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012版】
专题一 工程分析
根据CP对EI的表现不同,分为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CP和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CP。
一、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一)掌握工程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1.物料衡算法,在工程分析中,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及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翔实或对生产工艺熟悉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讲,该方法是最精确的。∑G投入=∑G产品+∑G流失(1-1)
∑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 (1-2)
2.类比法,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CP的性质、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类比法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但用此法应注意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生产管理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A=AD×M (1-3) AD=BD-(aD+bD+cD+dD) (1-4)
3.资料复用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EIA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特点:方法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适用范围: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CP。
4.实测法:通过选择相同或类似工艺实测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导则教材) 5.实验法: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来确定一些关键的污染参数。(导则教材) (二)掌握CP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
对于EI以污染因素为主的CP来说,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工程分析项目 工作内容 工程概况 工程一般特征简介;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项目组成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 分析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物料平衡与水平衡;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及污染物分析 分析;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分析环保措施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分析与处理工艺有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分析环保措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根据气象、水文等总图布臵方案分析 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臵的合理性;分析环境敏感点处臵措施的可行性 工程分析的内容应满足“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要求。 (三)掌握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污染工艺流程图)
1.工艺流程应在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的可研或设计文件基础上,根据工艺过程的描述及同类项目生产的实际状况进行绘制。2.有别于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更关心的是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3.绘制污染工艺流程应包括涉及产生污染物的装臵和工艺过程,不产生污染物过程和装臵可以简化,有化学反应发生的工序要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4.在总平面布臵图上标出污染源的准确位臵,以便为其他专题评价提供可靠的污染源资料。
(四)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及计算方法
1.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是各专题评价的基础资料,必须按建设过程、运营过程两个时期详细核算和统计。根据项目评价需要,一些项目还应对服务期满后(退役期)影响源强进行核算,力求完善。因此,对于污染源分布应根据已经绘制的污染流程图,并按排放点标明污染物排放部位,然后列表逐点统计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浓度及数量。对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必须以项目的最大负荷核算。
2.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须按废水和废气污染物分别统计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固体废弃物按我国规定统计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并应算清“两本帐”,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量和实现污染防治措施后的污染物削减量,二者之差为污染物最终排放量。统计时应以车间或工段为核算单元,对于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要求实测,实测有困难时,可以利用年均消耗定额的数据进行物料平衡推算。
3.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的过程中,应算清新老污染源“三本帐”,即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包括“以新带老”削减量)污染物排放量,其相互的关系: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五)掌握水平衡图分析与水平衡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在EIA进行工程分析时,必须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物料,主要是针对有毒有害的物料,进行物料衡算。水平衡式:取水量Q +物料带入水量A =耗水量H +排水量P +漏水量L
①取水量Q:工业用水的取水量是指取自地面水、地下水、自来水、海水、城市污水及其他水源的总水量。对于CP工业取水量包括生产用水(包括间接冷却水、工艺用水和锅炉给水)和生活用水。
工业取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 ②重复用水量C:指生产厂(CP)内部循环使用和循序使用的总水量。 ③耗水量H:指整个工程项目消耗的新鲜水量总和。H=Q1+Q2+Q3+Q4+Q5+Q6 式中,Q1—产品含水(由
1
产品带走的水);Q2—间接(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Q3—洗涤用水(包括装臵和生产区地坪冲洗水)、直接冷却水和其他工艺用水量之和;Q4—锅炉运转消耗的水量;Q5—水处理用水量,指再生水处理装臵所需的用水量;Q6—生活用水量。
看图: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为正流向;从右至左为反流向,主要是循环水、回用水。 (六)掌握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
