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电学基础
知识归纳
八年级物理电学基础知识归纳
解答电学计算题的基本步骤是:
①.明确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 ②.电路中的各个电表所测量的对象是谁;
③.电路发生变化后,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电表测量对象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部分
⑤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规律进行计算。(列方程计算)
▲注意题目“桥梁”:一般情况,电源电压,定值电阻是个定值 应抓好三个环节:
①.题图对照,侧重识图。
②.梳理条件,抓住关键,找出突破口。 ③.明确解题思路、综合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
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全电路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某用电器两端(部分电路短路)。
8.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0.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电流知识归纳
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简称电流)表示。
2.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
36
安(μA)。1安培=10毫安=10微安。
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量程选择:试触法: ①先把大量程接入电路;② 迅速断开、闭合开关,观察指针摆动情况;③根据指针的摆动情况选择量程。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 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
值是0.02 A、每大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2 A。②0~3 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 A、每大格表示的电流值是1 A。
电压知识归纳
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
369
伏(mV)、微伏(μV)。1千伏=10伏=10毫伏=10微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量程选择:试触法(方法同电流表)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
是0.1 V、每大格表示的电压值是1 V;②0~15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 V、每大格表示的电压值是5 V。 5.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 V;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 V;③家庭
照明电压为220 V;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 V;⑤动力电压380 V。
电阻知识归纳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
欧(KΩ)。
33
1 MΩ=10 KΩ;1 KΩ=10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
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的大小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A.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和电压;B.保护电路。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
阻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
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
2.公式:I =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R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同时针对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
电路(一一对应);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5.串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
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 分压作用:U1∶U2= R1∶R2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6.并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 电阻:1/R = 1/R1+1/R2(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
R1R2
数之和)或R = R1+R2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n
④ 分流作用:I1 :I2= R2:R1
⑤ 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1.电能 (W):电流所具有的能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可以用电功
(电流做的功叫电功)来衡量。
2.电能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J)。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
6
1度=1KWh=3.6×10 J。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220V 10(20)A的含义:电能表应接在220V电压下使用; 10A表示正常使用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20A表示短时间内通过电能表的电流不超过20A;
此电能表后面所接用电器的总功率为:P=UI=220V·10A=2200W。
1500r/kw.h的含义: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1500转。
4.电能(电功)的计算公式: W=Pt;W=UIt
利用公式W=Pt应注意单位的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
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根据题意应选择合适的公式。
5.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快慢)。单位有:瓦特(W);常用单位有:千瓦(KW)
W
6.计算电功率公式:P= 、P=UI 式中单位P→瓦(w);W→焦(J);t
t→秒(S);U→伏(V);I→安(A)
7.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R和P=U/R
8.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9.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0.实际电压(U实):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1.实际功率(P实):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只有一个,而用电器在不同的电压下有不同的实际功率。
当U实 > U额时,则P 实> P额 ;灯很亮,易烧坏。 当U实 < U额时,则P 实< P额 ;灯很暗。 当U实 = U额时,则P 实= P额 ;正常发光。
由此可见,灯泡的亮度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补充: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 U1U2U1P1
则有:R= = 可推出公式:2 = (电压的平方之比等于功率之
P1P2U2P2
比)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
2
2
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