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
实施的时间是(
A. 1991 年 6 月 1 日 B.2000 年 12 月 11 日 C. 2.
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
A.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B.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需支付报酬 C. 必须经著作权人许可,并应当支付报酬 D. 必须经著作权人许可,但不需支付报酬
3. 刘某从画家孙某处购买了一幅画, 刘某在对该画享有物权的同时, 对该画还享有 ( D ) A.
改编权
B.出租权
C.复制权 D.展览权
2001 年 7 月 1 日 D.2001 年 10 月 27 日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C )
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次修订案发布并D )
4. 甲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一篇杂文,没有任何版权声明,乙将其推荐给《读者》文摘杂志, 《读者》文摘杂志登载这篇杂文时( )
A. 必须经甲同意,并应向甲支付稿酬 B. 不用经甲同意,但应向甲支付稿酬
C. 必须经《北京晚报》编辑同意,并向《北京晚报》支付稿酬 D. 必须经《北京晚报》编辑同意,但不用向《北京晚报》支付稿酬 5. 依照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下列哪项行为属于合理使用?(
A. 图书馆为满足企业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B. 表演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
-可编辑修改 -
C. 电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D.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6. 法人作品的保护期限起始日为( A.
作品完成日
B.作品发表日
C.作品登记日 D.作品出版日
7. 蒋某和王某 1960 年共同创作完成了小说《西山风云》 ,蒋某于 1998 年 6 月 2 日病故,王 某于 2002 年11 月 7 日逝世,在我国,《西山风云》著作权保护的终止期限是(
A. 2048 年 6 月 2 日 B.2048 年 12 月 31 日 C.2052 年 11 月 7 日
8. 下列哪项不适用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A. 地方志
9. 刘教授编写的教材《知识产权法学》在某出版社出版发行,出版社对该书享有(
A.
改编权
B.版式设计权 C.著作权 D.邻接权
) B.复制权
)
C.发行权 D.出租权
)
书法字帖
D.2052 年 12 月 31 日 ) B.宫廷菜谱
C.化学元素周期表 D.
)
10. 下列哪项权利属于著作人身权的内容?(
A.
修改权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的产生是从( A、 国家版权局审查批准之日起 B、 作品发表之日起
C、 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发著作权证书之日起 D 、作品创作完成时起
12. 刘教授 1998 年 1 月1 日自行将我国刚颁布的一部法律译成英文,投递给《中国法坛》 ,于 1998 年6 月1 日发表。国家有关机关认为刘教授的译文质量很高,经与刘协商,于 1998 年 12 月
-可编辑修改 -
5 日发文将该译文定为官方正式译文。刘教授对其译文( ) A.自1998年1月1日起一直享有著作权 B. 自1998年6月1日起享有著作权 C. 自1998年12月5日起享有著作权
D. 自1998年1月1日起至1998年12月5日期间享有著作权
13.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图书出版单位的专有出版权在合同中的约定期限最多是( A、10年 B、7年 C、50年 D、没有规定
14. 我国著作权法中对公民作品的发表权的保护期限是 ( ) A、 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 B、 作品完成后50年 C、 没有限制 D、 作者有生之年
15. 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发表的含义是指将作品( )
A、 出版发行 B、 公之于众 C、 在版权局登记
D、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
16. 一部作者身份不明的文学作品,依照法律对其使用权和获 1 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A. 50 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 B. 作者终生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月1日 C. 50 年,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 D. 50 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 50 年内末发表的不予保护
-可编辑修改 -
) )
17. 使用演绎作品的,应当取得( A. 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 B. 原作品的著作权人
C. 演绎作品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 D. 演绎作品著作权人或原作品著作权人
)的同意,并支付报酬。
18. 王某的长篇小说《东方之星》于 1997 年 6 月 1 日发表,第 2 年王某去世。王某的著作财 产权将终止于(
)A.2047 年 6 月 1 日 B.2047 年 6 月 12 日 C.2047 年
12 月 31 日 D.2048 年 12 月 31 日
20.中学英语教师甲积数十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提高英语水平的学习方法。学校指派青年 教师乙将甲的学习方法总结成书面材料以便推广, 乙在跟班听课和向甲请教的基础上, 根据自 己的构思编写了介绍甲的学习方法的材料。 以后,乙应出版社的要求, 对该材料作进一步加工, 写成《英语学习妙法》一书,署自己一人的名。该书出版后,甲提出异议,认为该书的作者应 是自己而不是乙。 学校也提出异议, 认为乙的出书行为侵犯了学校对总结材料的著作权。 该书 的著作权应归谁享有? A.
C.应归甲乙共同享有
应归甲享有 B.应归乙享有 D.应归学校享有
26. 某厂技术员张某利用工作之便,编写了一本《机床修理与调试 )。为该书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张某与工厂发生争议。依照法律,该书的著作权 ( ) A ?归张某享有,与该厂无关。
B ?该书是职务作品,著作权由张某享有,但该厂在两年内可以使用。 C?该书著作权由张某享有,该厂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D ?该书是职务作品,但未经张某同意,该厂不得许可第三人优先使用。
-可编辑修改 -
27. 甲、乙、丙合作创作一首歌曲。甲欲将该作品交某音乐期刊上发表。乙以该期刊发表过批 评其作品的文章为由表示反对。丙未置可否。下列有关该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如果乙坚持反对则甲不能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B. 甲有权不顾乙的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C?在丙同意的情况下,甲可以不顾乙的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D ?如果丙以同样的理由表示反对,贝卅不能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二、案例分析
1、 某歌曲的词曲作者甲、 乙在浏览 A 网站时, 通过搜索引擎看到了自己曾发表在 《新歌》 期刊上的歌曲名称,继续点击后进入到 B 网站的“新歌天地”栏目同时在 B 网站上播放出由 歌手丙演唱的该歌曲,甲、乙认为丙未经其同意演唱了该歌曲侵犯了其著作权,认为 网站未经许可播放其创作的歌曲侵犯了其著作权,遂与丙交涉提出著作权侵权警告,与 网站交涉,要求关闭该歌曲所在网页及搜索功能。
丙认为其演唱甲、 乙已经发表的歌曲不需要许可, 支付报酬是录音公司的义务, 故认为其 没有侵犯甲、乙的著作权;A网站称其没有登载和播放此歌曲而仅是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该歌 曲的目录,没有实施复制行为也没有实施其他使用行为,不存在著作权侵权问题; B 网站称该 歌曲是在其所开设的“音乐天地”专栏中由网民自行上载而来, B 网站自接到甲、乙的通知后 删除了该歌曲,但发现随后又被网民贴上,由于“音乐天地”专栏上每天都有大量歌曲上载, B网站无法随时进行审查和删除,也不能为一首歌曲而删除整个专栏,
B网站对该歌曲的著作
A、B 两 A、B
权保护无能为力,不再采取措施。甲、乙两人在与丙和 A、 B 网站交涉未果时遂将丙和 A、 B 两网站告上法庭。 试分析:
(1) 丙是否构成对甲、乙著作权的侵害?为什么?
-可编辑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