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6.3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精讲)(解析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6.3 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会用实验装置测速度或用其他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 2.验证在系统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系统内物体相互作用时总动量守恒。

1.实验目的

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2.实验原理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v′,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

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

3.实验器材

方案一 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方案二 在光滑长木板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方案三 利用等大小球做平抛运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斜槽、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球两个、重垂线、白纸、复写纸、天平、刻度尺、圆规、三角板。 4.实验步骤

方案一 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所示。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二 在光滑长木板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如图所示。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

Δx

算出速度。 Δt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三 利用等大小球做平抛运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先用天平测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质量m1、m2。

(2)按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切线水平,调节实验装置使两小球碰撞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碰撞瞬间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以确保两小球正碰后的速度方向水平。

(3)在地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铺放复写纸。

(4)在白纸上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它表示入射小球碰前的位置。

(5)先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入射小球发生碰撞前的落地点P。

(6)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的末端,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使它们发生正碰,重复10次,从上一步骤求出入射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N。

(7)过O和N在纸上作一直线。

(8)用刻度尺量出线段OM、OP、ON的长度。

考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2019·浙江嘉兴一中模拟)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甲、乙所示

的两种装置:

甲 乙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__________。 A.m1>m2,r1>r2 C.m1>m2,r1=r2

B.m1>m2,r1

(2)若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一定需要的是 __________。 A.直尺

D.弹簧测力计 E.秒表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1)C (2)AC (3)m1·OP=m1·OM+m2·O′N

【解析】(1)为防止反弹造成入射小球返回斜槽,要求入射小球质量大于被碰小球质量,即m1>m2;为使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发生对心碰撞,要求两小球半径相同。故C正确。

(2)设入射小球为a,被碰小球为b,a球碰前的速度为v1,a、b相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于两球都从同一高度做平抛运动,当以运动时间为一个计时单位时,可以用它们平抛的水平位移表示碰撞前后的速度。因此,需验证的动量守恒关系m1v1=m1v1′+m2v2′可表示为m1x1=m1x1′+m2x2′。所以需要直尺、天平,而无需弹簧测力计、秒表。由于题中两个小球都可认为是从槽口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两球的半径不必测量,故无需游标卡尺。

(3)得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应为 m1·OP=m1·OM+m2·O′N。

B.游标卡尺 C.天平

【方法规律】 1.前提条件

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

(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2)若利用长木板进行实验,可在长木板下垫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3)若利用斜槽小球碰撞应注意:①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②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③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④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3.探究结论

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

【变式1】(2019·江苏淮阴中学模拟)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倾斜轨道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6.3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精讲)(解析版)

专题6.3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会用实验装置测速度或用其他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2.验证在系统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系统内物体相互作用时总动量守恒。1.实验目的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2.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v′,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h9mr24cgr47hq70zb090vngk58yn6010e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