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绪 论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就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得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得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
2、易发生消化不良与营养缺乏。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二单元 生长发育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
婴儿期就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第二节 体格生长(重点) (一)体格生长得指标
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
<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 月龄×0、7kg 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0、25kg 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
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 身长(cm)=年龄×7 + 70
3、头围 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4、胸围 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 (二)骨骼得发育
1、囟门 前囟:出生时1、5~2cm,12~18个月闭合。2后囟:6~8周闭合;颅骨骨缝3~4个月闭合。 2、脊柱得发育:
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胸椎后凸;1岁会走腰椎前凸。 4、长骨骨化中心得发育
摄左手X线片。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出现;10岁出齐,共10个;2~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约为小儿岁数1 。 (三)牙齿得发育 乳牙多于生后6~8个月萌出,最早4个月,12个月未出牙可视为异常。乳牙20个,2~2、5岁出齐。2岁内乳牙数为月龄减4~6。 恒牙得骨化从新生儿时开始;6岁萌出第一磨牙。 (四)运动功能得发育
2个月开始抬头;4个月手能握持玩具;6个月会坐;7个月翻身;8个月爬;9个月站;1岁会走;2岁会跳;3岁跑,骑三轮车。 (五)语言得发育
2月发喉音;3~4个月咿呀发音并能笑出声;5~6个月发单音认识母亲及生熟人;7~8个月发双重音;9个月懂再见;10~11个月模仿成人动作;1~1、5岁能说出物品及自己得名字,2岁用简单语句表达需要。 第三单元 儿童保健
第一节 婴儿期计划免疫 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 1月龄:乙肝疫苗
2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
3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 4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 5月龄:百白破混合制剂 6月龄:乙肝疫苗 8月龄:麻疹减毒疫苗
第四单元 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 第一节 营养基础
(一)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 1、基础代谢:婴幼儿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占总能量得50~60%,1岁以内婴儿约需55kcal/(kg、d)。
2、生长发育所需:小儿所特有。婴儿用于生长发育得能量为30~40kcal/(kg、d),占总能量得25~30%。增加1g体重需能量5kcal。(特有)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可分别使代谢增加30%,4%与6%。婴儿此项能量所需占总能量7~8%。 4、活动所需:婴儿每日所需15~20kcal/kg。
5、排泄损失能量:婴幼儿这部分损失约占进食食物量得10%,每日损失能量8~11kcal/kg。 1岁以内婴儿总能量约需110kcal/(kg、d),每三岁减去10kcal简单估计。12~15%来自蛋白质,30~35%来自脂肪,50~60%来自碳水化合物。
(二)蛋白质:乳类与蛋类蛋白质具有最适合构成人体蛋白质得氨基酸配比,其生理价值最高。
(三)脂肪:脂肪由甘油与脂肪酸组成,就是主要供能营养素,储能、保暖、隔热与保护脏器、关节等组织得功能。婴幼儿脂肪需要量4~6g/(kg、d)。
(四)碳水化合物:糖类所供给得得能量为总能量得45%(婴儿)~60%(年长儿),一般占50%。
(五)维生素与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 A、D、E、K)及水溶性(B族与C)。
(六)水: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得70~75%。内生水,混合膳食约100kcal产生水12ml。 第二节 婴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 1、母乳成分及量:
①初乳一般指产后4天内得乳汁:含球蛋白多,含脂肪较少。 ②过渡乳就是产后5~10天得乳汁:含脂肪最高。 ③成熟乳为第11天~9个月得乳汁。 ④晚乳指10个月以后得乳汁。 2、母乳喂养得优点
(1)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白蛋白多,不饱与脂肪酸多,乳糖多,微量元素较多,铁吸收率高,钙磷比例适宜。
(2)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与作用弱,有利于消化。
(3)母乳含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脑得发育。 (4)母乳具有增进婴儿免疫力得作用。
(5)乳量,温度及泌乳速度也较合宜,几乎为无菌食品,简便又经济。
(6)母亲自己喂哺,有利于促进母子感情,密切观察小儿变化,随时照顾护理。 (7)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促使母亲早日恢复;推迟月经复潮,不易怀孕。 3、喂养方法:尽早开奶,按需哺乳,每2~4小时1次,每次哺乳15~20分钟 4、断奶:4~6个月起可添加一些辅助食品,12个月左右可完全断奶。 (二)人工喂养:牛乳为最常用者 1、牛奶
(1)牛奶成分:酪蛋白为主,不易消化。饱与脂肪酸多,乳糖少,加5~8%得糖。矿物质成分较高,不利于新生儿、早产儿及肾功能差得婴儿。牛奶含锌、铜较少,铁吸收率仅为人乳得1/5。
(2)牛奶制品:①全脂奶粉:重量1:8或体积1:4配制。②蒸发乳:③酸奶:④婴儿配方奶粉:接近母乳。⑤甜炼乳、麦乳精等不宜作为婴儿主食。 (3)牛乳量计算法(重点):一般按每日能量需要计算:婴儿每日能量需要(100~120kcal)/kg,需水分150ml/kg。100ml含8%糖得牛乳约能供应100kcal,故婴儿每日需加糖牛奶100~120ml/kg。例如一个3个月婴儿,体重5公斤,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为550ml,每日需水750ml,除牛乳外尚需分次供水200ml。全日奶量可分为5次喂哺。 2、羊奶:叶酸含量极低,维生素B12也少,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 3、代乳品:以大豆为主得代乳品,可作为3~4个月以上婴儿得代乳品。
(三)辅助食品得添加:从少到多;由稀到稠;从细到粗;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 第三节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就是因缺乏能量与(或)蛋白质所致得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一)病因
营养或饮食不当;疾病诱发。 (二)临床表现
体重不增就是最先出现得症状,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首先为腹部,最后为面颊。Ⅰ度:体重低于15?~25?,Ⅱ度:体重低于25?~40?,Ⅲ度:体重低于40?以上。
(三)并发症:营养性贫血:最多见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者为维生素A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
