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五 数控铣床编程概述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数控铣床的编程特点; 2、掌握数控铣床编程的内容与步骤; 3、掌握数控铣床编程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 5.1.1数控编程的定义
为了使数控机床能根据零件加工的要求进行动作,必须将这些要求以机床数控系统能识别的指令形式告知数控系统,这种数控系统可以识别的指令称为程度,制作程序的过程称为数控编程。
数控编程的过程不仅仅指编写数控加工指令代码的过程,它还包括从零件分析到编写加工指令代码,再到制成控制介质以及程序校核的全过程。在编程前首先要进行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确定加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以及各项辅助功能(换刀、主轴正反转、切削液开关等);接着根据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加工程序单;再把这
一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如软盘、移动存储器、硬盘等),检查正确无误后采用手工输人方式或计算机传输方式输入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5.2.1数控编程的内容与步骤
数控编程步骤如图5-1所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图5-1 数控编程步骤
(a)分析图样 包括零件轮廓分析,零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的分析,零件材料、热处理等要求的分析。
(b)确定加工艺 包括选择加工方案,确定加工路线,选择定位与夹紧方式,选择刀具,选择各项切削参数,选择对刀点、换刀点。
(c)数值计算 选择编程原点,对零件图形各基点进行正确的数学计算,为编写程序单做好准备。
(d)编写程序单 根据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加工程序单。
(e)制作控制介质 简单的数控程序直接采用手工输入机床,当程序自动输入机床时,必须制作控制介质。现在大多数程序采用软盘、移动存储器、硬盘作为存储介质,采用计算机传输来输入机床。目前,除了少数老式的数控机床仍在采用穿孔纸带外,现代数控机床均不再采用此种控制介质了。 (f)程序校验 程序必须经过校验正确后才能使用。一般采用机床空运行的方式进行校验,有图形显示卡的机床可直接在CRT显示屏上进行校验,现在有很多学校还采用计算机数控模拟进行校验。以上方式只能进行数控程序、机床动作的校验,如果要校验加工精度,则要进行首件试切校验。 5.3数控编程的分类
数控编程可分为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 5.3.1.手工编程
手工编程是指所有编制加工程序的全过程,即图样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编写程序单、制作控制介质、程序校验都是由手工来完成。
手工编程不需要计算机、编程器、编程软件等辅助设备,只需要有合格的编程人员即可完成。手工编程具有编程快速及时的优点,其缺点是不能进行复杂曲面的编程。手工编程比较适合批量较大、形状简单、计算方便、轮廓由直线或圆弧组成的零件的加工。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特别是具有非圆曲线、列表曲线及曲面的零件,采用手工编程则比较困难,最好采用自动编程的方法进行编程。 5.3.2.自动编程
自动编程是指用计算机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过程。自动编程的优点是效率高,正确性好。。自动编程由计算机代替人完成复杂的坐标计算和书写程序单的工作,它可以解决许多手工编制无法完成的复杂零件编程难题,但其缺点是必须具备自动编程系统或自动编程软件。自动编程较适合形状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编制,如:模具加工、多轴联动加工等场合。 实现自动编程的方法主要有语言式自动编程和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两种。前者通过高级语言的形式表示出全部加工内容;计算机运行时采用批处理方式,一次性处理、输出加工程序。后者是采用人机对话的处理方式,利用CAD/CAM
功能生成加工程序。
CAD/CAM软件编程加工过程为:图样分析、零件分析、三维造型、生成加工刀具轨迹;后置处理生成加工程序、程序校验、程序传输并进行加工。 5.4常用CAD/CAM软件介绍 5.4.1.UG(Unigraphics)
UG起源于麦道飞机制造公司,是由EDS公司开发的集成化CAD/CAE/CAM系统,是当前国际、国内最为流行的工业设计平台。其庞大的模块群为企业提供了从产品设计、产品分析、加工装配、检验,到过程管理、虚拟动作等全系列的支持,其主要模块有数控造型、数控加工、产品装配等通用模块和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钣金设计加工、模具设计加工、管路设计布局等专用模块。该软件的容量较大,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要求也较高,所以早期版本在我国使用不很广泛,但随着计算机配置的不断升级,该软件在国际、国内的CAD/CAE/CAM市场上已占有了很大的份额。 5.4.2.Pro/Engineer
Pro/Engineer是由美国PTC(参数科技公司)于1989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