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1 第二章 编制依据 ........................................................ 2 第三章 塔机基础设计概况 ................................................ 2 第四章 塔机基础持力层的选择 ............................................ 3 第五章 选用塔吊的主要性能 .............................................. 5 第六章 塔吊格构柱做法 .................................................. 7 第七章 遇结构部位处理方法 .............................................. 8 第八章 钢平台制作 ...................................................... 9 第九章 质量保证措施 .................................................... 9
第一节 钻孔灌注桩质量保证措施 ....................................... 9 第二节 承台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10 第三节 格构柱施工质量控制 .......................................... 10 第十章 安全保证措施 ................................................... 11 第十一章 日常维护和保养 ............................................... 11 第十二章 QTZ80(ZJ5710)塔机基础的设计计算 ............................ 13
第一节 1#塔吊基础计算 .............................................. 13 第二节 2#塔吊基础计算 .............................................. 18 第三节 3#塔吊基础计算 .............................................. 24 第四节 4#塔吊基础计算 .............................................. 29 第五节 5#塔吊基础计算 .............................................. 35 第六节 6#塔吊基础计算 .............................................. 40 第七节 桩式基础格构柱计算 .......................................... 46 第十三章 附图 ......................................................... 49
QTZ80(ZJ5710)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东)巨州路/(南)规划河道/(西)十字港河道/(北)杭印路。
*********************A、B两个标段,总建筑面积为154575平方米(包括地下室与半地下室建筑面积42665.0平方米),本工程设满铺地下室,合计地下室面积:39564.5平方米(不含6#、7#、8#、9#楼地下夹层)。整个工程共设六个人防人员掩蔽单元,合计人防面积:11263.5平方米。自行车库设于3#、4#、5#、12#楼地下,面积共计:3720.0平方米。其中B标段包括4栋排屋、1栋22层、1栋21层及2栋16层住宅楼,建筑高度最高74.2米(位于5#楼),总建筑面积为72257.6平方米。本工程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II级;防水层耐用年限15年。地下室底板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底板、顶板、侧墙附加防水层,背水面增设1:2水泥砂浆面层。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框架柱抗震等级为四级。
工程设计±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6.400m。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基础为预应力管桩结合钻孔灌注桩基础。基础底板标高-5.500m,底板厚度400mm。
本工程共采用6台QTZ80(ZJ5710)塔吊,其中四栋高层各设置一台,排屋部位设置一台,12#楼南侧地下室设置一台,具体位置详见附图,均选用**********产的QTZ80(ZJ5710)自升塔式起重机;塔吊安拆由***********实行。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2、《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3、《浙江省固定式塔式起重机基础技术规程》(DB33/T1053-2008) 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5、《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99) 6、《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85)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J119-2001)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0、《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4、《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JGJ18-2003 1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6、建设部《塔式起重机拆装管理暂行规定》
