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综合性学习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
1.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七年级(3)班准备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读新闻】阅读下面资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9月6日,正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雷希颖在新浪微博发起这样的倡议:“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我和国旗合个影’为主题,用我们的微博传递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倡议一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人和海外留学生纷纷响应,截至9月23日,“我和国旗合个影”微博话题已突破6000万阅读量,6万余条讨论。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网友上传自己与国旗的合影,将爱国之情“大声说出来”,传递爱国正能量。
(2)【析图案】一段时间,一款“爱国”主题的T恤为不少时尚青年所追捧。下面是该T恤上的徽标图案,请你说说其设计的巧妙之处。
(3)【说心语】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请你仿照下面所给的示例,用诗化的语言回答祖国是什么。
示例:祖国是什么?太阳回答: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祖国是什么?________回答:________。 祖国是什么?________回答:________。
【答案】 (1)“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点燃青年爱国热情。
(2)该图案以象征中国的华表作为单词“I”,用含有中国地图的图案喻示“爱”,外加一个英文单词“YOU”,巧妙地表达了“我爱你,中国”的主题。
(3)青松;是边防战士挺拔的身影;大海(或:松涛);是五彩缤纷的美丽花园(或:是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仔细阅读材料,把握新闻的主要事实和意义;然后从材料中筛选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归纳,语言简明,符合字数要求即可。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点燃青年爱国热情。
(2)解答此题,先要仔细观察画面,抓住画面所有内容,初步感知画面信息;然后合理想象,
(3)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本题示例:祖国是什么?青松回答:是边防战士挺拔的身影。
故答案为:(1)“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点燃青年爱国热情。
(2)该图案以象征中国的华表作为单词“I”,用含有中国地图的图案喻示“爱”,外加一个英文单词“YOU”,巧妙地表达了“我爱你,中国”的主题。
(3)青松 是边防战士挺拔的身影 大海(或:松涛) 是五彩缤纷的美丽花园(或:是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
【点评】解答图文转换此类试题描述画面时,要展开想象,使用合理的说明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分析寓意时,要挖掘画面的隐含信息,由物及人,由此及彼,联系现实,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图案中的华表意向为字母I,心形图案喻为爱,组合单词YOU,自然凸显主题。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歌声如飘风,如一lǚ 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 )了。咿呀的桨声,夹着jī 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填入文中括号处正确的一项是( ) A.辨 B.辩
(3)加下划线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mú B.mó
【答案】 (1)缕;激 (2)A (3)B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缕”不要写成“屡”或“搂”等形近字,“激”不要写成“缴”或“邀”等形近字。
(2)“辨”, 分别,分析,明察 。“辩”,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语境中辨析的是歌词,因此应该用“辨”。故选A。
(3)“模糊”“模型”中的“模”应读作“mó”,“模样”“模子”中的“模”应读作“mú”。 故答案为:⑴ 缕;激 ⑵ A ⑶B
【点评】⑴本题考查积累汉字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要读准拼音,结合语境来选择汉字,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⑵此题考查对字形积累。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⑶此题考查字音的积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
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音的积累。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尤其是声调和前后鼻音。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可在把握字义的基础上来认定多音字的读音。
3.阅读下面新闻,回答有关问题。
2024年1月26日,航天荚雄景海鹏、王亚平和陈冬来到光明日报社,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市第五中学的学生代表相对而坐,畅谈飞天经历、共叙航天梦,现场气氛热烈、暖意融融。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2)浩瀚的宇宙让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郭自伟深感个人的渺小,他向航天员“取经”,询问该如何规划未来的路。“资深逐梦人”景海鹏建议他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将下列三个短语填入文中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①勤于圆梦 ②敢于有梦 ③勇于追梦 (3)阅读下列两段话,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梦想、感恩、忠诚”是支撑景海鹏前行的力量,他坚定地说:“梦想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
“拼搏的人生最壮美,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迹。”陈冬的一番话赢得了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
【答案】 (1)英雄航天员与首都学子共叙航天梦。 (2)②;③;①
(3)人生不能没有梦想,有了梦想,还要为之努力拼搏,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解析】【分析】(1)可提取“航天荚雄景海鹏、王亚平和陈冬来到光明日报社,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市第五中学的学生代表相对而坐,畅谈飞天经历、共叙航天梦”分析压缩,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2)先有“敢于有梦”这一前提,才能付诸行动去“勇于追梦”,最终才能“勤于圆梦”。故顺序应为②③①。
