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有机硅市场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 概述

有机硅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科技材料,从20世纪40年代初工业化生产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建筑、纺织、医药、日化等领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新材料。 有机氯硅烷单体是整个有机硅化学的支柱,其中绝大多数有机硅材料都含有由二甲基二氯硅烷所制得的聚硅氧烷,如果引入其他基团、如苯基、乙烯基、氯苯基以及氟烷基等,可衍生出一系列性能各异的有机硅聚合物。制备有机硅产品需用众多的有机硅单体,其中甲基氯硅烷单体的用量占90%以上,甲基氯硅烷单体中又以二甲基二氯硅烷用量最大,约占80%,另外还有苯基氯硅烷单体、乙烯基氯硅烷单体等。所以,有机硅工业的发展是和有机氯硅烷(尤其是甲基氯硅烷)的合成技术分不开的。

有机硅产品种类繁多,按其基本形态分为4大类,即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和硅烷(包括硅烷偶联剂和硅烷化试剂)。表1是按行业分类有机硅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2 国外市场分析与预测 2.1 供应及生产发展趋势

表1 有机硅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应硅泊及其二次加工制品 硅橡胶 硅树脂 用市场 纺柔软整理剂、疏水剂、缝十字头涂料、涂色加工玻璃十字头、层压件织纫线润滑、纤维滑爽剂、的滚筒、运动服防滑 的加工材料 工织机润滑、染色及乳胶配业 合消泡剂等 电变压器油、电容器油、泡半导体元件节点涂料、绝缘材料、疏水和防子沫材料的均泡剂、仪器防电子元件保护用灌封料潮处理材料、玻璃及电湿、绝缘子防污、接点润及涂料、电气粘结密封、云母等的压层加工的气滑等、电线芯线处理、配光导纤维涂层、电绝缘、处理材料和胶粘剂、工电盘防湿及绝缘 导电橡胶等 电阻保护涂料等 业 建泡沫材料均泡剂、隔热材幕墙接缝密封、窗户玻耐热涂料、耐候涂料、筑料疏水处理、乳胶配合消璃密封、双层玻璃接缝耐化学涂料等 建泡、沥青消泡、瓷砖疏水密封、建筑物防水涂层材 剂等 等 化润滑油精制消泡、机器的各种粘结密封、耐热候耐热涂料、耐候涂料、工防潮、绝缘、防爆密封、耐腐蚀等垫圈垫片、制耐化学晶涂料等 轻合成树脂聚合助剂、石棉模材料等 工 垫表面处理等 汽缓冲油、工作油、刹车油、油封、衬垫、O型环、耐油耐候涂料、憎水车仪表减震油、汽车添加点火线、火花塞保护罩、剂等 工剂、润滑油等 消声器衬里等 业

随着需求的增加,国外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一直在不断的扩大,截止到2007年底,生产能力已达到319万t(以二甲基二氯硅烷计,以下同。二甲基二氯硅烷经水解得到DMC和D4,通常按2t粗二甲基二氯硅烷得1tDMC或D4计)。 由于有机硅单体生产以及后加工均为技术密集型,因此长期以来有机硅为相对垄断性行业。主要生产企业有美国道康宁公司、美国迈图公司、德国瓦克公司、中国蓝星集团和日本信越公司,该五大公司产能合计占全球总产能的77%。2007年世界有机硅市场竞争结构见图1(略)。

道康宁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机硅单体及材料的生产商,其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总计为86万t/a,占全球产能的27%,分别在美国、英国和日本建有生产装置,目前正在张家港与德国瓦克公司合作建设新的生产装置,2007年其有机硅业务的销售额为49.4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了13%(主要来自Hemlock Semiconductor Com.多晶硅业务的增长)。其次是Mon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迈图,前身是美国的GE公司有机硅事业部)公司,其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总计为45万t/a,占全球产能的14%。表3列出2007年世界主要有机硅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

