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功能因子连续化生产系列产品
开发项目报告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东宁大豆浓缩蛋白及豆粕提取保健功能因子连续化生产系列产品开发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黑龙江省东宁市余江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李玉江
地 址:黑龙江省东宁市工业园区 1.1.3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
黑龙江省高等院校科技开发研究中心 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法人代表:李 合 1.2、编制的依据和范围 1.2.1编制依据
1.2.1.1建设单位提供的作为编制依据的数据和资料。 1.2.1.2项目建议书编制的有关规范要求。 1.2.1.3项目建议书编制的技术咨询合同。 1.2.2编制范围
1.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市场预测
1.2.2.2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工艺技术方案
1.2.2.3项目建设的条件。
1.2.2.4项目的建筑、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 1.2.2.5项目的环境保护。
1.2.2.6项目的组织机构和进度设想。 1.2.2.7项目的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1.3、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我省发展资源深加工型产业的政策,方向正确,生产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项目经济效益和社区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在营养匮乏的旧中国,是大豆养育了中华民族。
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大豆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全面退步,我国大豆加工的最大行业——浸油业,年加工大豆约3000万吨,是我国大豆总产量的2倍。我国已经由大豆最大出口国退化成为最大的进口国。
2004年1-6月份,我国油脂加工业亏损额达50亿元,80%以上的企业倒闭,至2006年,大中型油脂加工业每加工一顿大豆利润不超过200元。2005年以后,由于禽流感的发生,饲料滞销,豆粕售价一直在2300元/吨左右徘徊。 面对我国大众蛋白营养与其他营养的重要来源——大豆产业日渐衰退的现实,如何创新发明具有大豆加工行业共性需求的,高附加值的发明专利技术已是当前不可回避的严峻任务。
大豆加工是拉动大豆产业的龙头,我国大豆加工业最大的行业是浸油业。大豆浸油业是关键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当前必须有高附加值的自主创新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深加工,才能振兴我国的油脂加工业。
油脂加工的最主要产品是“高温脱溶豆粕”。我国年产
总量约2000万吨,过去在理论界与生产领域均认为大豆(或花生、玉米粕)蛋白经高温脱溶处理后,蛋白发生不可逆转的热变性,已失去加工功能,只能用作饲料。我们研制发明的上述专利,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就是以“高温脱溶豆粕(或花生粕玉米胚粕)”为原料,并取得显著的加工效益。 “中心”目前提供的自主创新、发明专利共性高技术,是以高温豆粕为原料,每吨加工利税在1万元左右,对于当前大豆油脂加工全行业“扭亏为盈”具有实际作用。 采用本项发明技术,可使大豆加工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吨加工利税达到1万元左右,大豆加工企业,可用新增的高附加值利润的一部分反哺大豆种植业,与农户签订“订单”,2005年度大豆售价为2300元/吨,“订单农业”可按“优质优价”的原则,提高大豆收购价,由于加工具有高附加值,增加收购价,对企业不构成新增负担,对农民却是显著的增收,本项目对于农民迅速致富,我国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