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部编版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习线上线下衔接 在线学习任务
1.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荣的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 2.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其词风的特点
3.了解元曲的发展及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知道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适用学科 适用区域 知识点 1. 繁华的都市生活 2. 宋词 3. 元曲 4.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5.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6. 发达的中外交通 教学目标 1. 了解宋元时期宋代都市的基本概况、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 2. 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3. 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发明者、特点、发展、传播及作用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2课时 初中历史 适用年级 初一年级 4. 掌握指南针的发明过程、应用、传播及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5. 掌握火药的发明、应用、传播及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6. 知道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发达的表现及影响 教学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重点 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 课题 学习过程
一、课题导入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元朝是否也是如此繁华呢?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怎样发明与传播的?当时的中外交流情况又如何呢?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课题学习
考点1 繁华的都市生活 1.大都市:
①北宋的_开封__、南宋的临安、_元朝的大都_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 ②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大相国寺_。 2.瓦子和勾栏的出现:
① 原因:城市的繁荣,__市民阶层不断__的壮大。
培养学生探究宋元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四大发明的影响 ②开封城内有许多__娱乐兼营商业__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的圈子,称为“_勾栏_”。
3.杂剧:形成于__宋代__。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_大都 _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如_春节__、_元宵节__、_中秋节_等。
考点2 宋词
1.词在 唐朝 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 宋 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 2.著名词人:
①苏轼: 词风 豪迈而飘逸 ②李清照:词风___委婉、细腻、清秀__
③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__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__,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
考点3 元曲
1.元曲包括___散曲__、__杂剧__和南戏等。 2.著名戏剧家:
①元朝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关汉卿__,代表作是悲剧《_窦娥冤_》。 ②“元曲四大家”是指__马致远___、__郑光祖___、__王实甫__和白朴。
考点4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 隋唐 时期发明,辽、宋、西夏、金时期进一步发展。 2.活字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