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产业,国际,产品]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研究

摘要:本文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方向、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作用渠道以及产业升级度量等方面对产品内国际分工背景下的产业升级问题进行阐述,并利用2002―2012年中国出口数据对我国15个行业出口复杂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出口复杂度稳中有升,增长平稳。

关键词:产品内国际分工;出口复杂度;产业升级

一、引言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出现,将国与国之间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从产品贯彻到产品内部的工序和流程,形成全球价值链,极大限度的改变了全球经济运行方式。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2002―2012年间平均增速达20.2%,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然而出口数量不等于出口质量,中国出口产品多为低附加价值产品、出口主体多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贸易方式多为加工贸易等现象已经引起政府和各界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正确衡量出口质量和技术的发展、揭示巨额顺差背后的真相、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实现产业升级?本文将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方向、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作用渠道以及产业升级度量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二、产品内国际分工下产业升级的方向

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产业升级表现为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增加值向高技术水平、高增加值的演变过程。根据制造业价值链的特性,其升级方向有三种。第一种是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根据微笑曲线,价值链高端环节处在产品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生产以及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环节,如果要获取更多的增加值,就必须向前――产品研发、核心零部件生产,向后――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环节攀升,其本质是增加值增加和投入产出效率提高。第二种是沿着价值链相同功能或增加值功能的能力深化。发展中国家的零部件生产商可以致力于自身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在技术和制造中保持领先地位,这不仅可以嵌入更多的子价值链,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还可以实现转“被动”为“主动”,为嵌入高级价值链、实现价值链攀升奠定基础。第三种是实现整体价值链升级。整机品牌企业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驱动者,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据支配地位,而为数众多的配套企业作为价值链的推动者,其作用亦不可小觑。因此,制造业实现升级需要整机品牌企业提高自身实力,还需要配套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各企业提高协作与互动水平,从而实现整条价值链的提升。

三、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出现,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以追求利润最大化。跨国公司通过产品内国际分工逐渐渗入到各国生产体系,对各国产业升级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一,资源配置方式改变。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得跨国公司基于比较优势的要素配置深入到产品工序层面,每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专业化生产产品的某一环节或工序,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规模经济外溢效应增加。其二,产业集群机制改变。在产品内国际分工背景下,知识密集型环节在发达国家不断集群,同时劳动密集型在发展中国家集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某个价值链环节上实现能力积累,突破发达国家对发

展中国家在价值链环节的低端锁定,实现产业升级。其三,产业竞争模式改变。在产品内国际分工背景下,产业的竞争力体现在产品生产的特定环节,产业控制力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协调和整合价值链活动的能力,作为价值链的治理者决定着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四,产业升级模式改变。在产品内国际分工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可以呈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高级化跨越式发展。

四、产品内国际分工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渠道

国际直接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产业成长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而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跨国公司的存在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企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推动了产业升级。具体而言,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渠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本积累。2012年中国实现贸易顺差2303.09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功不可没。外商投资企业带动中国出口增长不仅使中国以及中国企业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还为中国企业在开辟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二是知识转移与扩散。通过知识转移和知识扩散机制逐步获得或形成稀有资产,并利用稀有资产制造各种进入障碍阻止新厂商向战略环节提升来获取各种“技术租”、“组织租”、“关系租”、“贸易政策租”、“品牌租”等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而实现产业升级。三是技术溢出。产品内国际分工技术溢出是指由产品内国际分工所带来技术的非自愿扩散而引发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通过学习、模仿、吸收和改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作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渠道,不仅能降低创新成本,还能快速提高技术水平和能力,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本文利用2002―2012年间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提供的152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数据和世界银行WDI(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数据库提供的各国或地区经购买力平价后的人均GDP数据,计算了4000多个产品11年的技术复杂度水平。

由表1可知,2002―2012年间,中国制造业各部门的出口复杂度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从行业间出口复杂度绝对量的横向对比来看,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在样本时间段内指标值均高于其他部门;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也基本保持在高位;而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体现了一定的后发优势,在2012年后站上高点。从各部门出口复杂度指标增幅来看,在样本时间段内,增幅最大的是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达到了174.5%;其次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幅为162.2%,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幅为127.1%。增长幅度最小的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仅46%;其次是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幅为64.2%。中国制造业整体出口复杂度除2009年金融危机年份外,都增长平稳。

六、政策建议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下,反映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标得到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位置,基于研发与科技的产品内国际分工能够有效提升出口产品复杂度,有利于实现产业升级。因此,增强技术吸收能力,推进自主研发与创新,注重人才培养,促进知识转化,着力突破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施差别化引资政策,提高外资外包质量,鼓励科技型、创新型外

资企业以及生产环节进驻中国,鼓励高端制造业加工贸易优先发展;推进跨国兼并重组,实施“走出去”战略,整合全球价值链;提高知识产权品牌保护意识,依托先进技术、营销渠道和知名品牌,进行价值链重构,以掌握价值链分割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陈晓华、黄先海、刘慧: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演进的机理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3).

[2] 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2006(8).

[3] 郭晶:FDI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0(7).

[4] 黄先海、陈晓华、刘慧:产业出口复杂度的测度及其动态演进机理分析――基于52个经济体1993-2006年金属制品出口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3).

[5] 黄永明、张文洁: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演进机理-四部门模型及对出口产品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3).

[6] 卢峰:产品内国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4).

[7] 邱斌、叶龙凤、孙少勤: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1).

[8] 盛斌:中国工业部门垂直专业化与国内技术含量的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8).

[9] 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

[产业,国际,产品]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研究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研究摘要:本文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方向、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作用渠道以及产业升级度量等方面对产品内国际分工背景下的产业升级问题进行阐述,并利用2002―2012年中国出口数据对我国15个行业出口复杂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出口复杂度稳中有升,增长平稳。关键词:产品内国际分工;出口复杂度;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hehi51fzz3ef8l940oa3cwgi893hn006e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