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合作探究的精神态度。
【教学重点】
用实验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滑轮组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
铁架台、滑轮、线、钩码、测力计、木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谜语:你说稀奇不稀奇,汽车长着长胳膊,抓起东西往上举,千斤万斤不费力。谜底:起重机。在建筑工地上,我们总能看到高大的起重机在勤奋地劳动着。观察起重机的工作,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呢?(起重机上有定滑轮和动滑轮)出示起重机的资料。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跟起重机有关的工作器件吧! 二、新课探究
(一)观察起重机上的滑轮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
思考:起重机是怎样将那么重的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的?通过观察,发现是因为起重机上有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出示一个塔式起重机,标示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位置,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二)组装滑轮组
让我们一起来组装一个滑轮组,组装方法:
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定滑轮;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钩再绕过已固定的定滑轮,组成一个简单的滑轮组。
出示组装图片。
(三)研究滑轮组的作用(一)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滑轮、钩码、测力计、细绳 1.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一个滑轮组;2.用这个滑轮组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3.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4.做好实验记录。 根据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填在表格中。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一)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50 100 150 200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 25 50 75 100 (四)研究滑轮组的作用(二)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滑轮、钩码、测力计、细绳 1.用多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滑轮组;2.用这个滑轮组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3.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4.做好实验记录。 根据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填在表格中。 滑轮组的作用实验记录表(二)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100 200 300 400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力(N) 25 50 75 100 根据实验结论,让我们一起讨论两个问题: 1.滑轮组中滑轮数量越多越好吗? 2.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很重的物体?
是的,滑轮组组数越多越省力;因为起重机的滑轮组组数多,所以能吊起很重的物体。
我们的发现 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能省成倍的力。 我们的发现 使用一组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能省一半的力。 做游戏:小个子战胜大力士 游戏所需器材 绳子、木棒 游戏方式 1.找一根长绳子和两根光滑的木棒,绳子的一端拴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在两根木棒间绕一圈半或两圈;2.两根同学各自握住一根木棒,一个同学拉住绳子自由的一端,三人同时用力。增加圈数,继续游戏。 图片展示。发现:绳子绕的圈数越多,小个子一边用的力越小。即绳子缠绕圈数越多,越省力。 三、拓展延伸
滑轮组在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绳子的绕法,决定了滑轮组的实验效果。动滑轮被两根绳子承担,即每根绳承担滑轮组中一半的力。对于绕绳的方法,切记:绳不可相交。
工厂中常用的差动滑轮(俗称手拉葫芦)也是一种滑轮组。滑轮组在起重机、卷扬机、升降机等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本课总结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又能成倍地省力。 五、课堂练习 (一)选择
1.下列( B )没有应用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A.起重机 B. 龙骨水车 C.卷扬机 D.升降机 2.在做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中,证明的是( A )。 A.滑轮组省力 B.滑轮组改变力的方向 C.滑轮组费力 D.滑轮组既省力又费力 (二)判断
1.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 2.建筑工地上常使用滑轮组装置。 (√) 3.用测力计能够测量滑轮组力的大小。 (√)
4.省力的多少和绳子的绕法,不能决定滑轮组的使用效果。 (×) 六、家庭作业
课后组装一个滑轮组,亲身体验滑轮组的作用。
【板书设计】
滑轮组 组装滑轮组 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反思】
滑轮组这一课的科学概念不难,通过学习,能建构起“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和“滑轮组组数越多越省力(不考虑绳子摩擦力)”的科学概念。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注重以组织学生活动为主,利用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好胜四大心理特点。课一开始,我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你知道起重机的作用吗?学生对起重机装置产生好奇,进而产生问题:“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处去的呢?”紧接着抓住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研究滑轮组的作用,学生在玩、动的同时,有一定的任务,教师也给予一定的指导。滑轮组的研究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设计研究。
这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他们竟在课堂上兴奋得手舞足蹈。如:当发现最简单的滑轮组竟能省一半力的时候,他们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尤其在做游戏时,学生的兴奋已达到了极点,他们就像是在看一场非常激动的奥运会体育比赛。当然课堂上,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比较困难,甚至不积极参与动手操作。今后,在课堂上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表现自己,增强他们的信心,从而乐于参与到科学小组的活动中来。
《滑轮组》练习
一、填空题
1.把( )和( )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2.滑轮组能够改变( ),而且可以( )。 3.起重机应用了( )的工作原理。
4.将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是生活中常用的( )。
5.将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作为( );在定滑轮的固定钩上系上一根线,绕过另一个滑轮后再绕过已固定的( ),组成一个简单的( )。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绳的组数越多越省力
B.滑轮组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可以用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一个滑轮组 D.组装滑轮是一份比较困难的事情
2.下列应用了滑轮组的工作原理的是( ) A.塔吊 B.球形锁
C.卷扬机 D.龙骨水车
3.使用中,省力多少和( ),决定了滑轮组的使用效果 A.绳子的绕法 B.定滑轮的个数 C.动滑轮的个数 D.滑轮数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许多种不同组合方式得到滑轮组 B.在组装滑轮组时,绳可相交 C.滑轮组可以省力,但是省不多少 D.升降机就是应用了定滑轮原理
5.在滑轮组中,绳子的组数( ),越(A.越少 省力 B.越多 省力 C.越多 费力 D.越少 不省力也费力
三、简答题
1.滑轮组的作用有什么? 2.什么是滑轮组?
3.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滑轮组的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