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王纪红
【摘 要】摘 要: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作为高中阶段教学的基础性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缺乏一定的衔接性教育,导致高中的数学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初次学习时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在目前高中课堂中对小组合作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高中数学课堂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
【期刊名称】考试周刊 【年(卷),期】2017(000)089 【总页数】1
【关键词】关键词:学习模式;结构合理;评价体系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对于学生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增加,尤其是团队合作意识的要求增加。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都对当代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较为深奥,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学生不可能完全通过教师的渠道解决自己的问题。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既是一种很好地课堂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自学体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可以促进学生增加团队意识,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且学会在团队中获取资源,增加自学能力,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中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分析
1.师生教育观念的陈旧
高中的教学主要是依据高考的要求进行设计的,可以说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模式要求构建起来的。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很少会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由于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在数学课程中应该以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自主练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势会影响到学习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无法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可能不敢在小组中进行发言,无法达到锻炼自己的要求。 2.小组成员组成不合理
目前高中现存的合作小组,尤其是高中课程中的合作小组,很多都是按照学习成绩的排名进行排列的。一般是按照综合成绩的高低对学习小组进行构建,在构建中采取多点开花式,对学生进行混搭,通过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组合到一组,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形式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集体提高。但是由于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学生之间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学生之间的合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在小组中共同进步,甚至导致一部分同学学习成绩下降。 3.合作小组形式大于内容
合作小组的形式在实际教学生活中远远大于实际内容。部分学校为追求形式上的统一,将所有年级和所有课程都规定要进行学习小组的构建。在数学课程中,由于实际的实践活动存在一定的难度,学习小组的形式几乎只停留于收发作业的阶段。小组合作的形式并没有实际发挥出它的作用。
三、高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策略
1.转变师生教育和学习观念
要想构建好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小组,并使之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的作用,必须要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第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推动教师教
育观念向现代化方向转变,促进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要促进学生在学习小组中汲取知识,利用学习小组的形式群策群力,促进小组内学生的共同进步。 2.设置科学合理的小组
要设置结构科学,人员配置合理的学习小组。要使小组的人员构成比较合理。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较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过分追求小组内的学习成绩平衡反而会适得其反。在进行人员配置时,应当和分层教学法进行结合。将学生按照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聚类分组。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小组,教师应当鼓励其提高自学能力,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在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学习小组,教师应当重点进行指导,促进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上升。
3.精心设计小组合作题目
小组合作的数学题目的设计非常重要,合作学习不同于单独学习,在合作小组中应当讨论适合于进行小组合作的题目。一方面,应当对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区别对待,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小组,应当布置具有开放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题目,使学生通过对小组合作题目的讨论,促进其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的小组,应当布置基础性题目,使学生在讨论中巩固基础,提高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
4.建立良好的小组评价机制和体系
要建立起合理的小组之间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通过指标的建立推动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另一方面,要综合评价小组的成就和作用,通过对比小组内成员的共同进步的程度,来评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