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文棋小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姓名:
教学内容 第1课 我驾神舟游太空 教学目标: 课时 第( )——( 2 )时 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 3.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遨游太空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绘画或制作出一幅太空遨游图。 难点:有创意地进行飞行器的设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准备: 作业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蜡笔水彩画的工具,分创作组(4人一组),收集太空的有关图片资料 (教师)课件、范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太空飞行器的模型等 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 (1)世界上除了鸟儿会飞外,还有什么东西会飞?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2.了解太空。 (1)学生分组交流自己事先收集的有关太空的图片资料。 (2)教师补充小结并板书:宇宙飞船、宇航服、太空、星球。 3. 欣赏图片。 (1)提问:说说宇宙飞船的组成部分并简述其设计的注意点。 (2)教师小结,板书欣赏要点:①形状;②色彩;③结构;④其他因素。 4.学生创作。 (1)主题:我驾神舟游太空。 (2)提问:在太空遨游时你希望驾怎样的飞行器?穿怎样的宇航服?最想到哪个星球上去探险?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3)学生创作作品,教师指导。 (4)启发:①构思:与众不同,富有创意;②构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③创作:掌握技法,熟练表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5.作业讲评。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互评。 (2)有时间的学生进一步修改作品。 6.课外作业。 (1)收集有关太空的图片资料。 (2)准备小组创作比赛。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创作小组内商讨创作方案 (教师) 有关绘画和手工的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 1.强调要点。 (1)事先商量好分工情况。 (2)各小组在30分钟内创作一幅作品。 (3)把大家对遨游太空的感受在创作中具体地表现出来。 2.学生制作。 (1)主题:体验太空。 (2)准备:交流2分钟,安排好分工。 (3)建议:①注意安全;②要有创新;③结合未来发展方向;④最好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 3.教师指导。 教师在构思、构图、技法及学生的合作方面作指导。 4.展示作品。 让各组代表上台发言,并互相评价作品。 5.课外拓展。 (1)要求各班进行作品展评。 (2)举办有关太空知识的讲座。 (3)鼓励对太空有兴趣的同学继续深入探究太空的奥秘。 备注 教 学 反 思 慈溪市文棋小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姓名:张红丹
教学内容 第2课 我们爱劳动 教学目标: 课时 第( )——( 2 )时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准备: 作业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揭题。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书中作品《夯歌》、《拾穗》, 设问:欣赏了这两张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课题《我们爱劳动》。 2.讨论研究。 (1)欣赏书中第5页的4幅示范图,小组内讨论:画中的劳动者是怎样的动态? (2)交流讨论意见,教师小结:人体运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 (3)学生模拟某一劳动动作,其余学生观察人体各部位的变化,教师适当示范动态线。 3.作业要求。 尝试描绘自己从事过的劳动。(本课时完成人物的描绘) 4.交流评价。 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同学互相评价并提出建议。 5.教师小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1.表扬提示。 教师表扬上节课人物动态表现好的学生创作作品。 2.欣赏启发。 (1)欣赏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教师小结:选择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可以使画面达到传神的效果。 (3)小组活动:欣赏分析学生作品,讨论作品是抓住劳动中哪些最典型的动作和环境来表现主题的?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你认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地方处理得特别好? (4)汇报交流,教师小结:除画出自己劳动时最典型的动态外,还要画出当时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围的环境等。色彩的使用也应突出主题。 3.作业要求。 将上节课的作品继续添加劳动的工具和周围的环境。 4.学生创作。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色彩的运用也应突出主题。 5.交流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同学互评。 6.教师小结。 建议学生课后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备注 教 学 反 思
慈溪市文棋小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姓名:张红丹
教学内容 第3课 绿化家园 教学目标: 课时 第( )——( 2 )时 1.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学会用绿色装扮家园、社区。 2.学习用折剪纸的方法,表现各种树的外形,感受不同树的造型美感。 3.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剪纸造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和学习折剪纸材树,培养学生有爱绿护绿的兴趣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难点:掌握折剪树的各种具体制作方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准备: 作业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山林绿化、绿色家园的摄影图片,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 (教师)收集有关绿化家园的图片、海报,制作成课件,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1)看图谈感受,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与学生课前收集的绿色家园摄影图片欣赏相结合,直观感受绿色的美。请学生讲讲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了解植树绿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说说植树节的由来及时间。 提问:3月12日是什么节日?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 (3)揭示课题《绿化家园》。 2.探究新知,学习对称剪方法。 (1)教师出示一张绿色的纸,提出问题:一张彩纸怎样才能变成一棵树,用什么办法? (2)学生得出结论:以彩纸做材料,用折、剪等方法,可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 (3)教师示范用对折法剪“树”。 强调先沿对称轴画半棵树,再剪。 (4)学生试着剪纸。 (5)认识不同树的外形特征。 看课件《各种各样的树》,说说你能识别哪些树木,说出他们的外形特征。 (6)分组讨论:剪纸的树形可以有哪些变化? (7)小结。 3.学习用四连折法剪树。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集体创作纸贴画《美丽的大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