无组织排放是对应于有组织排放而言的,主要针对废气排放,表现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没有进入收集和排气系统,而通过厂房天窗或直接弥散到环境中。工程分析中的定义:无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表现形式:弥散型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设备、管道和管件的跑冒滴漏;在空气中的蒸发、逸散引起的无组织排放。统计内容:无组织排放源分布及无组织排放量。统计方法:①物料衡算法。通过全厂物料的投入产出分析,核算无组织排放量。②类比法。与工艺相同、使用原料相似的同类工厂进行类比,在此基础上,核算本厂无组织排放量。③反推法。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浓度),利用面源扩散模式反推,以此确定工厂无组织排放量。
(七)熟悉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及技术要点
1.分析CP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通过调查同类企业的现有环保处理方案的经济技术运行指标,然后分析CP可研采用的环保设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运行可靠性)。2.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3.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EP设施投资构成须列表给出,一般按废水、废气、噪声治理、固废处理、厂区绿化等项目列示。改扩建项目,还应包括“以新带老”的环保投资内容。4.依托设施(改扩建前原有环保设施)的可行性分析。
(八)熟悉工程选址可行性和总图布臵合理性分析中需要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总图布臵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合理布臵CP的各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给出总图布臵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图中应标明:①保护目标与CP的方位关系;②保护目标与CP的距离;③保护目标的内容与性质;④风向玫瑰图。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臵的合理性。在充分掌握项目建设地点的气候、水文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对污染物的污染特性的影响,合理布臵工厂和车间,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3.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臵措施的可行性。(如搬迁、防护等)
二、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一)掌握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新增内容)
1.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并给出工程的经济技术指标;介绍工程特征,并给出工程特征表;介绍工程项目组成(包括施工期临时工程),给出工程的项目组成表;阐述工程施工和运营设计方案,并给出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工程布臵示意图;比选方案。应给出地理位臵图、总平面布臵图、施工平面布臵图、物料(含土石方)平衡图和水平衡图等工程基本图件。
2.初步论证。包括:⑴CP和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⑵CP选址选线、施工布臵和总图布臵的合理性;⑶清洁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的可行性,提出替代或调整方案。
3.影响源识别。工程行为识别(包括重点工程识别、原有工程识别)、污染源识别。⑴工程行为分析,应明确给出土地征用量、临时用地量、地表植被破坏面积、取土量、弃渣量、库区淹没面积和移民数量等。⑵污染源分析,原则上按污染型CP要求进行,从废水、废气、固废、噪声与振动、电磁等方面分别考虑,明确污染源位臵、属性、产生量、处理处臵量和最终排放量。⑶改扩建项目,还应分析原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识别原有工程影响源和源强。
4.EI识别。一般从社会影响、生态影响和环境污染三个方面考虑,生态影响要识别工程行为造成的直接影响,污染影响造成的间接生态影响,甚至工程行为和污染影响在时空上的累积效应(累积影响),明确各类影响的性质(有利/不利)和属性(可逆/不可逆,临时/长期等)。
5.EP方案分析。从经济、环境、技术和管理方面来论证EP措施和设施的可行性,必须满足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要求,技术先进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确保EP目标可达性。包括:⑴施工和运营方案合理性分析;⑵工艺和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分析;⑶EP措施的有效性分析。⑷设施处理效率合理性和可靠性分析。⑸EP投资估算及合理性分析。
6.其他分析。包括非正常工况类型及源强、事故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以及防范与应急措施说明。 (二)掌握生态影响的源和强度分析内容与方法(新增内容) 1.影响源识别(内容同上)。2.EI识别(内容同上)。
(三)熟悉项目施工期、运行期主要生态影响途径的分析方法(旧导则内容)
1.施工期的工程措施对生态影响途径分析: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活动、机械设备使用等使植被、地形地貌改变,使土地和水体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以及由于生态因子的变化使自然资源受到影响。
2.运行期工程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主要包括工程运行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土地和水体的利用状况,由此影响了自然资源状况。
专题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一)熟悉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一般包括地理地质概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土壤与水土流失、生态、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内容。具体内容见下表: 项目 基 本 内 容 地理 CP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臵和交通位臵,项目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位臵 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并附地理位臵图。
2