表3 2007年世界有机硅大公司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 万t 公司名称 生产能力 美国道康宁公司 86 美国迈图公司 45 中国蓝星集团 42 德国瓦克公司 42 日本信越公司 30 近年来,全球有机硅单体的生产一直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产量在逐年增加,2000年产量(折合硅氧烷)达到80万t,2001年增长到86万t,2004年超过了100万t,2007年达到140万t.年均增长率约为8.3%。国外近几年内基本没有新建和扩建的计划,有机硅单体的生产有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如道康宁公司与瓦克公司正在我国建设总规模为40万t/a的生产装置。 2.2 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有机硅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全球有机硅工业一直以高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发展,1999年全球有机硅产品的消费量(折合硅氧烷,硅氧烷与有机硅单体按1:2折算)约67万t,2000年增加到75万t,2004年接近100万t,2005年超过120万t,2006年消费量达到130万t。 有机硅的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制品消费国,约占全球有机硅产品市场的35%,其次是欧洲,约为33%,日本占15%左右。由于工业结构的不同,世界各国的有机硅消费结构有一定的差异。在美国,硅油主要用于化妆品、造纸、工业用消泡剂等方面:硅橡胶的市场主要在建筑、汽车和电子/电器等领域。日本的硅油主要用于化妆品、涂料和纺织等方面;硅橡胶主要用于建筑、电子/电器及汽车等方面。欧洲的硅油主要用于加工助剂、化妆晶、纺织和造纸等领域,硅橡胶则绝大多数用于建筑业。表4是2006年美国、日本和西欧有机硅产品消费结构。

表4 2006年美国、日本和西欧有机硅产品消费结构

消费领域 美国 日本 西欧 硅油及其二次加工品 45 60 52 硅橡胶 53 33 41.4

硅树脂 2 -7 6.6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在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有机硅产品的消费增长速度也有所降低,但仍高于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有机硅产品的需求还在继续快速扩大。预计2010年前全球有机硅消费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可保持在5%-7%。依此推算,2010年全球有机硅单体的需求量将达到330万-360万t(以二甲基二氯硅烷计),2015年有望达到450万t。 2.2.1 美国

2000-2005年,美国有机硅消费年均增长率为1.5%;2005-2010年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2%-3%。美国有机硅材料消费量统计见表5。美国硅油的应用领域主要在保健及化妆晶、洗涤用品、纺织、纸张涂层、抛光剂、制药和各种加工助剂等方面。在硅橡胶类产品中,室温硫化硅橡胶消费增长很快,主要用在建筑业;高温胶则主要用在汽车、电子、电气、医疗保健等方面。 表5 美国有机硅材料消费量统计 万t 年份 硅油 硅橡胶 硅树脂 总计 2000 12.0 13.3 0.7 26.0 2001 11.8 13.0 0.7 25.5 2002 12.1 13.8 0.7 26.6 2003 12.3 14.3 0.7 27.3 2004 12.6 14.8 0.7 28.1 2005 12.9 15.2 0.7 28.8 2006 13.1 15.6 0.7 29.4 2010(预测) 15 18 1.0 34 2.2.2西欧 西欧有机硅产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德、英、法等国,2000年有机硅产品(折硅氧烷)消费量为26.7万t,2006年为33.3万t,年均增长率为6%-8%。表6列出了近十几年来西欧有机硅产品的消费情况,三大类产品中,硅油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47.2%上升为2006年的52.3%;硅橡胶则由2000年的45.3%下降到2006年的41.4%;硅树脂所占比重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7%,其绝对量和消费比例均高于美国。

表6 西欧有机硅材料消费量统计 万t 年份 硅油 硅橡胶 硅树脂 总计 2000 12.6 12.1 2.0 26.7 2001 14.0 12.2 2工 28.3 2002 15.7 12.1 2.0 29.8 2003 15.8 12.2 2.0 30.0 2004 16.2 12.7 2.1 31.0 2005 17.0 13.6 2.1 32.7 2006 17.4 13.8 2.1 33.3 2010(预测) 19.2 15.7 2.4 37.3 2.2.3 日本 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近几年日本国内有机硅消费量几乎没有增长,但消费结构有变化,按制品划分,硅橡胶消费比例由2000年的38.3%下降到2006年的

