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NEW)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目 录

第1章 训诂为主的时期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韵书为主的时期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文字、声韵、训诂全面发展的时期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西学东渐的时期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略)

第1章 训诂为主的时期1.1 复习笔记一、语言研究的萌芽1语文学的兴起

(1)先秦时,书籍较少,人们还感觉不到有语文学的需要,因此语文学没有产生。

(2)语文学的兴起,是在文化遗产积累较多的时代。

(3)书籍增多,时代久远,导致字形、音、义都发生变化,于是促使人们进行探讨。2语文学早期的作用

(1)作者借字义的解释来阐明一种哲理或政治主张

即后来所说的“声训”。声训的办法是采取同音的字或双声叠韵的字作为解释。孔子、孟子之所以搞声训,并不是为了语文学的目的,而是为了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如:

①“彻者彻也”不但同音,而且同字,但是仍旧可以认为是声训,因为同形词不等于同一个词。“政者正也”也是同音为训的例子。

②“助者藉也、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都是叠韵为训,而声母也很相近。

(2)作者借字形的解释来阐明一种哲理或政治主张如:

①《左传宣公十二年》叙述邲之战,楚国打了胜仗,潘党劝楚庄王建筑军营,积尸封土,来显耀自己的武功。楚庄王不肯。在他的长篇谈话中特别提到“武”字的字形是从“止”

从“戈”,只有停止干戈才够得上称为“武”。

②根据《韩非子》的说法,仓颉造字的时候,把“厶”字(即“私”字)写成环绕着自己的样子,表示为自己打算;“公”字是“厶”字上面加“八”字,“八”等于说“背”,背私就是跟私相反,所以是“公”。(3)作者用来辨别同义词(比较接近于语文学的情况)如:

①《左传·庄公三年》说,军队驻扎一夜叫“舍”,驻扎两夜叫“信”,驻扎超过三夜叫“次”。

②《文公七年》说,在国内发生的战争叫“乱”,来自国外的战争叫“寇”。

(4)最合于语文学性质的,是对古书的字义的解释

①在讲到“寮”字以前,荀林父先说明同官为寮,也许因为当时“寮”字不很通俗。而《诗·大雅·板》的第三章头两句是“我虽异事,及尔同僚”。荀林父说“同官为寮”,实际上是解释了《诗经》的字义。

②《孟子·梁惠王下》讲到齐景公命令太师作君臣相悦的乐章,名为《徵招》《角招》,其中有一句话是“畜君何尤”。孟子怕齐宣王不懂什么称作“畜君”,所以他解释说“畜君者,好君也”。“好君”等于说“悦君”,也就是君臣相悦。3先秦语言学的理论发展

(1)荀子《正名篇》中的语言学原理

①第一个语言学原理是: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强调语言的社会性。②第二个语言学原理是:语言具有民族的特点,而思维则具有人类的共性。惟其具有民族特点,所以各个具体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是不相同的;惟其具有人类共性,所以通过语言的翻译,不同的民族是可以互相交流思想的。

③第三个语言学原理是:语言是具有稳固性的,同时又是发展的。认为

(NEW)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训诂为主的时期1.1 复习笔记1.2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韵书为主的时期2.1 复习笔记2.2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文字、声韵、训诂全面发展的时期3.1 复习笔记3.2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西学东渐的时期4.1 复习笔记4.2 典型题与考研真题详解(略)第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ihcy4iccu9ersa9pruq6ksx797jp100wn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