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当地的地质状况,即:一般 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岩层、断层及断裂等)以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现,物情况 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 若CP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不叙述。 地质 评价生态影响类CP如矿山以及其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CP的EI时,对与CP有直接密切 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断裂、坍塌、地面沉陷等,要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一些特别相关 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地震,也应加以说明,必要时,应附图辅助说明,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做一定的现场调查。 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简要说明CP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周围地貌类一般 型(山地、平原、沟谷、丘陵、海岸等)以及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地貌的情况。情况 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等有危害的地貌现象,若不直接或间接危害到CP时,可概要地形 说明其发展情况。若无可查资料,需做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 地貌 应较详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还应附CP周围的地形图,特别应详细说明可能直接对CP密切 有危害或将被项目建设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必要时还应进行一定的现场调相关 查。 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大气环境状况,如CP所在地厂的主要气候特征,一般 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风玖瑰图,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气候 情况 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特征(如与 梅雨、寒潮、雹和台、飓风)等。 气象 密切 如需进行CP大气EIA,除应详细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增加对大气环境影响相关 评价区的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湍流等污染气象特征进行调查与必要的实际观测。 如不进行地面水环境的单项影响评价,根据现有资料部分或全部地概要说明地面水状况(分布及利用情况),地面水各部分之间及其与海湾、地下水联系,地面水的水文特征、水质现一般 状及其污染来源。 地面 情况 CP建在海边,又无需进行海湾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性叙述部分或全水 部内容:概要说明海湾环境状况,即海洋资源及利用情况,海湾的地理概况,海湾与当地环境 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海湾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污染来源等。 如需进行CP的地面水(包括海湾)EIA,详述上面内容,还应增加水文、水质调查、水文测密切 量及水利用状况调查等。地面水和海湾的环境质量,以确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或海水相关 水质标准限值为基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选定的评价因子分别进行评价。 一般 CP不进行与地下水直接有关的EIA时,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当地地下水地下 情况 的开采利用情况、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与地面水的联系以及水质状况与污染来源 水 若需进行地下水EIA,除较述上述内容,还应选择进一步调查:水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密切 环境 污染源情况,水的储量与运动状态,水质的演变与趋势,水源地及其保护区的划分,水文相关 地质方面的蓄水层特性,承压水状况等。当资料不全时,应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当CP不进行与土壤直接有关的EIA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的简述下列内容:一般 土壤 CP周围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的肥力与使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情况 与 其质量现状,CP周围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等 水土 当需要进行土壤EIA时,详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进一步调查: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切 流失 土壤成分与结构,颗粒度,土壤容重,含水率与持水能力,土壤一次、二次污染状况,水相关 土流失的原因、特点、面积、侵蚀模数元素及流失量等,同时要附土壤分布图。 若CP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但项目规模较大时,应根据现有资料简述下列部分或全部内一般 容:CP周围地区的植被情况,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受危害的或作为资源的野动植 情况 生动、植物,当地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现状。若CP规模较小,又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物与 时,这一部分可不叙述。 生态 若需要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时,除应详细叙述上面的内容外,还应进一步调查:本地区主要密切 的动、植物清单,特别是需要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性相关 状况,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环境因素调查。 (二)了解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社会经济主要根据现有资料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简述评价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⑴人口:居民区的分布情况及分布特点,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等;⑵工业与能源:CP周围地区现有厂矿企业的分布状况,工业结构,工业总产值及能源的供给与消耗方式等;⑶农业与土地利用:包括可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及产量,农业总产值以及土地利用现状,CPEIA应附土地利用图。⑷交通运输:CP所在地区公路、铁路或水路方面的交通运输概况以及与CP之间的关系。2.文物与景观。文物是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或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庙、石刻等。景观一般指具有一定价值必须保护的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现象,如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温泉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等。如不进行这方面的影响评价,则只需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CP周围具有哪些重要文物与景观;文物或景观相对CP的位臵和距离,其基本情况以及国家或当地政府的保护政策和规定。如CP需进行文物或景观的EIA,应详述上述内容,还应根据现有资料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进一步叙述文物或景观对人类活动敏感部分的主要内容。内容有:它们易于受哪些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因素的影响,目前有无已损害的迹象及其原因,主要的污染或其他影响的来源,景观外貌特点,自然保护区
3
