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
项目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 技术交底人 交 底 部 位 交底内容:
XX 危岩整治 XX危岩整治
工 长
锚杆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班 组 长
中铁十七局
一、锚杆施工工艺流程
锚杆的基本原理是依靠锚杆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来传递结构物的拉力或保持其稳定,施工的工艺流程如下
:
钻机就位→成孔→清孔→杆体安放→注浆→二次注浆
→试验、资料整理。
二、施工平台
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平台宽度大于,外设防护栏杆,平台高度与机高、倾角、孔位关系一致,钻机
安装平稳周正、牢固,在岩层钻杆返推力作用下仍能保证钻机稳定和钻孔方向的精准。主钻杆倾角与设计倾角一致
。要求施工平台能承受施工时振动力及抗拔力,且施工中不变形,不沉降。角度按设计要求调整,孔位按施工图布
置或现场调整,偏差不得大于
100mm.
。
钻孔平台的搭设参见《脚手架工程作业指导书》
三、钻机就位
在加固处治范围内,由测量放线确定孔位并作好标记,使所布孔位孔位正确,纵横对齐成线。
工作面满铺架板并固定。用人工将钻机部件运至工作面组装成整机。按设计要求调整钻机桅杆或立轴倾角,其
水平投影线与锚固坡面垂直。钻机定向完成后,用抓钉固定底脚并用铅丝或管卡固定,以保证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不
发生偏移。钻机水平移动用杆撬,垂直升降则搭架用手动葫芦提吊。
四、成孔
成孔是锚杆施工的必须手段,目的是埋设锚杆到预定的深度。采用
KQD-100电动浅孔钻机施工,必要时跟管钻
进,全孔取芯。
钻进参数:工作气压~;钻孔直径
83~ 110mm;钻速 62r/min ;风压及风量以空压机正常出风为准。
钻孔冲洗与护壁:用空压机送风洗孔排渣。禁止用水洗孔或冷却钻头。
锚杆杆体采用设计直径的
HRB235级钢筋,平直,并做除油、除锈和防腐处理,下锚前要保证钢筋表面的清洁,
并按设计要求焊上定位圆钢筋,以确保锚杆体孔内居中。
五、清孔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准备两套施工方案清孔:如果地下水多,则为湿孔,此刻用清水将孔清洗干净(清洗干净的判断标准是:流出清水为止) 。流出来的污水导入排水沟渠 , 防止流水遍地都是。
若所钻的孔没有或及少有地下水
, 将采用空气压缩机风管清洗 , 使残留在基坑内部的残渣清理出孔内。 六、杆体安放
锚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放孔内。安放锚杆要注意如下事项
:
(1) 对锚杆进行质量检查,清除污垢,将锈蚀严重或有伤痕的锚杆剔除。
(2) 锚杆安放采用人工推放法进行,当锚杆在推放过程中受阻时,不得以冲撞或扭转的方法强行下入,需作修孔
或清孔处理。
锚杆支撑与锚孔详图见下图。
0 5
15
4 5
15
60
3
3 / 4 5
1000
2000
2000
L-n×2000-1000
L( 锚筋长)
35
5
3 / 0
33
5
七、灌浆
根据试验室所出 M30砂浆配比,采用机械拌制浆液,先加水后加料。各种浆材按重量比定量加入到搅拌桶中,
每桶浆液搅拌时间≮ 2min,拌好的浆液需经过过滤后放入储浆桶。河砂在除泥过筛后使用。
采用隔膜式砂浆泵进行压力注浆,边灌边搅,连续灌注。裂缝封填的灌浆方法为孔口封闭法,锚固孔的灌浆方
法为孔底反向灌注法。
锚固注浆时,其灌浆管必须随锚杆一起送入孔中,浆管端头距孔底≯
30cm。当注入一定量的浆液后,开始上拔
注浆管,控制浆管端头埋入浆液面下
1~2m,至孔口灌满返浓浆时停灌。
八、注意事项
施工前根据坐标控制点和设计图纸的定位情况进行现场放样,使锚杆布置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钻孔施工中需注意安排部分取芯孔,对拟定的加固层位进行确认,保证锚固段进入设计层位的孔段长度。
钻孔施工中应用测量仪和地质罗盘仪校正确定钻孔孔向,定向完成后,需固定钻机,并在施工过程中定点检查
复核,确保孔向正确。锚孔的孔轴方向应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与平整后的坡面垂直。
钻进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记录孔内异常情况和岩性的变化。开孔、终孔及钻进作业时间、钻具组合情况均应详细
记录。终孔后,经检验合格方能移动或转入下一道工序。
在灌浆管线孔口处和灌浆泵上分别安设压力表,并保证工作指示正常。灌浆的浆液必须现场取样作试件,检测
强度和观测凝结时间。灌浆结束后及时清洗灌浆设备和管线。漏浆锚孔需采用间隙注浆方法。
需按要求做注浆密实度试验,方法是选取与现场锚杆的锚杆直径和长度、锚孔孔径和倾斜度相同的锚杆和塑料
管(或钢管),采用与现场注浆相同的材料和配比拌制的砂浆,并按现场施工相同的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养护
27 天
后剖管检查其密实度。试验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
需按监理指示的抽验范围和数量,对锚杆孔的钻孔规格(孔径、深度和倾斜度)进行抽查并作好记录。
按总锚杆的 3%抽查进行拉拔力试验。
如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和危及坡体稳定的不利因素或出现与地质报告和设计不吻合的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利于调整设计。
九、安全防护措施
1. 高空作业时必须采用安全绳,安全带等措施加强作业人员和坡面作业机具的保护。
2. 施工作业面脚手架下方设人行通道、并做防护处理,注意下方人员安全。坡上作业期间,若坡脚为行人过往的通道,应采用作业工作区看守控制等安全保护措施。
3. 注意施工用电安全,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须使设备断电、停风;向施工设备送电、送风前,应通知相关的施工人员。
4. 施工前,应认真检查和处理作业区的危石,施工机具应放置在安全地带。
十、环保要求
1. 废渣、弃土运至指定弃土场内,严禁在施工区随意堆放。 2. 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和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和粉尘污染。 3. 注浆施工时,注意保护现场,防止污染环境。
1. 配合比 砂浆配比
每 m3用量 (Kg)水泥:细骨料:水 =324:1450: 300
质量比
水泥:细骨料:水 =1::
C25混凝土配比
每 m3用量 (Kg) 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膨胀剂质量比 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膨胀剂
=389: 502:1365: 183: 31
=1::::
其中 5~ 10mm碎石: 10~20mm碎石 =3: 7。 M30砂浆配比
每 m3用量 (Kg)水泥:细骨料:水 =747:643 :710 质量比
水泥:细骨料: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