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国考数量关系历年真题之秒杀思维(史上最详解析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则100对应的是50万元,选D】 A.84

【例18】某单位原有45名职工,从下级单位调入5名党员职工后,该单位的党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

【参考例10,总人数45,党员人数只可能是9,18,27,36这几种情况,用特殊值得到是18人,调入5名党员后是23人,比重变化是40%→46%】

如果该单位又有2名职工入党,那么该单位现在的党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为多少?

【23+2=25,刚好占总人数50的一半,选A】 A.50% B.40% C.70% D.60%

【例19】工厂组织职工参加周末公益活动,有80%的职工报名参加 【总共10人,有8人参加】

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与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比为2:1,两天的活动都报名参加的为只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的50% 【总人数较少,直接假设两天都参加的人数是1,只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是2……如下图所示】问未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数是只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的?【选A】 A.20%

B.30% C.40% D.50%

【例20】一个立方体随意翻动,每次翻动朝上一面的颜色与翻动前都不同,那么这个立方体的颜色至少有几种?【假设一面是红色,那它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都不能为红色,但对立面可以是,3组对立面,选A】 A.3 B.4 C.5 D.6

【例21】8位大学生打算合资创业,在筹资阶段,有2名同学决定考研而退出,使得剩余同学每人需要再多筹资1万元

【人数8→6,即4份→3份,则每人筹资的变化是3份→4份,差1份是1万元,3万元→4万元】等到去注册时,又有2名同学因找到合适工作而退出

【根据第一个条件,得到总筹资不变,为8*3=6*4=24万元,去注册时只剩下4人,每人6万元】那么剩下的同学每人又得再多筹资几万元?

【6-4=2万元,选D】 A.3

【例22】两同学需托运行李。托运收费标准为10公斤以下6元/公

斤,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略低一些。已知甲乙两人托运费分别为109.5元、78元

【分别比60多了49.5和18,有木有发现两个数都是4.5的倍数?】 甲的行李比乙重了50%。那么,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比10公斤以内的低了多少元?

【按照假设的超出部分4.5元/公斤,刚好满足条件,选A】 A.1.5元 B.2.5元 C.3.5元 D.4.5元

【例23】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A和B两个项目。已知甲从单独完成A项目需13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7天;乙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1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9天。如果两队合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两个项目

【A项目乙做的快,B项目甲做的快,则7天后,B项目完工,A项目完成了7/11】

则最后一天两队需要共同工作多长时间就可以完成任务?

【A项目还剩4/11,而甲乙俩人各自的效率是1/13跟1/11,按照最小公倍数的原则,假设A项目总量为11*13=143,A项目还剩143÷11×4=52,甲乙合作一天完成143×(1/11+1/13)=24,两天完成48后还剩4未完成,4/24=1/6,选D】 A.1/12天

B.1/9天 C.1/7天 D.1/6天

【解析】假设思维之特殊值法,根据最小公倍数假设特殊值是很常见的。

【例24】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

【七九六十三,还剩2人,假设这2人去两个部门,则会有两个部门都是10人,不满足题意,选B】A10 B11 C12 D13

【例25】某种汉堡包每个成本4.5元,售价10.5元,当天卖不完的汉堡包即不再出售。在过去十天里,餐厅每天都会准备200个汉堡包,其中有六天正好卖完,四天各剩余25个

【假设全卖光,赚2000*(10.5-4.5)=12000,但剩余了25*4=100个,12000-100*10.5=10950,选B】问这十天该餐厅卖汉堡包共赚了多少元 A10850 B10950 C11050

D11350

【解析】假设思维之鸡兔同笼。用鸡兔同笼解决经济利润问题要注意,后期修正过程中,要把成本也一并算进去。这是个易错点,稍微注意就好。例如这道题中的100个剩余的汉堡包,不仅没有卖掉获得利润,连制作成本都没收回来,后期修正就要减去包含成本+利润的总售价10.5*100。

【例26】某人银行账户今年底余额减去1500元后,正好比去年底余额减少了25%

【前年底余额10000,选A】 A少10% B多10% C少1000元 D多1000元

【解析】从假设的情况看,AC都对,为什么只能选A?我们先要搞清楚假设思维的逻辑:一个普通成立的命题,对于特殊情形也必然成立;反之,对于特殊情况不成立的命题,对于普通的情形也不成立。将这一原理用到数量关系的解题与学习中。这就是假设思维。特别是对于选择题这一题型,只注重结果而不需要解题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如果善于应用假设思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题中,经常有学生对于公式记忆不清楚,或是混淆,运算又不仔细严谨,若能巧妙的运用假设思维就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快速并准确地得出正确的结论。A是普遍规律,C是特殊情形,用假设的特殊

国考数量关系历年真题之秒杀思维(史上最详解析版)

【则100对应的是50万元,选D】A.84【例18】某单位原有45名职工,从下级单位调入5名党员职工后,该单位的党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参考例10,总人数45,党员人数只可能是9,18,27,36这几种情况,用特殊值得到是18人,调入5名党员后是23人,比重变化是40%→46%】如果该单位又有2名职工入党,那么该单位现在的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it9566v8547le14lopx1jxus0hl5300vy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