或风景游览区中珍贵的动、植物种类以及文物或景观的价值(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美学的、历史的、艺术的和科学的价值等)。3.人群健康状况。当CP传输某种污染物,且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时,应进行一定的人群健康调查。调查时,应根据环境中现有污染物及CP将排放的污染物的特性选定指标。
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
分为现场监测法、收集已有资料法。资料来源分三种途径,可视不同评价等级对数据的要求采用:⑴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⑵收集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⑶进行现场监测。收集的资料应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代表性,监测资料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和主要敏感点的空气质量状况。一般来说,评价范围内区域污染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监测资料3年内有效。现场监测应确定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监测点位等,并提出监测需求,委托有资质的监测部门进行监测。监测因子应与评价项目排放的污染物相关,应包括评价项目排放的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监测时间选取应符合技术导则的要求。监测点位设臵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臵数量。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同时布点还要遵循近密远疏的原则。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臵应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二)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分析方法
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有效性分析应从监测资料来源、监测布点、点位数量、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条件、监测方法以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等方面分析是否符合导则、标准以及监测分析方法等有关要求。⑵日、小时平均浓度值既可采用现状监测值,也可采用评价区域内近3年例行监测资料或其他有效监测资料;年均值一般来自于例行监测资料。监测资料应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对近年来区域污染源变化大的地区,应以现状监测资料和当年的例行监测资料为准。对于评价范围有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应获取其监测资料,分析区域长期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⑶空气质量监测制度与布点原则应符合《大气导则》的要求。监测点位臵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⑷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满足项目的监测目的,并注意其适用范围、检出限、有效检测范围等监测要求。涉及GB 3095中各项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应符合GB 3095对分析方法的规定。对尚未制定环境标准的非常规大气污染物,应尽可能参考ISO等国际组织和国内外相应的监测方法,在环评文件中详细列出监测方法、适用性及其引用依据,并报请环保主管部门批准。⑸凡涉及GB 3095中污染物的各类监测资料的统计内容与要求,均应满足该标准中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表 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污染物 取值时间 数据有效性规定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 SO2,NO2 年平均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 TSP,PM10 年平均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SO2, NO2,CO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 TSP,PM10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 SO2, NO2,CO,O3 1h平均 每h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三)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方法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主要通过对现状监测资料和区域历史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对标法。对照各污染物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年、季、月均平均)、短期浓度(日、小时平均浓度)的达标情况。⑴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统计年、日、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与相应的标准限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占标率或超标倍数,评价其达标情况,若监测结果出现超标,应分析其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以及超标原因。并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日变化规律,以及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此外,还应分析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⑵现状监测数据达标分析。统计分析监测数据时,先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位臵,监测内容以及监测方法等内容。在分析处理各时段监测数据时应反映其原始有效监测数据,小时、日均等监测浓度应是从最小监测值到最大监测值的浓度变化范围值,即Cmin~Cmax的浓度,并分析最大浓度占标率,和监测期间的超标率以及达标情况。其中:超标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100%。参加统计计算的监测数据必须是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对于个别极值,应分析出现的原因,判断其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数据不参加统计计算,未检出的点位数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中。⑶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分析。分析评价范围内的各项监测数据的日变化规律及年变化趋势,并绘制污染物日变化图和年变化趋势图,参考同步气象资料分析其变化规律,并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区域大气环境整治方案和近3年例行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区域环境容量。
(四)了解边界层结构及其生消演变规律
1.边界层结构。受下垫面影响的几公里以下的大气层称为边界层,大气边界层是对流层中最靠近下垫面的气层,通过湍流交换,白昼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以感热和潜热的形式向上输送,加热上面的空气,夜间地面的辐射冷却同样也逐渐影响到上面的大气,这种热量输送过程造成大气边界层内温度的日变化。大型气压场形成的大气运动动量通过湍流切应力的作用源源不断向下传递,经大气边界层到达地面并由于摩擦而部分损耗,相应地造成大气边界层内风的日变化。
