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儿童心理行为异常1[单选题]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期出现的持久性反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对立违抗行为是指(A.多动症B.品行障碍C.对立违抗障碍D.睡眠障碍
)。
2[单选题]品行障碍一般在童年早期和青少年早期发病,患病高峰年龄为(A.10岁B.13岁C.15岁D.18岁
)。
3[单选题]明显的不服从、敌对、消极抵抗、易激惹、挑衅、不合作和破坏行为等,属于(A.多动症B.品行障碍C.对立违抗障碍D.睡眠障碍
)。
4[单选题]对立违抗障碍在(A.童年早期B.童年晚期C.青少年早期D.青春期
)达到高峰。
5[单选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可以根据程度轻重分为不良行为习惯、心理行为问题和(
)。
A.不良嗜好B.心理行为阻碍C.心理行为障碍D.心理行为危害
6[单选题](标准。
)一般指存在明显的问题行为和心理表现,但没有达到临床诊断
A.不良行为习惯B.心理行为问题C.心理行为障碍D.心理行为危害
7[单选题]()一般达到了临床诊断标准,多需要医疗机构或特殊机构的帮助。
A.不良行为习惯B.心理行为问题C.心理行为障碍D.心理行为危害
8[单选题]根据问题的内外导向,将心理行为问题分为内隐问题和(A.直接问题B.外在问题C.外显问题D.外露问题
)。
9[单选题](A.内隐问题
)发生在个体内部,通常其他人难以观察到。
B.外显问题C.暴漏问题D.深层问题
10[单选题]()是外部导向的,具有外显问题的人通常将自己的负面感受转
向他人或外部环境。A.内隐问题B.外显问题C.暴漏问题D.深层问题
11[填空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可以根据程度轻重分为不良行为习惯、心理行为问题和
。
12[填空题]根据问题的内外导向,将心理行为问题分为内隐问题和。
13[填空题]问题是外部导向的,具有外显问题的人通常将自己的负面感受转
向他人或外部环境。
14[多选题]以下属于学龄前儿童常见的情绪障碍(A.焦虑B.抑郁C.恐惧D.多动症E.自闭症
)。
15[单选题]儿童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是(A.0-6岁B.3-6岁
)。
C.6-12岁D.12-18岁
16[单选题](儿。
A.睡眠发育迟滞B.情绪发育迟缓C.精神发育迟滞D.运动发育迟缓
)是指幼儿的智商/发育商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同龄
17[单选题](A.睡眠发育迟滞B.情绪发育迟缓C.精神发育迟滞D.运动发育迟缓
)幼儿的运动功能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
18[单选题]约(A.20%B.40%C.60%D.80%
)患有发育性不流利的儿童可自然恢复。
19[名词解释题]儿童运动发育迟缓
20[名词解释题]脑性瘫痪
21[名词解释题]脑瘫
22[单选题]婴幼儿哭闹的原因()。
A.害怕B.我行我素C.要挟家长
D.用哭来表达内心不适
23[多选题]婴幼儿哭闹的原因()。
A.害怕B.我行我素C.要挟家长
D.用哭来表达内心不适E.难以言传自身需求的情况
24[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咬指甲的原因的是(A.从父母处习得B.习惯性动作C.对触觉过于敏感D.为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25[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咬指甲的原因的是(A.从父母处习得B.婴儿期喂养不当C.对触觉过于敏感D.为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26[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咬指甲的原因的是(A.从父母处习得B.缺乏环境刺激和爱抚C.对触觉过于敏感D.为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