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论文《肇论》论文:僧肇玄学化的佛学思想体系概述
摘 要:佛教传入我国后,在两晋时期人们开始用玄学的方法来理解和解释印度佛教思想。著名高僧僧肇采用佛玄合流方法,著述《肇论》一书,以般若为中心,阐述缘起性空的本体论思想,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玄学化的佛教哲学体系。
关键词:僧肇;《肇论》;般若
西汉哀帝元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为佛入汉地之始。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内地,就其所译佛经来看,基本上是印度的早期经典,其中有小乘经典,也有部分大乘经典。但是,佛教的传入并未一帆风顺,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差异,导致当时的儒家、道家和佛教长达数百年的碰撞和融合。
隋唐以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经过了两个时期:格义时期和佛玄时期。所谓格义,即印度佛学的思想观念依附中国本土的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来解释印度佛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并非从思想意义上将中国思想和印度佛学思想比较,而是着重于中国概念与印度佛教概念的分解的类比与等
同。例如在汉晋时期,用老庄的概念“无”去比配印度佛教的概念“空”,印度佛教“四大”的概念常被用中国的“五行”观念来解释,印度佛教的“五禁”常被用儒家的“五常”来解释。当时著名的僧人,如安世高、竺法雅等,普遍采用这种格义的方法来解释佛经和向弟子们教授佛学知识。但之后这种方法终被抛弃。正如道安批评说,对佛教经典的解释应当做到“允惬”,而格义的方法很难做到这一点,是“于理多违”[1]。
而到了两晋时期,随着玄学思潮的流行以及士大夫与僧人交往的密切,人们开始用玄学的方法来理解和解释印度佛教思想,这一时期即佛玄时期。玄学的方法是指注重对印度佛教思想深层义理的比较与了解。佛学思想的玄学化,可能是与当时玄学家们注重“言意之辩”的思想旨趣有关;反过来,以僧肇为代表的佛教僧人采用佛玄合流方法写作的学术论文,也深化了对玄学问题的探讨。
一、僧肇的生平
僧肇(384—413)是佛玄时期的代表人物,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是京兆(今陕西长安)人,年幼家贫,以佣书为业,因此得以机会博览群书,亦好老、庄。他读《道德经》认为还未尽善尽美,后来看到旧译《维摩诘经》,豁然开朗,始知所归,因而出家。他之后师从鸠摩罗什十年,被称为什门“四圣”或“十哲”之一,被鸠摩罗什称为“秦
人解空第一”。他的论著颇多,尤以《肇论》著名。《肇论》由《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和《涅槃无名论》四篇论文组成。这些篇名最早见于南朝宋明帝时陆澄所撰的《法集目录》,到南朝陈时又收入了《宗本义》而成今本《肇论》[2]。
《肇论》建构了僧肇所理解的一个完整的佛教哲学思想体系,从“本”、“末”、“有”、“无”、“名”、“实”,主体客体等都没有独立的本性,即没有自性,论证世界原来是“空”的;从必须去掉一切世俗的认识,即“惑智”,才能达到佛教所谓的“真智”,论证了对“空”的认识只能用“无知”的“般若”[3]。僧肇在这里涉及到了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等哲学基本理论的各个方面,独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哲学体系,成为了中国佛教史上有划时代贡献的学者。
二、《物不迁论》的主要思想
一般常识的见解认为万物都是生生灭灭变动不居的,可是佛教所要追求的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极乐世界”。如何论证佛教提出的因果不灭和修行能成佛的思想观点,就是僧肇《物不迁论》的理论意义。他以“物不迁”为命题论证事物本身并不变迁、变迁的只是世俗昧者所造的假象的观点。
僧肇从事物的“动”与“静”的关系中论证“物不迁”的命题。他在《物不迁论》中认为“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