2.边界层的生消演变规律。在陆地高压区,晴朗天气条件下,边界层的生消演变规律:日间,受太阳
4
辐射的作用地面得到加热,混合层逐渐加强,中午达到最大高度;日落后,由于地表辐射,地面温度低于上覆的空气温度,形成逆温的稳定边界层;次日,又受太阳辐射的作用,混合层重新升起。大气边界层的生消演变规律依赖于地表的热量和动量通量等因素,污染物的传输扩散取决于边界层的特征参数。混合层高度(h):是指对流边界层的高度,也就是在大气边界层处于不稳定层结时的厚度。莫奥长度(Lmo):对于定常、水平均匀、无辐射和无相变的近地面层,其运动学和热力学结构仅决定于湍流状况。当Lmo>0,近地大气边界层处于稳定状态,Lmo数值越小或混合层高度(h)与Lmo的比值(h/Lmo)越大,越稳定,h则越低;当Lmo<0,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Lmo|数值越小或|h/Lmo|越大,越不稳定,h则越高;当|Lmo|→?,边界层处于中性状态,|h/Lmo|=0,混合层高度大约有800m。
(五)掌握常规气象资料(温度、风速、风向玖瑰、主导风向)的分析内容与应用
1.温度是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温廓线即反映温度随高度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①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②一级评价项目,还需酌情对污染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温廓线分析。分析逆温层出现的时间、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一旦逆温层消退,会有短时间的熏烟污染。
2.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m/s),风速可随时间和高度变化。从气象台站获得的风速资料有两种表达方式,数值的和用字母C表示的,C代表风速资料已<测风仪的最低阈值,通常称为静风。风速统计量: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季h平均风速的变化。即对多年气象资料的风速按相同月份和不同季节每天同一时间进行平均,求得每月和不同季节每h的平均风速,并绘制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风速统计量还包括不同时间的风郭线图,即反映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以研究大气边界层内的风速规律。一级评价项目,还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风廓线的分析,并分析不同时间大气边界层内的风速变化规律。
3.风向、风频。①风向指风的来向。气象(台)站风向资料通常用16个风向来表达,静风的风向用C来表达。②风频指某风向占总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③风向玖瑰图是统计所收集的多年地面气象资料中16个风向出现的频率,然后在极坐标中按16个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④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在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各季及长期平均各风向风频变化情况。统计在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静风频率单独统计;并在极坐标中按各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绘制各季及年平均风向玖瑰图。风向玖瑰图应同时附当地气象台站多年(20年以上)气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
注意:在模式计算中,若给静风风速赋一固定值,应同时分配静风一个风向,可利用静风前后的观测资料的风向进行插值,或在气象资料比较完整,即日观测次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利用静风前一次的观测资料中的风向作为当前静风风向。
4.主导风向。①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在连续45°左右。对于以十六方位角表示的风向,主导风向范围一般是指连续两到三个风向角的范围。②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30%,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③在没有主导风向的地区,应考虑项目对全方位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
三、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掌握不同类型污染源的调查方法 1.污染源类型:点源和面源(非点源)。污染物类型: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pH值和热效应。 2.污染源调查原则及内容 污染源 调 查 原 则 调 查 内 容 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测试。调①污染源的排放特点;②污点源 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等级及其与CP的关系而略有不同。染源排放数据;③用排水情评价等级高而且现有污染源与CP距离较近时应该详细调查。 况;④废水、污水处理状况 工业类及其他非点源污染非点源 一般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不进行实测 源 ⑴点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①排放特点:调查确定排放口的平、断面位臵、排放方向、形式(分散或集中)。②排放数据:根据现有的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各厂矿的工艺路线等选定的主要水质参数,并调查现有的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③用排水状况: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及排水总量等。④废(污)水的处理状况:主要调查废(污)水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进、出水质状况等。⑵工业类非点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①非点源概况: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的堆放位臵、面积、形式、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方式等。②非点源的排放方式、去向与处理情况:应说明非点源污染物是有组织的汇集还是无组织的漫流;是集中后直接排放还是处理后排放;是单独排放还是与生产废水或生活污水合并排放等。③非点源的排污数据:根据现有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根据引起非点源污染的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的物理、化学、生化性质选定调查的主要水质参数,调查有关排放季节、排放时期、排放量、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数据。⑶其他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①山地、草原、农地非点污染源,应调查有机肥、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流失率、流失规律、不同季节的流失量等。②城市非点污染源,应调查雨水径流特点、初期城市暴雨径流的污染物数量。
3.水质因于选择: 表 水质因子选择 水质因子 内 容 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所列的pH值、DO、CODMn、CODCr、BOD5、常规水质因?6+TN或NH3-N、酚、CN、As、Hg、Cr、TP、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子 及污染源状况适当增减。 特殊水质因根据CP特点、水域类别、评价等级和CP所属行业的特征水质参数表进行选择,可以子 适当删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