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文明礼貌 D、尊老爱幼 5/31
11、\当事人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BP155)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12、\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这种失业我们称之为(C P158)
A、结构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发展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13、\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是(C P154)A、和解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14、\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6 / 32
A、生活道
B、生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C、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 6/31D)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15、\对依法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P154)A、当事人应先行协商,否则不可以申请调解和仲裁
B、当事人应先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才可以申请仲裁
C、对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才可D、当事人也可以不申请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6、\劳动者的权利包括(ABCD P153)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休息休假的权利
C、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D、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 17、\恋爱中的道德包括(ABD P165) A、尊重人格平等 B、自觉承担责任
C、自觉遵守《婚姻法》中的规定 D、文明相亲相爱
18、\关于父母子女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P173)A、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
B、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7 / 32
C、父母与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7/31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与其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是不同的19、\当夫妻一方有下列过错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ABCD P173)
A、实施家庭暴力的 B、重婚的
C、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D、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1、\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称为(D)。
A.人生境界 B.人生理想 C.修养目标 D.理想人格
2、市场经济带来了人们价值观的冲突,使一些人陷入误区。以下不正确的价值取向有(abce)。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B、注重眼下的利益得失,不计长远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无所谓对错 D、以人民利益的实现为最高标准 E、谁拥有财富多谁的人生价值就大别人
8 / 32
3、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CD P95 ) A、公正 8/31 B、平等 C、仁爱 D、诚信
4、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暴力机关例如监狱、法庭等体现了法的(C P135)A、预测作用
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 D、评价作用
5、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应有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CP135值得讨论我觉得是教育作用)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
6、强调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应该“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体现了法的(DP134)
A、预测作用 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
9 / 32
D、评价作用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9/31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 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
(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方法:
10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