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金山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日建设单位:四川省都江堰市金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注册资本:500万元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都江堰市胥家镇金胜村 成立日期: 2010 年 9月 21日
1.1 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一、建设地点:
金山生态园坐落于都江堰市胥家镇金胜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二、建设规模:
打造休闲农家旅游环境,形成农家品牌,通过种植业、户外游园活动吸引人气,利用人气打造 “养生庄园”,将金山有机园打造成集 “休闲农家” 、 “养生庄园” 、“户外游园” 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养生基地。 三、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3年 四、建设内容:
1、第一期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休闲农家、养生庄园、户外游园,并进行具体分区;
(2)重点新建牌楼沟至蔡家弯的村级公路,以及园区观光游道的基础建设;
(3)建设滴灌系统,发展经济树种植和林下农作物栽培以及养殖; (4)将种植的经济树进行售卖实现第一期经济收入。 2、第二期工程计划: (1)修建高等级养生庄园
①通过精致典雅的建筑风格,为来此居住的老年人营造出一个浪漫而温馨的老年家园; ②通过高起点、高标准、优质服务、争创一流的专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达到环境园林化,服务宾馆化,生活家庭化,护待亲情化,管理规范化的老年服务机构。
(2)建立人与大自然相结合的户外游园
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射击俱乐部、山地旅游拓展和生态保育区为主的综合性户外游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层次的提升,人们对自然综合性的户外游园活动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立户外游园可大大满足人们的追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需求。
(3)建设农业生态休闲农家
在生态园前期创建的基础上,立足都江堰山清水秀、“绿色环保”以及世界田园生态城市的休闲特色,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养老”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1.1 3 资金构成
项日估算总投资5975.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75.4万元(含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延资资产、预备费用),流动资金3500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 ●《四川省农业局发“十二五”规划纲要(讨论稿)》: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1999] 57号):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同农综字第28号】 ● 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 ● 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 企业提供的相关协议、资质、证书; ● 公司财务报表;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投资 年销售收入 年总成本 年经营成本 年销售税金 利润总额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资本金利润率 借款偿还期 投资回收期 资产负债率 1.4项目综合评价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都江堰市农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项目的由来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问,开辟了旅游业发展
项 目 单位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 % 年 年 % 指标 5975.40 7250.00 6013.70 5369.00 287.50 948.80 15.88 20.69 15.88 5 6.30 50.21
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同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同等发达同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除吃穿以外的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四川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四川省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的储藏、保鲜和工”等若干与农业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列在了首要的位置。四川省气候温和潮湿,水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平原和潜丘,劳动力相对廉价,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四川省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
同时四川省也是旅游大省,无论是从自然生态还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少数民族风情,都有独特的地方。过去有影响的主要是九寨沟、杜甫草堂、都江堰。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条件的改变,有很多新的好地方,比如说九寨新沟,还有与陕西接壤的风光资源都开发出米了。旅游资源本身很丰富,现在更丰富,而且覆盖面也非常大。除了著名的三星堆,5千多年的历史,出土的工艺品和发现的遗址还有好多,如金沙遗址,反映了当时时长江流域的文明,充分说明了川蜀历史文化的沉淀。从旅游资源角度讲,四川有四处世界遗产: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带一个大湖;17处国家4A级风景区,16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世界级风景旅游区,9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座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的旅游资源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精品,还不包括正在开发中的精品。从省统计局获悉,四川省2012年上半年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8.2亿元,同比增长15.9%,较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四川旅游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颇具规模,特别是旅游经济规模在四川省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并保持强势增长,去年四川省旅游总收入历史性地突破2000亿元,达到2449.15亿元。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619.1亿元,同比增长31.4%。预计2012年全年将可能实现跨越3000亿元的新台阶。
而都江堰市丰寓的山川和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问。因此四川省都江堰市金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抓住机
遇决定在都江堰市胥家镇金胜村兴建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养生康疗、休闲旅游、庄园会友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
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2.2.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一体性、农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发展生态农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金山生态园提出的建设生态园规划方案,正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金山生态园强化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台,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
2.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一)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同归自然的旅游主题。
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生活,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二)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生态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却由于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倾斜优惠。城市周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
发的热点地区。
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态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所经营的金山有机生态园座落于都江堰市胥家镇金胜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金山有机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康乐养老、种植、养殖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移约为1400亩。
金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对高科技与农业、现代企业与传统农户经营相结合之路的有益探索,公司将秉承“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战略,金山生态园的开发建设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展高科技农业产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争把金山生态园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
2.4项目建设区域及所在地概况 2 4 1项目建设区域概况 2.4.1.1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位置:胥家镇位于东经103°41′~103°35′,北纬30°59′,地处都江堰市东郊,东与彭洲市桂花镇为邻,南与天马镇,聚源镇,毗邻,西与都江堰市城区及幸福镇接壤,北与蒲阳镇交界,距都江堰市区4.0公里。胥家镇地处川西平原西北,北面属龙门山脉,地形分为西北高,东南低,纯平原地貌,平均海拔690米。
2、自然环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雨量充沛,雨日多,日照较少,气候上具有三低(气温低、水温代、土温低),一多(雨水多),一少(日照少)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5.2℃,1月平均气温4.6℃,极端最低气温-5℃(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气温24.7℃;极端最高气温34.℃(1997年9月8日)。最低月均气温2.2℃(1977年1月和2011年2月),最高月均气温26.8℃(2006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4.0℃,最大日较差18.6℃(1963年4月24日)。无霜期年平均269天,最长达309天,最短为23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049.7小时,0℃以上持续期364天。年平均降水量1605.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90天,最多达226天(1989年),最少为164天(197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605.4毫米(197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713.5毫米(1974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7月最多。
3、发展状况:镇境有灌天路、成汶铁路穿越,聚胥路、蒲胥路在集镇交汇,公路总长12公里,其中水泥路面6公里,沥青路面6公里。有村道16条,总长48公里,一般宽度6米。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电话、光纤、宽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加快,镇内已形成多家以猕猴桃为基础的观光型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以机械制造业为龙头的冶金、电子、化工、食品、日用品等工业门类。
胥家镇平原区得都江堰自流灌溉之利,丘陵地区利用电力提灌,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等。1998年以来,坚持“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宽裕”的指导思想,大力推广旱育秧和地堂育秧等先进技术,积极试验示范水稻抛秧技术,建立了共和村、金胜村各1,000亩的两个乡级高产示范区,各村建立300亩以上的村级示范片,在共和村建立面积100亩的旱育秧和抛秧示范片;相继推广了种子包衣、埋草还耕、秸秆还田、稻草覆盖等技术;大小春收割季节,组织联合收割机20多台联合作业,机收面达80%以上。坚持以\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因地制宜、区域优势和自主经营\的原则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先从荒山开发、庭院开发、田坎开发入手,再从粮经结构调整入手,抓好金山、新民、胜利3村的荒山综合利用,建成水果、花卉、林木、畜禽为主农业观光带;抓好共和、匡家、实践3村的工贸区,大力发展加工、商饮、服务业,拓展市场,繁荣经济。
1999年调减小麦面积2,500亩,用于发展水果、蔬菜等,全乡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