17、《浙江省建设工程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管理暂行规定》 第三章 塔机基础设计概况
4#楼、5#楼、10#楼、11#楼及排屋部位、12#楼南侧地下室各设置1台QTZ80(ZJ5710)塔式起重机施工,塔吊设在地下室内,采用四桩格构式基础,格构柱与桩主筋焊接,焊缝10,格构柱露出地下室底板面3.5m,穿越地下室底板处四周安装止水钢板防水。塔机安装高度为1#塔吊为65.3m,2#塔吊68.3m,各设附墙二道;3#、4#塔吊安装高度26.3m,不设附墙;5#塔吊安装高度86.3米,6#塔吊安装高度83.3米,各设附墙三道。1#楼塔机安置在D-N轴以北3.4m,10-17轴以西1.7m处;2#塔吊安置在11-G轴以北3.62m,D-12轴以西2.2m处;3#塔吊安置在D-K轴以北1.5m,D-21轴以西4.05m处;4#塔吊安置在D-E轴以南2.1m,6-1轴以西2.1m处;5#塔吊安置在7-G轴以北1.45m,D-17轴以西3.62m处;6#塔吊安置在4-G轴以北4.27m,4-29轴以西1.7m处。塔吊臂
长3#塔吊为45m,6#塔吊为55m,其余均采用50m臂长。
塔吊采用逆作法方法利用塔吊下钢结构柱传递塔式起重机的各种荷载至砼基础最后到桩基础,四桩承台基础,基础平面尺寸3m×3m基础承台厚0.6米,砼采用C35。桩基础采用φ700钻孔灌注桩,桩间距:1600×1600mm,有效桩长进入⑨-2土层不小于1.2米,桩基钢筋统长:12
18,箍筋:φ8@200螺旋箍,灌注桩桩顶标高与地下
室垫层标高平,底板承台与地下室部分用格构式型钢立柱,立柱伸入灌注桩2.5米.钢格构柱主肢采用角钢L140×140×10mm,规格400×400,覆缀板:350×250×10mm,间距:300mm。格构柱切割水平后,焊接700×700×50mm大钢板一块,大钢板与格构柱主肢角钢之间焊接加强筋板t10mm,按塔吊机标准节紧固螺栓孔位置割出螺栓孔,大钢板下焊套。10#楼、11#楼两栋主楼的塔吊设附墙二道,4#楼、5#楼两栋主楼塔吊各设置附墙三道,其余两台塔吊为独立高度不设附墙。
本工程塔吊处于地下室内,穿地下室楼板处采取楼板混凝土后浇方式留出预留洞口,并在该部位楼板钢筋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洞口加强筋要求布置洞口加强钢筋,待塔机拆除后再封闭洞口,为减小此位置楼板的施工荷载,禁止在洞口周围3m范围内堆放施工材料,并且该部位支模架待塔机拆除洞口封闭后再拆除。 第四章 塔机基础持力层的选择
③层: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含有机质,偶夹半碳化植物碎屑和贝壳碎片,钻探过程易缩颈,刀切面光滑,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全场分布, 层顶标高-1.46~2.72m,层厚2.20~12.80m。
④层:粉质粘土,灰黄色、青灰色,软塑-硬可塑。含少量铁锰质氧化斑,刀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局部夹粉土薄层。全场分布, 层顶标高-12.50~-1.67m,层厚2.20~10.20m。
⑤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软塑,含大量有机质,偶夹半碳化植物碎屑,刀切面稍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全场分布,层顶高程为-17.51~-9.94米,层厚2.4~18.10米。
⑥层:粉质粘土,青灰色、灰色,软可塑-硬塑,厚层状构造,见少量铁锰质氧化斑、高岭土纹斑。刀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全场分布,层顶高程为-30.89~-16.42米,层厚1.7~14.60米。
⑥夹层:粉砂混粉质粘土,浅灰色,湿,稍密-中密,级配中等,夹粘性土。局部分布于场地中部,层顶高程为-31.69~-20.55米,层厚0~5.2米。
⑦层:粘土,灰色,可塑-软塑软,刀切面光滑,油脂光泽,干强度、韧性高,局部含少量植物残体。近全场分布,层顶高程为-34.59~-26.23米,层厚0~9.5米。
⑧-1层:粉质粘土,灰黄色、青灰色,软可塑-硬塑。见少量铁锰质氧化斑、高岭土纹斑。刀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除场地东北部缺失外全场分布,层顶高程为-38.15~-30.26米,层厚0~14.00米。
⑧-2层:碎石混粘土,灰色、灰黄色,湿,中密-密实。碎石含量30%~60%不等,分选性、磨圆性差。其余为粘土,局部混大量砾砂。局部分布,层顶高程为-42.44~-34.29米,层厚0~5.00米。
⑨-1层: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中厚层状,呈粘性土状或粉土状,有剩余结构强度,遇水软化快。主要分布于场地南部,层顶高程为-45.87~-39.27米,层厚0~2.5米。
⑨-2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泥质胶结,风化强烈,岩石破碎呈碎块状,少量风化呈粘性土状,遇水易软化,手用力可折断。除场地北部缺失外,近全场分布,层顶高程为-46.77~-36.39米,层厚0~4.80米。 ⑨-3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泥质胶结,泥质含量高,岩芯多呈5~30cm柱状,锤击易碎,有吸水反应。据室内岩样试验,饱和抗压强度为0.49MPa,属极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等级为V级。除除场地北部缺失外,全场分布,层顶高程为-49.64~-37.19米,最大控制层厚7.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