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作业分析法指导意见
1 目的
借助于联合作业分析图研究各作业人员的待工(空闲)情况、作业率及联合作业中耗费时间最长的作业,从而发现空闲与等待的作业时间,改善最耗费时间的作业,降低(减少)周期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及效益,谋求配置人员、设备(机器)合理化以达到最有效地运用人力与机器的目的。 2 范围
用于分析一组作业人员(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业情况。 3 定义
联合作业分析是指当几个作业人员共同作业于一项工作时对作业人员时间上的关系的分析以及排除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经济、不均衡、不合理和浪费等现象的一种分析方法。 4 联合作业分析的内容 4.1联合法的作业过程
4.1.1 首先是以各作业人员的各自作业流程为基础(进行详尽的观察和记录); 4.1.2 然后使各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坐标应一致; 4.1.3 最后合并绘制出联合作业分析图。
4.1.4 在此基础上,即可着手进行改进分析,拟定改进方案等。
4.1.5 最终所形成的改进方案也要通过联合作业分析图清晰地表示出来。同时配有改进前、后的对比。
1
4.2联合作业图
联合作业分析图的画法与人-机作业图的画法基本相同,由表头、图表、统计三部分构成。
2
5 联合法实例分析
5.1联合作业分析的基本原则
利用联合作业分析图对联合作业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人与机器的动作若能同时完成为最佳。如下图所示:
工作A等待工作B(a)4h1h3h(b)(c)工作A工作B4h工作A4h3h工作B3h
(a)为串行作业加等待需8h; (b)为串行作业无等待需7h; (c)并行作业仅需4h。
由此可知,人与机器如能同时工作,则在某一固定生产时间内,能获得最低的生产成本。联合作业分析的目的是:如何设法将各个对象的工作进行调配,一方面取消空闲或等待时间,另一方面,则是缩短周期。 5.2联合作业分析的实例
例 某车间用吊车搬运零件,每天由工人甲和工人乙负责将零件装入集装箱,装满后,由吊车搬运到车间出口处暂存,吊车只能搬运一箱,来回一次需5min,而一人装满一箱零件需10min,集装箱搬运场地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工人甲No1车间出口暂存处工人乙No2零件库
3
现行方法:
第一次5min:吊车运送工人乙装的No2集装箱,工人甲处在装No1集装箱状态。工人乙处在等待状态。
第二次5min:吊车处于等待状态;工人甲仍处于装No1集装箱状态,工人乙处于装No2集装箱状态。
第三次5min:吊车运送工人甲装的No1集装箱,工人甲处在等待状态;工人乙仍处在装No2集装箱状态。
1绘出联合作业的联合作业图:
下图左边部分是现行方法,然后对此记录的图进行“5W1H”的提问技术来分析并用“ECRS”四大原则进行改善,改善的联合作业图见下图右边部分,最后将现行方法与改善后的方法作业时间分别进行统计比较。
现 行 方 法吊车运No2装No15运No1装No2运No1 10表示工作时间表示空闲时间15现 行 方 法 统 计 改 善 方 法 统 计项目工作周程时间151515101010空闲时间555利用率10/15=67/15=67/15=67%工作周程时间101010101010空闲时间000利用率装No2装No2工人甲工人乙时间(min)吊车0运No2改 善 方 法工人甲装No1工人乙装No1项目吊车工人甲工人乙吊车工人甲工人乙10/10=100/10=100/10=100%
4
2对现行方法的提问 首先就第一次5min提问: 问:工人乙完成了什么? 答:什么也没做,正在等待。 问:是否必要?
答:按现行方法,工人乙必须等待集装箱,所以此等待是必要的。 问:为什么?
答:因为现行方法中工人甲、乙各装一集装箱,故当工人乙装满一箱由吊车运走后,必须等待集装箱返回。
问:有无更好的方法,避免工人乙在第一次5min内空闲?
答:工人甲和工人乙可合装(共同装)一箱,省去等待集装箱回来的时间。由上图可见,通过改善以后,工人甲、乙、吊车均不需等待,15min可装运3箱。周程由15min降至10min节省了33%的时间,搬运效率大大地得以提高。 6 记录
6.1 《联合作业图》
6.2 《联合法作业检查改善表》
5