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答案B

三、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洪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①,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座下缁白②四众③,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拊掌自豪,虽向时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④,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⑤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义、《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斫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文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余,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国学扶轮社廖燕《二十七松 堂集》卷十四,有删改)

注①内外诸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典”。②缁白:指僧俗,僧衣缁,故称僧为“缁徒”。③四众:这里泛指听众。④权子母:以资本经营或借贷生息。⑤鼎革:指改朝换代的重大改革,这里指入清以后。 8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善衡文评书 衡:评价。 B.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意:料到。 C.至今学者称焉 称:称赞。 D.先生辄起而排之 排:分开。 思路解析D项,排:批驳。 答案D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

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

B.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

C.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

D.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

思路解析注意结合关键实词、虚词断开,如“然”“使”“者”“也”“哉”“耶”等。 答案B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圣叹先生博览群书,学问渊博,讲学时旁征博引,极其透彻,让听众叹服。但僧侣和俗人都不觉得好。

B.由明入清以后,金先生放弃了做官的念头,除了和亲人朋友交谈以外,把读书著作作为追求,并根据《论语》中的有关语句为自己取名。

C.金先生按次序定出的“六才子书”,的确是开读书人不同的眼界。但是他的很多评论,只有其中的《西厢》《水浒》两部得以在世上流传。

D.作者将解《古诗十九首》一事与金圣叹的死联系起来,并记录了他意外从容的谈论。还说,有许多人模仿金圣叹的风格评论著作。 思路解析A项,“僧侣和俗人都不觉得好”错。 答案A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先生则拊掌自豪,虽向时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4分)

(2)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4分)

思路解析(1)注意“拊掌自豪”“虽”“浩”的意思;(2)注意“纵”“未几”“罹”的意思。 参考答案(1)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得意,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长叹,他也不理会。

(2)后来因为醉酒不受拘束地谈《青青河畔草》一章,不久,就遭遇悲惨的灾祸。 参考译文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爱好喝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当时有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他在所住的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给别人看。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声音洪亮,环顾四周的样子神采卓异。所有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和那些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没有不被他引述评论的。议论纵横捭阖,自始至终都讲得极其透彻。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见解。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得意,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长叹,他也不理会。

先生平时和王斫山交情最深。王斫山本来也是侠义的人,一天他拿一千两银子给先生,说:“先生拿这些钱去借贷生息,以后本金归还我,利息就给你补贴生活,行吗?”先生爽快地答应了,可是才过一个月,那些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了,于是就对斫山说:“这些东西在先生家,只是增加您守财奴的名声罢了,我已经替您打发掉它们了。”王斫山笑了笑没当回事。

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字圣叹。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有人问“圣叹”二字有什么

意义,先生说:《论语》有两次‘喟然叹曰’“,在颜渊来说是惊叹圣人孔子,在孔子来说是赞叹弟子曾点。我大概是曾点一类的人吧!”先生所评论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根据次序编定为“六才子书”,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他尤其爱好讲《易》,对“乾”“坤”两卦的评述,多到十万多字。其他的评论还有很多,如今流传社会上的著作,只有《西厢》《水浒》、唐诗、制义、《唱经堂杂评》几种刊刻版本。

传说先生在解读杜甫的诗时,他自己说有人在他的梦中传话说:“各种诗都可以评论,只是不能评论《古诗十九首》。”先生于是把这个梦作为警诫。后来因为醉酒不受拘束地谈《青青河畔草》一章,不久,就遭遇悲惨的灾祸。行刑时感叹道:“砍头是最痛苦的事,没想到我在无意中竟受到了这种痛苦。”

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的人,像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最出名,到现在求学的人还称赞他。

曲江廖燕说:我读先生所评的各种书,标新立异,见解卓越,超乎常人所想,我感觉千百年来,到他这里才开拓出极有生气的一面。唉!多么优秀啊!虽然遭遇悲惨的灾祸,却并不是因为他犯了罪,有德行的人都为他悲伤。然而评价他的人说文章奥妙的秘诀,就是天地奥妙的秘诀,如果阐明得太透彻,不可避免会触犯鬼神的忌讳。这样看来先生的灾祸,大概也有一些致祸的原因啊!但是先生画龙点睛的评论,教人写作诗文的方法,使普天下后来求学的人,完全领悟写文章布局构思的方法,这是先生的功劳啊,这功劳又怎么会小呢?他的灾祸虽然冤屈一时,但是他的功劳确实为以后千年万代开拓了局面,难道不卓异吗!我路过吴门,去拜访先生的故居,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住处。于是我就写诗来凭吊先生,并写下这样一篇关于他的生平大概的传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答案B三、古代诗文阅读(29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洪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hprf57qo30h1ll01eyq0a6ri16ozy014f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