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小组工作法就是企业的生产组织以小组为单位,不仅组织生产,而且参与管理,甚至参与经营。
27。“小组工作法”中小组的责任是什么?
答: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控制物料消耗,更换调整工装夹具,搞好设备保养,从事现场改善。
28.现场作业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四个方面?
答:作业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节拍、标准在制品、工艺规程和质量四个方面。
29.“5S”活动与精益生产方式的关系是什么?
答:“5S”活动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搞不好“5S”活动,要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只能是一句空话。
30.精益生产方式中作业标准是由现场管理人员(或职能部门)制定,还是由生产组长制定?作业应悬挂在什么地方?
答:主要是生产组长制定,同时应悬挂在作业现场。
31.什么是看板?
答:看板是一种能够调节和控制在必要时间生产出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的管理手段。
32.实施看板管理的条件是什么? 答:a.必须以流水线作业为基础;
b.均衡生产,工艺规程和流程执行良好,工序质量能控制;
c.设备工装良好,保证加工质量稳定;
d.原材料、外协外购件供应数量、质量有保证;
e.实施标准作业,生产现场平面布置合理。
33.看板管理实行的是发货制吗?
答:不是,它是实行取货制,从最后的装配线按需要向机械加工线取货。
34.看板取货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必要的时候只取必要的品种和必要的数量。
35.看板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答:是生产活动中的“生产指令”、“运输指令”和“领料指令”,起着控制生产,微调作业计划和信息反馈的作用。微信公众号:精益生产促进中心。
36.不见看板不发料对吗?
答:对,后工序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向前工序领取必要数量的必要零件。
37.后工序发现不良品怎么办?
答:必须停止生产线,找出不良品,不良品决不送往后工序。
38.看板的使用数目越多越好吗?
答:不对,看板的作用数目,代表着某种零件的最大库存量,库存量的增加,是所有浪费的根源,所以看板使用数目应减至最少。
39.精益生产方式的利润经营管理主要以什么管理为中心?它由哪三大支柱构成?
答:主要以成本管理体系为核心,它由成本规划、成本改善、成本控制三大支柱构成。
40.精益生产方式认为成本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哪一阶段?为什么?
答:成本控制的重点首先放在产品开发阶段,因为80%的成本是在设计阶段形成的。
41.何谓成本改善?成本改善活动的中心是什么?
答:成本改善是通过彻底排除生产制造过程的各种浪费,达到降低成本的活动。控制好超量超前生产是成本改善活动的中心课题。
42.试叙目标成本的概念?
答:目标成本,是从产品寿命期间的目标利润出发,规划单位产品应达到的成本目标。
43.确定目标成本的目的是什么?
答:确定目标成本是为了实现产品寿命周期内的利润,是设计阶段降低成本目标值的依据和计算基础。
44.试述精益生产方式中的售价减法公式及其含义?
答:售价—利润=成本。即以用户能接受的售价—确保必要的利润=只能用这些成本制造。
45.试述在产品设计中推行目标成本的步骤?
答:a.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降低直接材料费和降低加工费;
b.设计中要沿着“画试制图→加工试制件→对试制件成本估算→开展价值工程分析”这样一个循环,使设计同时达到质量和成本两个目标的要求;
c.对占成本60%—70%的外购件在交试制图的同时,还要提出外购零件的目标成本,由供货厂家按目标要求,开展价值工程分析,努力达到;
d.在用第一次试制图试制样品的同时,进行成本估算;
e.根据成本估算的结果,确认目标成本达到的情况,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并把结果再次反馈到图纸的设计中。
46.“三不流”的内容是什么?
答:a.不合格的原材料和不协作件不投产;
b.不合格的零件不装配;
c.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47.“三不流”的控制原则是什么?
答:a.用户至上的原则;
b.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