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化学反应热力学
第二章电化学反应热力学
第一节电化学体系
一、两类电化学装置
镀镍是重要电化学工业之一,其装置
示意图如图2.1所示镀镍溶液(主要成分为
NiS04,还有缓冲剂、添加剂等)
电解槽或电解池:把两个电极与直流电源连结,
使电流通过体系的装置
原电池或化学电源:在两电极与外电路中的负载
接通后自发地将电能送到外电路的装置。
上述两类电化学装置,也称为电化学体系。
原电沲与电解池的两个电极之间存在着电位差,电位较高的电极称为正极,
11 / 21
第二章 电化学反应热力学
电位较低的电极称为负极。在自发电池中,电流(习惯上指正电荷)自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电解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外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事实上,在外电路传送的电荷都是电子,电子流动方向与习惯上认为的电流方向相反。
人为规定使正电荷由电极进入溶液的电极称为阳极,使正电荷由溶液进入电极的电极称为阴极,在阳极上进行氧化反应,在阴极上进行还原反应。
在电解时,正极是阳极,负极是阴极。在原电池中负极是阳极,正极是阴极。用正、负极名称是按电位高低来区分,用阴、阳极名称是按电极进行还原或氧化反应来区分。也有用氧化极、还原极来称呼电极的,前者即阳极、后者为阴极。
电流通过电化学体系,必须有两类导体: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以及在这两类导体的界面上进行电化学反应。因此,电化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三部分:电子导体、离子导体、两类导体的界面及其上发生的一切变化。电子导体属于物理研究的范围,在电化学中一般只引用它们所得的结论。离子导体包括电解质溶液、熔融盐和固体电解质。
经典电化学的主要内容:电解质溶液理论。
近代电化学的主要内容:两类导体的界面性质及界面上所发生的变化,
12 / 21
第二章 电化学反应热力学
涉及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许多问题。
电化学包括的基本内容为电解质溶液理论,电化学平衡和电极对程动力学
能量的转换:电解池,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化学电源,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电化学主要是研究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相互转化以及和这过程有关的定律和规则的科学。
用电池符号表示电池的电化学体系,如,
左边的锌电极进行Zn=Zn2++2e,是阳极(负极),右边的铜电极进行Cu2++2e=Cu,是阴极(正极)。ZnS04溶液与CuS04溶液之间存在液体接界电位,以其间的竖线隔开;若采用盐桥能消除液体接界电位,则用双竖线。
电化学体系中存在的界面:金属与溶液的界面,两种不同溶液的界面;若考虑到电极引线则有不同金属之间的界面。 二、电化学体系的界面电位差
界面电位差:各种物质相界面上都存在着大小不等的电位差,大小主要决定于各个相的性质、温度和压力等。如,两种不同金属的界面有接触电位差,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界面的电位差(化学电池中最重要的电位差),两种不同溶液界面上的电位差称为液体接界电位。
产生界面电位差的原因:(1)两相间电荷的穿越(最普遍),在两相接触的瞬间,某种电荷向界面的某一方的穿越占优势,就会使带这种符号的电荷在界面的一方过量,而在另一方则不足,因为原来的两个相都是电中性的。正、负电荷在界面两侧的分布,因而产生了电位差。电位差的产生将使穿越方向相反的带电粒子穿越速度的差别减小,最后在电位差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带电粒子相对方向的穿越速度达到相等,电位差也就稳定不变。在界面上穿越的带电粒子:是阳离子、阴离子或电子。
(2)界面的一侧选择性地吸附某种离子,若界面另一侧的物相对这离子
12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