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名词解释

1.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3.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4.CPI:即消费价格指数,是对城市消费者购买一组固定的消费性产品与服务所支付平均价格的度量指标

5.失业:在人口状况调查前一周内,被调查者如果没有工作但有工作能力,在调查前4周曾经努力寻找工作或正在等待重新获得曾经被解雇的工作岗位,则该调查者被认为处于失业状态

6.充分就业:当一个经济体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的、结构性的和季节性的,则该经济体便达到了充分就业 7.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8.凯恩斯定律:即“有效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 9.均衡国民收入: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

10.APC:即平均消费倾向,是以消费支出额占可支配收入额的比例来表示消费倾向 11.MPC:即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消费额与增加的收入额之比

12.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13.IS曲线:是使投资与储蓄相等时所有代表均衡利率水平和均衡收入水平的组合点的集合,是代表产品和服务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一条曲线

14.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即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意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需要

15.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指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将其保持在手中的情况 16.LM曲线:表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与利率的关系的轨迹

17.奥肯定律:在经济周期中,失业与产出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在美国,失业率每超过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产出将低于潜在产出3%

1 / 13

18.经济周期:一般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19.经济增长: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一般被规定为产量的增加,即GDP总量的增加或者人均GDP的增加

20.经济发展:指包括经济增长、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各个不同方面的总体进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2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即政府审时度势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来调整总需求水平以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目标,又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22.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衡量在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或潜在产出时的预算盈余

23.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包括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居民所持有的现金之和,用以调节货币供应量

24.单一规则(单一货币规则):指调控不是对经济变化做出反应,而是按照实现制定好的、有固定规则的政策去实施,如固定的货币增长率政策

二、选择题

1.GDP的衡量方法:

(1)收入法:用一国境内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中获得的总收入量衡量GDP,这些收入来自于原料转变为产品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部分,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存在,所以这些收入之和必定等于GDP

(2)支出法:以“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一事实为基本依据,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衡量GDP,按部门划分开,即为消费(家庭部门支出)、投资(企业部门支出)、政府购买(政府部门支出)和净出口(国际部门支出)的总和

2.(除凯恩斯定律之外的)其他消费理论(简单了解) (1)现期收入假定下的消费函数理论

①绝对收入假说:指凯恩斯在其消费函数理论中仅把现期收入和现期消费联系在一起的特点,这也表明凯恩斯的这一理论是不全面的

②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会根据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自己的消费水平,认为消费与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在长时期内会维持一个相对固定的比率,但短期消费函数却有所不同

(2)恒久收入假定下的消费函数理论:又称前向预期的消费理论,把消费同消费者能够考

2 / 13

虑到的收入,特别是和预期的未来收入联系起来,而不只是同现期收入联系起来,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水平决定,而是由其恒久收入水平决定,恒久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

(3)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假定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消费不仅仅与他们在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相联系,而是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生活中的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该理论认为,一般来说,年轻人家庭收入偏低,此时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进入中年和壮年后,收入日益增加,这时收入会大于消费,可能偿还青年时代欠下的债务,也可以积蓄一些钱,以备将来退休之用;老年退休之后,收入显著下降,消费便又会超过收入,形成所谓负储蓄状态 3.人们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

(1)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处于这种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收入水平、交易惯例和商业制度,而交易惯例和商业制度在短期内一般可假定为固定不变,于是,这一部分货币需求量源于收入和支出之间缺乏同步性,主要决定于收入水平,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

(2)预防动机(谨慎性动机):指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预防经济生活中预料之外的支出,如个人和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一部分货币需求量源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增函数

(3)投机动机:指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在金融市场上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机会。假如人们暂时不用的财富只能采用货币形式或有价证券形式来保存,人们会为了追求有价证券的收益而将闲置货币用于购买有价证券,因为人们想利用利率水平或有价证券价格水平的变化获取投机收益,这一部分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利率,是利率的减函数 4.LM曲线的三大区域

(1)凯恩斯区域:当利率降得很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变得无限大,即“流动性陷阱”,此时,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就成为一条水平线,这会使LM曲线也成为水平线,此时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并不能进一步降低税率,从而也不能增加收入、推动经济复苏。相反,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就会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

(2)古典区域:当利率上升到相当高的水平时,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趋近于零,此时人们除了因交易需求还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之外,再也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个时候,不管利率再上升到多高,货币的需求量都不会再增加,始终保持在交易需求量不变。此时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使收入增加。但如果实行使LM曲线右移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不但会使利率下降,还会提高收入水平

3 / 13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2.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3.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4.CPI:即消费价格指数,是对城市消费者购买一组固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i8ei2vipd4zk8m0hvkq6k2tg1xu6l00s4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