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济世长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第16期
“青藜”之名,取典于“刘向夜读”。据传,汉代大学者刘向在天禄阁校书时,有一持青藜杖的黄衣老者“叩阁而进见”,因见其读书处昏暗便“燃藜”以增其明、助其读。校刊取名“青藜”,旨在深入开展读书交流等学习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进取、历练的平台;并寄望于“绿色升学率”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引领。“青藜助燃”,玉汝于成;“青藜”相伴,青春灿烂。
最近,全国各地掀起了青少年阅读儒家经典的热潮,这不仅净化了青少年的心灵,而且弘扬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代代传扬。
追溯中国历史,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多少仁人志士践行儒家思想,造福后代。想当初,孔子为推行儒家思想,颠沛流离,虽“累累若丧家之犬”,但仍不改初心,带领弟子,顶酷暑,冒风雪,忍饥饿,为了天下苍生,他耗尽了一生心血。
一路蹒跚,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儒家思想鼓励人们积极人世。“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是《孟子》给人们的鼓舞。难怪张之洞认为诸子百家中,儒家思想最有价值,所以要以《论语》《孟子》为“群经之权衡矣”,要以其为“读诸子之准绳”。清朝政治家陈宏谋接过儒家大旗,为了践行“吾辈居官,当事事从民生起见,计久远不计眼前,尚实事不饰虚文,方不负朝廷为民设官之意,方不虚此生读书济世之志”的政治信念,他身体力行,在地方兴办教育,兴修水利,造福黎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儒家思想。
“民为贵”,中国的历史一次次验证了孟子提出的这一真理。凡是开明的君主,都把百姓放在第一位。孟子就劝说过齐宣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唐太宗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中国历史才有了“贞观之洽”的繁盛。而今,我们更加虔诚地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耍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
诚然,儒家思想受时代的影响,有它自己的局限性。我们,特别是青少年在阅读儒家经典的时候要与时代紧密结合,与时俱进。剔除其过时的、缺乏时代感的东西,留下对我们的人生或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内容,反复研读,知行合一,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活化读经,激活经典。(指导教师:吴书霞)
福建福州闽清一中“梅园文学社”历史久远。迈入新时代,文学社共编辑《梅园》70多期,刊登学生习作1{)()()多篇。每年社员在《作文与考试》等省级报刊上发表作品百余篇.、文学社因工作成绩显著,曾获福州市校园文学社“春笋奖”、福州市“示范文学社”称号、中语会首届全国“百家示范文学社”称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正迈进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劭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个时代,也是“发展不平衡”的时代,也是存在“矛盾与困难”的时代,也是需要“挑战与创新”的时代。
生逢其时,你想做一个思考者、参与者,还是创造者?请选择适合的角度,结合材料,以“我与这个时代”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