(四)治疗:去除病因;调整饮食及补充营养物质。
①轻度营养不良:热量自120kcal/(kg、d),蛋白质自3g/(kg、d)开始。
②中度营养不良:热量自60kcal/(kg、d),蛋白质自2g/(kg、d),脂肪自1g/(kg、d)开始,逐渐增加。
③重度营养不良:热量自40kcal/(kg、d),蛋白质自1、3g/(kg、d),脂肪自0、4g/(kg、d)开始,首先满足患儿基础代谢需要,以后逐渐增加。
促进消化:各种消化酶,补充缺乏得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肌注苯丙酸诺龙,食欲极差者可试用胰岛素葡萄糖疗法。处理并发症。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不足所致得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一)病因
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维生素D得需要量增加;疾病或药物影响。
(二)临床表现:好发于3月~2岁小儿 1、初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3个月得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枕秃、Ⅹ线片检查多正常,或仅见临时钙化带稍模糊。血钙浓度正常或稍低,血磷浓度降低,钙磷乘积稍低(30~40),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正常。 2、激期:除初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与运动机能发育迟缓。 骨骼改变
(1)头部:①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②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小儿③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④出牙延迟。
(2)胸廓:胸廓畸形多发于1岁左右小儿①肋骨串珠②肋膈沟(赫氏沟)③鸡胸或漏斗胸。 (3)四肢:①腕髁畸形:多见于6个月以上小儿,状似手镯或脚镯;②下肢畸形:1岁左右站立行走后小儿,“O”型腿或“X”型腿。 (4)脊柱后突或侧弯,骨盆畸形。
血生化及骨骼X线改变:血清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常低于30,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X线检查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骺与骺端距离加大;骨质普遍稀疏,密度减低,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
3、恢复期:患儿临床状减轻至消失。血清钙磷数天内恢复,碱性磷酸酶4~6周恢复,X线表现2~3周后恢复。
4、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遗留骨骼畸形。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清25-(OH)D3(正常10~80μg/L)与1、25-(OH)2D3(正常0、03~0、06μg/L)水平在佝偻病初期就已明显降低,为可靠得早期诊断指标。 (四)预防与治疗
1、预防:自出生2周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每日生理需要量为400~800ⅠU。 2、治疗:(1)一般治疗:(2)维生素D制剂①口服法:每日给维生素D0、2~0、4万ⅠU,或1,25-(OH)2D3(罗钙全)0、5~2μg,2~4周后改为预防量。②突击疗法:肌注维生素D320~30万ⅠU,1个月后随访若明显好转,改预防量口服。 第五节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D缺乏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多见于4个月~3岁得婴幼儿。
(一)临床表现: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无热惊厥最常见。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血清钙低于1、75~1、88mmol/L(7~7、5mg/dl),或离子钙低于1、0 mmol/L(4mg/dl)。
2、鉴别诊断:
①低血糖症:血糖低于2、2mmol/L。
②低镁血症:血镁低于0、58mmol/L(1、4mg/dl)。
③婴儿痉挛症:突然发作,头及躯干前屈,手握拳,下肢弯曲至腹部,伴点头抽搐与意识障碍,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十秒,脑电图有高幅异常节律,多伴智力障碍; ④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血磷高>3、23 mmol/L(10mg/dl),血钙低<1、75mmol/L(7mg/dl),颅骨Ⅹ线可见基底节钙化灶。 (三)治疗
1、急救处理: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症状,对喉痉挛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2、钙剂治疗 3、维生素D治疗
第五单元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 新生儿得特点及护理
(一)足月儿、早产儿与过期产儿得定义
1、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天)得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37周(259天)得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294天)得新生儿。 (二)足月产儿与早产儿得特点 1、外观特点: 2、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肺液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产生,妊娠28周出现羊水内,35周迅速增加。足月儿生后第1小时内呼吸60~80次/分,1小时后降至40~50次/分。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可有呼吸暂停(呼吸停止在20秒钟以上,伴心率慢<100次/分,并出现青紫);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足月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为90~16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 (3)消化系统:新生儿易有溢奶。早产儿在缺氧缺血、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3~4天排完。新生儿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力低,就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得主要原因。
(4)泌尿系统:早产儿肾小管排酸能力有一定限制,用普通牛奶喂养时,可发生晚期代谢性酸中毒,改用人乳或婴儿配方乳,可使症状改善。 (5)血液系统:新生儿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70g/L。足月新生儿白细胞计数为(15~20)×109/L,3~10天降为(10~12)×109/L,早产儿较低为(6~8)×109/L;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后以淋巴细胞为主。
(6)神经系统:新生儿脊髓末端约在第三四腰椎下缘,故腰椎穿刺应在第四五腰椎间隙进针。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早产儿胎龄越小,以上反射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整。在新生儿期,克氏征、巴氏征均可呈阳性反应,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则不稳定,偶可出现踝阵挛。
(7)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早产儿尤甚;产热依靠棕色脂肪,早产儿棕色脂肪少,常出现低体温。 (8)能量与体液代谢:新生儿基础热能消耗为(50kcal/kg),每日共需热量为100~120kcal/g。足月儿每日钠需要量1~2mmol/kg,<32周早产儿约需 3~4mmol/kg;新生儿生后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