(3)要答好此题,首先要阅读好题干所给的两段话,并要注意关键性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材料的中心,看看材料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社会实践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确定一个观点后进行论述。如可分析“梦想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拼搏的人生最壮美,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迹”两句,从梦想成就美好人生的角度作答。 故答案为:⑴ 英雄航天员与首都学子共叙航天梦。 ⑵ ② ; ③ ; ①
⑶ 人生不能没有梦想,有了梦想,还要为之努力拼搏,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新闻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具体方法是:1.抓关键词语;2.关注重要句子;3.如果有导语就要抓住。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注意结合词语意思,明确顺序。
⑶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的把握,注意结合句意,谈出自己见解。
4.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或指出病因。
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
②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③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 , 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素质。
(1)①处重复啰嗦,修改方法是:________。
(2)②处“短信”后面应加上“的活动”,该句的病因是:________。 (3)③处语序不当,修改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去掉“新格局”或“的局面” (2)成分残缺,少宾语(中心语) (3)发展和传承交换位置
【解析】【分析】(1)“新格局”和“的局面”重复,“新格局”或“的局面”去掉一个。 (2)“开展”一词缺少“宾语中心语”。故应该在“短信”后加“的活动”。 (3)文化首先“传承”,然后才能“发展”。故“发展”和“传承”交换位置。 故答案为:⑴ 去掉“新格局”或“的局面” ⑵ 成分残缺,少宾语(中心语) ⑶ 发展和传承交换位置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5.“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优良传统,你班将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她从8岁起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材料二: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2007年,陈斌强的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他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瓶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和教学工作两不误,连续多年,风雨无阻。
材料三: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朱晓晖。从2002年起,朱晓晖一人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顾弥漫性脑梗的父亲13年。朱晓晖以行动感动社会,彰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誉为“大孝之女”。
材料四: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以上四则材料中不属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你认为这些“孝亲敬老”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简述。
【答案】 (1)材料四;材料四表现的是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的科研精神,与“孝亲敬老”的主题不一致。
(2)①任劳任怨,不离不弃;②勇于克服困难;③持之以恒(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分析】(1)从材料四中“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可知,这则材料表现的是屠呦呦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精神,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不符。
(2)从“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连续多年,风雨无阻”“朱晓晖一人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顾弥漫性脑梗的父亲13年”可以提炼出人物的共同特点,注意分条概括。
故答案为:⑴ 材料四 ; 材料四表现的是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的科研精神,与“孝亲敬老”的主题不一致。
⑵ ①任劳任怨,不离不弃;②勇于克服困难;③持之以恒(答对两点即可)
【点评】⑴本题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四则材料,把握主要内容,明确 属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 ,并言之成理。
⑵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和概述,注意把握四则材料 “孝亲敬老”模范人物 的共同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6.中国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引导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实现远大目标,某校计划开展“修身·敬老·爱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同学积极参与,请你任选角度,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
(2)家,是亲情的港湾,也是爱的纽带。活动中展示了下面两个家庭的大爱事例: 公公龚寿松把自己创办的茶厂传给了儿媳邓超芝,手把手将自己的炒茶手艺教给了孙子龚意成。邓超芝创办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486户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龙咏非白手起家,创办了“喜龙餐饮”。龙咏非把每一位员工当作自己的亲人,而每一位员工也把“喜龙餐饮”当成了自己的家。
同学们被这种亲情大爱感染,决定以一副对联概括活动体验,请你选择最贴切的下联,用楷书抄写在横线上。
上联:扬最美家风,修身立德为典范 下联:________
A.承传统美德,克己奉公数榜样 B.倡文明风尚,振兴家国谋幸福 C.显大爱风范,乐善好施做楷模 D.创社会和谐,富国强民展风采
(3)根据示例,请再设计两个与“爱国”有关的活动,在横线上写出活动名称。 ①爱国人物故事会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 (1)示例:修身滋养品性立德有助成材。听孝亲故事做文明少年。爱我泱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