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是可以被开发的
证据有以下几点:
一、一个人天生就要成为领导者
领导者的角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需要“做决定”。人时刻都在面临着抉择,有的决定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无意识的。一个人就算终身没有领导过别人,但他一定领导过自己,为自己做过决定。所以产生了诸如“优柔寡断”、“果断”、“武断”一类的词语,回想一下,是不是常常用在评价一个领导者的时候?
二、一个人的领导力不是天生就完备的
在智力处于同一个范围内的情况下,韩信可以决定背水一战;吴三桂可以决定冲冠一怒为红颜;邓小平可以决定改革开放,而身为大多数的“我们”,只有触发被动技能。
“你天生就是做……的料子”,这话听听就好,背后确实藏着他走过的路。
这里有一个可能,运动员在跨栏的时候,不是跑道不同,不是栏杆不同,就连他们的起点都是相同的。最有可能带来不同的就是他们过往的训练。而很多人可能不明白,那背后的辛苦训练才是拉开距离的重要因素。
所以有人说,他天生就是做管理的料子;我天生就不适合。这种话我是不认可的。说这话的人只是把别人的表现误认为是“起点”,而看不见背后的努力才是真的buff。
三、如果领导力不可开发、不可培养,那培训公司就是在耍流氓 市场上关于领导力培养和开发的培训项目不计其数,甚至不少培训供应商将此作为自己的核心课程体系。
很多公司自己也在做领导力培训,请公司一把手或者高管给低阶管理者讲课,还有的公司会做“组织经验萃取”。
这些都相当于是知识植入,或者间接经验学习。如果根本是不可获得、不可吸收的营养,那就是伪营养,是耍流氓。
四、我们需要相信:领导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培养而获得跟提高的 判死刑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医生告诉病人,癌症是要死人的,做什么都没用。病人心理素质稍微不好一点,可能分分钟就撒手人寰了。可医生要是始终告诉你:你要坚信,我们在尽全力想办法,一切都有发生奇迹的可能,奇迹是什么?是我们谁都意想不到的一种发生! 不要怀疑“相信”的力量,更不要怀疑“奇迹”的力量。连口吃国王都可以发表振奋人心的演讲(奥斯卡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难道还不足以让你相信一项很多人都需要的能力竟然学不来? 看着一帮急需提升领导力,从而使公司发展更快速更良性的管理者,你告诉老板:领导力是不可以提高的。相信我,他根本不愿意听。
什么是领导力?
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领导力。
连杰克·韦尔奇、马云都不能。 但是我们可以去找寻两个版本:
一、那些最优秀的有关领导力问题的研究人员和作者提出的论点
沃伦·贝尼斯在《领导者》(与伯特·内那斯合著)和《领导者为什么能领导》中的研究发现,称职的领导者: ——创造激动人心的幻想 ——以自己为范例管理他人 ——是雇员、卖主和顾客可以见到的 ——注意倾听 ——掌握潮流
——借助管理层次较少的扁平组织系统 ——提供合适的培训
肯内斯·布兰查德在他的《现场领导和一分钟管理模式》中强调,领导者需要:
——确立清晰的目标 ——给出明确的指示 ——支持他们所需要的人
——当部下做好准备就授予和加强他们的权力 ——对业绩给予回报 ——具有灵活的领导方式
(以上两个观点整理来自于书籍《领导力开发50个活动》)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经典的,或最新的关于领导力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借鉴。
二、建立公司自有的领导力模型
可以由公司自行进行提取,也可以跟供应商一起做项目开发,在岗位胜任力的基础上,提炼出属于公司自己的,符合企业文化及人才发展的领导力模型。
在做模型设计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模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vuca时代之下,素质标签会不断迭代,与时俱进。当然,不是说有了领导力模型就万事俱备,但没有,会很头疼。
打个小结: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不是同一个意思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