
3. 结构域:结构域是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特异结构和独立功能的区域,特别指蛋白质中这样的区域。在球形蛋白中,结构域具有自己特定的四级结构,其功能部依赖于蛋白质分子中的其余部分,但是同一种蛋白质中不同结构域间常可通过不具二级结构的短序列连接起来。蛋白质分子中不同的结构域常由基因的不同外显子所编码
4. 酶的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竞争与酶的同一活性中心结合,从而干扰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的作用
5. 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转变成糖的过程
6. 有氧氧化:有氧氧化系指糖、脂肪、蛋白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供二磷酸腺苷再合成三磷酸腺苷。
7. 半不连续复制:半不连续复制是指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的最主要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另外,它还是半不连续复制。半不连续模型是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8. 共价催化:一个底物或底物的一部分与催化剂形成共价键,然后被转移给第二个底物。许
1
多酶催化的基团转移反应都是通过共价催化方式进行的。
9. Tm:Tm值就是DNA熔解温度,指把DNA的双螺旋结构降解一半时的温度。不同序列的DNA,Tm值不同。DNA中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成正比关系。
10. 转录:转录是遗传信息由DNA转换到RNA的过程。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转录是mRNA以及非编码RNA(tRNA、rRNA等)的合成步骤。
三、名词解释:
1、定向效应:当专一性底物向酶活性中心靠近时,会诱导酶分子构象发生改变,使酶活性中心的相关基团和底物的反应基团正确定向排列,同时使反应基团之间的分子轨道以正确方向严格定位,使酶促反应易于进行。
2、蛋白质的复性作用:蛋白质因受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并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活性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denaturation)。变性作用并不引起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破坏,而是二级结构以上的高级结构的破坏,变性后的蛋白质称为变性蛋白。
3、核酸的变性:核酸的变性:在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维系核酸二级结构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受到破坏,DNA由双链解旋为单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