33.0%,硅油及其加工制品的消费量由54.5%上升到2006年的60.2%,硅树脂及其他产品消费比例基本保持在7%。表7给出近年日本有机硅的消费情况。 表7 日本有机硅材料消费量统计 万t 年份 硅油 硅橡胶 硅树脂 总计 -2000 4.97 3.49 0.66 9.12 2002 4.97 3.31 0.67 8.95 2005 6.09 3.31 0.69 10.09 2006 6.19 3.39 0.70 10.28 2010(预测) 7.23 4.00 0.80 12.03 2.2.4 其他 近年来,亚太地区(不包括我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比较快,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点,而且随着欧美国家部分高科技产业,如汽车、电子等向该地区的转移,有机硅产品的消费量大增。其消费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欧美,达到7%-9%。2001年,亚太地区有机硅单体的消费量已超过10万t,2005年达到20万-22万t,成为拉动全球有机硅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预计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未来有机硅材料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增加,继续拉动全球有机硅产业的健康发展。 3 国内市场分析及预测 3.1 生产

我国有机硅产品的研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沈阳化工研究院,到20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很多家有机硅单体生产厂,但大多存在规模小、成本高、技术落后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蓝星星火化工厂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年产量万吨级的生产装置。截止2007年底,全国有机硅单体生产总能力(以甲基氯硅烷的合成能力计)已达到52.5万t/a。我国主要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及生产能力见表8。

2006年10月,蓝星(集团)总公司宣布收购法国罗地亚公司的有机硅业务项目,从而使该集团国内外甲基氯硅烷的生产能力增加了22万t/a,达到42万t/a,跻身国际有机硅单体生产大公司之列。

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国内有机硅单体的产量连年增加,2007年的产量约为30万t左右,表9是近年国内有机硅单体产量。 表8 我国主要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及生产能力 万t/a 企业名称 2005 2006 2007 蓝星星火化工厂 10 20 20 浙江新安集团 7.5 9 10 吉化石化分公司 5 5 5 江苏梅兰集团 2.5 2.5 山东东岳 6 宁波合盛 6 江苏宏达 3 合计 22.5 36.5 52.5 表9 近年国内有机硅单体产量 年份 产量/万t 2000 4.6

2001 5.0 2002 8.7 2003 10.8 2004 15.4 2005 19.1 2006 24.0 2007 30.0 目前国内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装置的生产规模为5万t/a,二甲基二氯硅烷的选择性可长期稳定在80%以上,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基本接近国外先进水平,而且实现了长周期运转,已具备了与国外产品抗衡的能力。因此,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已进入国际市场,2006年与2007年出口量连续两年都超过6万t。

随着应用市场的不断开发,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有机硅单体的消费大国,但长期以来国内生产无法满足需求。根据近年国内有机硅单体的生产情况,我国有机硅单体大发展的时机已成熟,完全可以用国内开发的生产技术建设大规模的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近两年来,国内掀起了有机硅单体投资热潮;除浙江合盛、山东东岳等公司的装置已建成外,仍有新建和扩建项目在实施之中。此外,我国作为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有机硅单体消费国也吸引着国外的生产商直接参与我国的有机硅单体的生产,德国的瓦克公司和美国道康宁公司联合投资的有机硅单体公司已于2006年开始在张家港建设,计划总生产规模为40万t/a,预计一期工程将于2008年投产。

根据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建设工程统计资料,预计2010年我国有机硅单体以甲基氯硅烷的总合成能力计将超过150万t/a,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国。2010年我国有机硅单体能力预测见表10。 表10 2010年我国有机硅单体能力预测 万t/a

企业名称 生产能力 江西星火有机硅厂 20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 20 蓝星(天津)化工 20 Dow Coming,Wacker 20 山东东岳化工集团 16 江苏梅兰集团 12.5 四川省硅峰有机硅有限公司 10 浙江中天氟硅材料有限公司 6 浙江恒业成特种有机硅材料公司 6 浙江合盛化工集团 6 河南平煤集团开封东大化工有限公司 6 山西三佳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6 唐山三友硅业有限责任公司 6 江苏宏达集团 3 合计 157.5

有机硅市场分析 

1概述有机硅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科技材料,从20世纪40年代初工业化生产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建筑、纺织、医药、日化等领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新材料。有机氯硅烷单体是整个有机硅化学的支柱,其中绝大多数有机硅材料都含有由二甲基二氯硅烷所制得的聚硅氧烷,如果引入其他基团、如苯基、乙烯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i5z01ued20n19a8i5m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